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正文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的应用

  • 投稿菩提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16次
  • 评分4
  • 40
  • 0

福建省福州日升中学 陆和毅

【摘 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情知教学论、现代学习观和现代教学论。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角色体验,让学生感悟责任;操作体验,让学生兴趣浓厚;探究体验,让学生提升判断价值。在探索中寻找更好的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17-02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必修课,它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心理学家反复强调: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在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生只有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才会真正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解和理论依据

体验教学强调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是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素质。

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包含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观、情知教学论。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基于自己与世界互相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

2.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

3.情知教学论——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以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亲自感知和领悟知识,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

4.课程设置的改变也要求教学方式随之改变——初中政治课教学内容一直处于变动之中。1998年起,初中政治课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心理品质的内容。而2003年公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倡导心理、法理、伦理以及国情的综合。2011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更是强调了课程性质中的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课程理念中的“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学内容、理念变了,教学方法必然也随之改变。

二、体验式教学在学科中的应用

1.情境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境体验,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多姿多彩、逼真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不但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平台,还是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平台。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水到渠成。

上届全国思想品德·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在珠海举行,笔者倾听了湖南省唐波老师在讲授《感受责任》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体验式教学很好的课例。唐老师现场取材,寻找身边的责任,将珠海市文园中学保安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保洁员认真清扫校园的行为、教师中午工作和休息的情况、厨师精心烹饪菜肴的情况制成课件,配上音乐,再加上教师的语言渲染,所有场景丝丝入扣,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人都应该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学生完全融入教师所设计的情境,为周围很多平凡而普通人的责任和付出所感动,动情而哭。继而教师抛出问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同学、老师、保安……,我想对你说……”在发言中,学生打开情感阀门纷纷表达了自己应该承担好作为学生、子女的责任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对他们的理解。教师总结:“责任有时候普通平凡,有时候重于泰山。”这种取材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式思品课堂,对学生来说多么富有吸引力。

不同的课堂内容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把课堂气氛烘托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体会教学内容,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起学生的情感感染和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它解决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内化和认同。

2.角色体验,让学生感悟责任。角色体验是一种通过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能够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能够学会交流、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等。

例如,在上《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恐龙灭绝新说,并将恐龙复活闯关环节融入课堂,注重学生角色的体验。闯关一身临其境:“中午,你和小伙伴在小区草地上踢足球,你一个帅气地钩腿,足球改变了方向,踢碎了邻居家阳台的玻璃门。这时候,你会怎么办?”抛出情境,让学生替代角色说解决的方法,并抽取任意学生现场模拟踢碎玻璃的人和教师一起配合完成模拟角色小品。教师根据学生零散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再用“美国总统里根11岁,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的处理方式”来辅助这一角色的升华,最后总结、归纳、提炼主题——敢于承认错误,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流于说教,学生认同感很高。同样,闯关二中畅所欲言:“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展示学生放假作品——小鬼当家”和闯关三中“寻找本班自立之星,鼓励大家向他学习,并将小恐龙赠予他。”特别是“小鬼当家”的照片展示,把角色体验带回家庭,并反馈于课堂,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很高,因为是他们的亲身体验。这些都是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承担家庭责任的角色感受,有体验就有认知,有认知就有构建,有构建,学生在课堂的发言自然如泉水一样想表达,愿意分享,情理自然达成。

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来选定角色扮演者,又要注意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角色体验中来。

3.操作体验,让学生兴趣浓厚。操作体验是通过让学生从事一定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体验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验有关理论知识,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例如,在上初一上第一单元《创建新集体》一课中,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初一班集体,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此,笔者设置了游戏体验环节,先请一位学生跟随老师的指令做五个动作:①手心搓手心;②一个手指拍打手心;③两个手指拍打手心;

④鼓掌;⑤跺脚。一个人的动作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全班同学一起做,这个小小的动作会产生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接下来,教师通过语言渐入佳境:“好,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将手心搓手心,我们看到窗帘飘起,听,外面起风了;一个手指拍打手心,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轻柔的小雨打在石阶上,打在油纸伞上;两个手指拍打手心,雨慢慢变大,变成了中雨,蓄势待发;鼓掌,大雨倾盆而至,最后跺起脚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在这个游戏中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游戏中,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班集体带来的力量和超越,只要大家目标一致,步调、节奏紧跟集体,团结协作,班集体赋予我们的是一个人所办不到和体验不到的快乐。此时,无须多言,在游戏体验中,教学重点自然得以突破。

例如,在上《抵抗诱惑》一课时,笔者准备了5分钟的视频《憨豆先生》,同时准备在黑板上写一串数字和一组(15个)词语,让学生在记忆的同时播放充满笑场的视频,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记忆完整,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又如,在上“人与人存在差异”这一知识点时,利用剪纸的小操作,教师同样的指令,学生操作,最后同时展开剪纸,作品呈现出各不相同、形态各异的效果。一张纸尚且如此,何况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呢?

在上《调节情绪》的框题内容时,笔者又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采用了“注意力转移法”,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体验,让学生慢慢闭上眼睛,老师一边喊着节拍,一边体验这种情绪的调控,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放松了自己的肢体,调节了自己的情绪。

这种操作体验的教学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鲜活的操作活动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中趣味盎然地理解、掌握和感悟有关理论知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4.探究体验,让学生提升判断价值。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从事一定的课堂探究活动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课堂探究体验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学生的探索发现性学习,是学生的问题解决性学习,是学生的知识建构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

仍以《情绪调节》一课为例,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的图形,以描绘出自己最近不同的情绪反应。由于每个学生最近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画出的图形不一样,涂上的颜色也不一样。每个学生再根据自己最近的情绪变化,制定出调节情绪的不同方法,这种探究性体验的方法真实、实用,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上“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一课知识点时,笔者以一档谈话访谈类节目作为课堂背景,自己则化身为节目主持人,用自己的老照片引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节目环节,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一起参与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家庭的变化。

展示:一组对外开放30多年来成就的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回忆:中国历史上哪些时期与外国交往关系比较密切?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当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

唇枪舌战:小组就“中国入世利大于弊”还是“中国入世弊大于利”进行探讨辩论。

主持人穿针引线,学生积极思考、探讨。

三、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

1.营造和谐的氛围,取得学生们的喜爱和信任,这有助于后面操作的顺利进行。

2.激发学生亲身体验的欲望。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让学生通过真实地体验来完成。

3.通过生生、师生协作完成,如:通过语言,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然后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强化体验感受,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体验环节是为学生服务的,即在体验后,是否能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否能激发起学生说话,鼓励学生提出见解。

4.教师要倾听学生宣泄,因为学生发言的内容是个体、零散的,缺乏条理性,跳跃性很大,要能够总结、概括和提炼。

5.在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得出观点,建构自己的行为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6.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活动的管理,做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确保活动主体关系的和谐,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调控好学生课堂活动的节奏。课堂活动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相应的实现环境和实施策略,是不可能实现课堂活动整体的有效性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亲历和体验;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准确把握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状况,及时、恰当地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

总之,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在于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韩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小山.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高俊.活动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

[4]郑金州.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小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的实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