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审计学相信对于很多专业的学者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了吧,而且它也是现在实践性特别强的一个应用学科,也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一门学科,那么审计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第一论文网的小编就整理了关于审计学的相关论文范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第1篇:高职院校审计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魏友友(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湖南长沙410116)
【摘要】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其成为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而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课程,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使理论和实务有效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审计学教学现状、案例教学的原则以及如何提高案例教学效果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案例教学
一、教学现状分析
青年教师多,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实习工作的经历,因此,对于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审计教学形象化、生动化有一定的难度。从我院审计教研室12名专职教师来看,25—35岁的教师有6名,占了专职教师总人数的一半。
学生基础薄弱,被动学习者居多。从高考分数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分数相对于“一本”、“二本”和“三本”来说是最低的,这类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调皮、不努力,学习能力差。从开课基础来说,开设审计学的专业主要有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审计专业,审计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税务会计等,而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吸收还停留在书本上,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从审计课程本身来说,审计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枯燥、抽象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非常被动的跟着老师学习,一到自己做题时,就不知所措了,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实践性强的审计课程的学习,都只停留在了对知识的了解层面,很少同学能对其知识点灵活运用。
二、案例教学的原则
审计案例要求客观真实,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根据授课内容自行编制一些教学案例,但这些不真实的案例可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给学生带来困扰。因此,在选择审计案例时,一定要选择客观真实的案例,利用学生求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保持教学案例的原汁原味,例如,在讲应收账款的函证时,可以用某事务所真实发出与收回的函证进行讲解函证的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更容易吸收知识。
审计案例要具有强针对性,深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案例应该与教学目的、授课内容等要求相吻合,设计与该部分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比如,在学习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可以对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进行分析,而在学习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时,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几天的记账凭证、发票等进行测试。在设计审计案例时,也要注意与课时安排相吻合,审计案例不能过多,并注意选择哪些案例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哪些案例放在课后讨论较合适,以提高教学案例的有效性。
审计案例要有时效性,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从审计事业恢复至今,我国发生的审计案例大大小小也有几百起,但是在案例教学上,教师们还是偏向于一些西方国家案例或者是“银广夏”等年代久远的案例。这些案例一方面很难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学生对案例的不熟悉也使得课堂案例讲解时间更长,另一方面,一些年代久远的案例涉及到的业务可能现在的做法已经有所改变,或者说有些业务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以前的案例并不会涉及这部分业务。所以,应该尽可能选择最近发生的,众所周知的、贴近生活的审计案例,这样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更高,案例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三、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积极组建审计案例库,广泛推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素材,审计授课老师可以组建团队共建审计案例库,使教学案例库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案例的获取,其一可以通过教师参与实践积累形成,例如高职院校老师一般都要求参加寒暑假赴企业挂职锻炼,或者学期或学年的脱产挂职锻炼,可以将挂职锻炼积累的素材形成教学案例;其二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介获取审计教学案例;其三可以通过与省内外兄弟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学习交流共享审计教学案例。获取的教学案例可以是多种表现形式的,如可以选取一些音影材料作为案例背景和情节,也可以用文字材料或口头描述案例,也可以多种形式相结合,使案例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更容易吸引学生学习。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审计案例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在对某一案例进行讨论时,由每一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分组讨论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只注重案例教学的过程是不行的,还应该将小组讨论的表现纳入到期末成绩考核中来,比如小组平时的讨论、总结、语言表达等方面,这样有利于确保审计教学案例的效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习惯于“张口吃饭”,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愿意“主动拿筷”,审计案例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
第2篇: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边莹(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在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新的高等教育形势。审计学作为高等教育院校中一门骨干课程,其既有很强的专业性,又具有实践性。两者相比较,对于审计学来说,更加偏重于实践性。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审计学这门课程入手,就目前审计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培养出更具有实践型和应用型的审计和会计人才。
【关键词】审计学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
审计学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学校会计学领域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既有很强的专业性,又具有实践性。两者相比较,对于审计学来说,应更加偏重于实践性。但是很多高等教育学校的审计学教学的现状仍然是理论教学占据着大半江山,对于实践的教学仍然过于薄弱。有的学校甚至只有理论课程。于是,对于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不会进行学以致用。在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新的高等教育形势。这就需要我们对审计学课程的改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审计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于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对于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恰恰也是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需求的方向。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会计人才也需要同时兼备多样的职业能力以及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多层次知识结构。在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人才时,就应当更加重视多层次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的培养。但从目前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来看,还是比较注重理论,缺少实践环节。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的评价是,理论知识功底很强硬,但是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却发觉很困难,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这就说明高等教育学校对于审计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方向和方法上与实际的人才岗位要求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二、目前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脱节
目前的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仍然是比较注重理论教育的。学习过审计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审计课程很枯燥,很难学,名词意思很难理解。同时,审计学的教师也觉得这门课程讲授很困难,因为光靠理论讲授是很难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的。虽然,近些年来,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已经开始改变其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开始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等。但教学效果上还是没有质的提高。大多数的教师也存在缺乏相关实务经验,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就存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脱节。
(二)高校专业教师缺乏相关的实务经验以及在职培训
为了培养审计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师的职责和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高校中进行审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没有从事过相关实务工作的,虽然他们具备很高的学历,对于理论的研究很深入,但对于本科教育来讲,审计学的教师应更加具有实践性,更加注重“双师型”。高校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方向时,对于“双师型”问题没有得到具体解决。另外,审计实务工作是不断更新的,其相关的制度、准则以及处理方式都在不断修正和调整。对于不同的实务情况其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而高校的专业教师在培训这方面是非常缺乏的,这会导致学校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过时,脱离当前发展的方向。
(三)实践基地的建设较滞后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审计来讲,其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毕竟会有差距,所以培养学生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这就需要高校根据现实的情况,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由于当前高校在审计学的培养计划中,对于实践的基地多是体现在学校内部的模拟实验室,这种模式更加的节省财力和人力,但并不利于学生了解审计的相关实务操作情况。另外,由于现在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会使用相关的审计软件,审计软件的运用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也并不是非常的了解。
三、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着重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方向的实践教学
审计的实践性和技术含量都是非常高的,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前提下,应更加注重以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了解,做到学以致用。教授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案例教学。虽然,这种方式在高校教育中已存在,但就审计学课程来说,大多数高校的案例教学,由于其师资和教材等情况的影响导致案例往往非常的过时,不能与时俱进。教师讲授的案例可能在现在的实务处理中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实际形成了脱节。
高校可以建设一个案例库,使案例库内的案例内容进行实时更新。案例应生动有趣,往往越现实的越真实;案例也应具有代表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更能明白在当下的经济发展情况下,对于审计业务的处理是什么方向;另外,案例可以有一定的特点性,比如:理论知识要求一种处理方式,但由于实务的特殊性导致处理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们了解,处理方式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但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不变的。
(二)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带回来
为了培养应用型的审计人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审计专业教师。在当下经济时代突飞猛进的今天,专业教师已经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理论知识了。由于,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师学历很高,理论知识功底也非常的雄厚,但对于实务方面却很薄弱,读到博士毕业之后就进入学校进行教学。这种情况下导致教师的知识广度和宽度足够,但欠缺的恰恰是对于实务的理解。所以,高校应多鼓励审计教师走出去,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相关的锻炼,了解更重审计业务,以及实务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方法。然后,把这些宝贵的实务经验带回来讲授给同学们。除此之外,也要加强教师们的培训,给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比如:规模比较大的事务所每年都会举行相关的业务交流和培训,高校可以与他们进行相关交流和咨询。
(三)建立相关实践基地
对于审计学这门课程来说,实践基地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无论课堂讲授多么的丰富精彩,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在实践上。因为,做往往要比听记得牢,理解的深。高校应加强自己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除此之外,应加强与规模比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作,建立起校外实习基地。相关的实践基地建立后,对于校内的基地应加大经费的投入,让学生们现在校内基地了解相关实务情况。然后,再到校外实习基地经历相关锻炼。对于实践基地的运用,教师仍然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但是效果并没有质的提高。教师应不断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否完成了相应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