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新农村建设正文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公共管理的联系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09
  • 阅读量806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本文针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公共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和发展对策,得出的结论是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有效的农村公共管理。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对策


  作者:周英佳(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过去农业生产人力物力消耗巨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为走出这种困境,需引入高新技术彻底取代传统手段,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并结合实际,采用可行的生产技术,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目标,以此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1农业现代化问题与对策


  1.1问题


  面对人口持续增长,粮食成为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紧跟人口增长步伐,保证粮食产量,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但从近年来看,我国粮食实际消耗逐年提升,预计到2020年,粮食需求将提高到7亿吨。在切实满足要求与提升产量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质量,以保证人民的健康状况。基于此,应找到有效的生产方式,对粮食质量予以严格把关和控制,从而实现资源与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1.2对策


  考虑到目前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对各项资源的利用仍不够充分,所以首先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提高利用率。同时,我国尽管国土广袤,但耕地面积并不多,加强对新耕地的开发,能在增加产量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此外,引入高技术含量生产方式,可有效改善原生产状态,使产量得以提高,农民增收,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至我国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1]。重视农业生态化,将生态科学基本理论作为参考,探究不同生物间具有的相似性及关联性,同时将探究结果融入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进而实现节约资源、环保、保持生态平衡等目标,最终形成良性发展,解决农业生产和发展与自然间的矛盾。


  2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与对策


  2.1问题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和城市有很大差距,城乡发展不同步,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对扶贫事业而言,其受众为农民,但实际投入却未能满足农村实际发展需要,对农业现代化造成一定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与农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基础设施还较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并未得到实质改善,饮水安全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均有待解决。


  近几年,城市发展迅速,人才大量涌入城市,使农村城市的人才比例严重失调,而农村发展及现代化都需要以人才为基础。尽管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许多支持战略,但实际效果并不喜人,仍有很多人才选择在大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困境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改善[2]。


  农村干部缺乏公共管理经验,尽管他们熟悉当地实际情况,但由于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还较为缺乏,所以日常工作只是解决计生、粮食收集、资金筹集与纠纷处理,无暇顾及也没有能力开展公共管理工作。


  2.2对策


  对农村公共管理而言,其核心内容主要围绕大众需求,提供与之对应的公共服务或产品,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及政策,改变落后的局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水平发展。它包含教育、文化、交通、技术、人口、资源与卫生等各个方面。


  1)加快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政府监管,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产品都需要监管。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社会高度重视,同时不断深入至生产所有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加强监管。


  2)对于公共管理人员,应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把关经济发展规划,在掌握当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发展策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产业计划,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适当调整。保护好每一位村民的切身利益,为村民提供帮助,化解生产风险,提高生活水平。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始终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积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3]。


  3)在加强公共管理与推进现代化的同时,还应注重民生。比如通过加大投入来改善或创造更好的条件,整治落后村貌。有序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和城镇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教育及医疗水平,重视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从而营造“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病者有其医”的良好局面。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有重要意义,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公共管理的发展,两者有着十分重要且紧密的联系,良好的农村公共管理能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尽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