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安全生产正文

建筑施工现场情绪安全管理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056次
  • 评分4
  • 90
  • 0

王陈玉书WANGCHENYu-shu

(哈密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密839000)

(HamiConstruction(Group)Co.,Ltd.,Hami839000,China)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以及事故致因机理,提出建筑施工现场情绪安全管理的思想,基于对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的分析,提出具体的情绪安全管理策略。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nstructionsiteandthecausesofaccidentmechanism,thispaperputsforwardthethoughtofemotionalsafetymanagementinthebuildingconstructionsite.Basedontheanalysisofnegativeemotionsthatmayariseintheconstructionfield,thespecificemotionalsecuritymanagementstrategiesareputforward.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情绪安全

Keywords:buildingconstruction;theconstructionsite;constructionpersonnel;emotionalsecurity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064-02

0引言

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具有劳动力密集、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根据《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式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主要类别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这些类型事故的死亡人数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52%,18.61%,11.82%,5.87%,6.54%,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80.36%[1]。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W.Heinrich)通过对企业发生的75000起伤亡事故原因分析统计得出结论: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

建筑施工现场多为露天作业,环境恶劣,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农民工最大的安全隐患是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较差,存在严重的冒险心理和侥幸心理,喜欢粗干、蛮干,这些特点导致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机率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2]。

施工现场的一些管理人员更是认为所谓的“民工”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基于这种想法,这些管理人员对工人随意发号施令,对于人的安全心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些由于消极的情绪引发的恶劣后果,采用经济惩罚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没有照顾到员工的心理需求,埋下了严重的心理安全隐患、情绪安全隐患。

据统计,一个人的IQ和EQ对其事业成功贡献比例为1:2,基于以上分析尤其可以知道在建筑施工行业,情绪的控制对于事故预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提出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情绪安全管理。

1理论依据

英国著名管理学者凯文·汤姆森在其《情绪资本》一书中指出:想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本,就必须管理好两大因素:一是智力资本即员工的知识;另外就是情绪资本,即那些能够激发人的积极行为的情感、情绪和概念,在新世纪,情绪资本(EmotionalCapital)将成为每个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重要资产[3]。

情绪资本管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情绪的检查、评价和调整的过程,是个人能够正确的察觉和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并适度的运用理智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4-5]。

2建筑施工现场情绪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2.1建筑施工人员的负面情绪分析建筑施工人员的负面情绪主要包括:贪功自负、冒险蛮干,精神易波动,技术不够,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心存侥幸具体分析如下。

①贪功自负,冒险蛮干由于建筑施工人员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生活的环境有所限制,导致有些工人遇到即使自己不懂的事情,由于图虚荣,在领导及下属面前,不计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②精神易波动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多为农村劳力工,家庭负担较重,精神娱乐相对匮乏,加上过度劳累,施工过程中与工友的一点小摩擦就可能导致他们情绪波动很大,工作起来无法专心致志。

③技术不够,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相对较恶劣,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工人不知道如何处理,错失最佳救援机会。

④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建筑工地的工人一般是年龄过大,很多工地的工人都是年龄超过50的老龄工,或者年龄过小,很多建筑工地会偷偷使用未成年工,这年年龄过大或者过小的工人,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别人善意的提醒当作找麻烦,目中无人,我行我素。

⑤心存侥幸有些工人对规章很了解,对规程也熟悉,但是就是冒险蛮干,因为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也不一定伤的是我”。

2.2建筑施工人员的情绪管理策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提出的职业性格理论,施工现场的情绪安全管理,就是要明确员工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采取策略,变负面情绪为正面情绪。具体策略为:

①优化情绪组合对于工作粗心,缺乏经验,情绪不稳定或缺乏观察力,警觉性不高的民工不要让他们单独工作,要安排细心谨慎、情绪稳定、观察力强而且有一定经验、受过安全教育、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员与之合作。对确实有性格缺陷、责任心差、常违反规定的的员工,加强思想教育,使员工思想意识发生改变,不得已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采取处罚措施,尽量做到使施工人员做好工作的同时心情舒畅、工作顺心。

②开设情绪账单具体的措施为:针对每一个员工开设一个安全情绪资本账单,以金钱、精神奖励和处罚作为激励措施。出现上面提到的负面情绪给予处罚;出现员工主动改正自身的缺点,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变负面情绪为正面情绪给予奖励。以月为单位公布考核结果,奖金和处罚必须及时兑现。刚开始推行这些政策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所以管理人员需要抓好典型,树立好榜样。

③亲情情绪感染邀请部分死亡人员家属为员工做现身说法报告,让那些好大喜功、盲目作业、冒险蛮干的施工人员知道他们的违章行为将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在情感上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变负面情绪为积极情绪。作为领导,需要及时观察施工人员的情绪,发现有情绪波动的人员,多一些关心与安慰,从言语与行动上化解他们的不安与懈怠。对于刚刚结婚的年轻工人,需要注意他们的情绪波动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过度兴奋引发不安全行为。

对于容易惊慌失措的员工,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他们干活,使得他们对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有清晰认识,对容易出现事故的地点及状态有明确的认识,以便在危险状况出现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积极应对。

④重视“小帮派”的情绪渲染力量,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大老粗”,他们身上很多人有浓重的江湖义气,但在这群人中有些人天生具有号召力、活动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尊重别人的看法、能够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擅于体贴别人,因而具有很高的威信,很多人员愿意以这些人为中心进行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帮派”,管理学称为非正式组织,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这些非重视组织的力量而不能打压他们,借助这些非正式组织控制好施工人员的情绪。

2.3管理人员的情绪管理策略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管理的缺陷,所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的根本原因都是管理的缺陷造成的,较小施工场所的管理人员一般是包工头,正式的建筑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是一些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员,这些人首先需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性格的缺陷所在,管好自己的情绪,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强制工人冒险作业。

这些人员还需要有“移情”能力,能够知人所知,想人所想,知道每一位员工的性格特点,并且能够按照上面提到的施工现场人员情绪管道策略管理好员工的情绪,多为施工现场创造正面情绪,及时把负面情绪扼杀在萌芽之中。

3效果论证

哈密市某建筑单位推行情绪安全管理策略,实施一年后,该建筑单位发生的事故与上一年事故对比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绘制统计结果对比图,见图1。

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推行情绪安全管理策略后,各种类型事故发生数量都有明显的下降,尤其是物体打击事故的数量降低最明显。

4结论

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企业应将情绪管理法引入安全管理机制,从情感角度出发给予员工人文关怀,使安全知识内化为安全行为,切实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

本文所述员工情绪资本的管理策略在哈密市某建筑单位推行了一年,效果非常明显,安全事故发生的数量都有明显下降。建议将该策略进一步推广应用到整个建筑行业中,以提升全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EB/OL].http://www.docin.com/p-301482423.html.

[2]李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事故致因理论探讨[J]建筑与发展,2010(3):116-117.

[3]凯文.汤姆森著.崔姜薇,石小亮译.情绪资本[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4]田丽丽.对我国情绪智力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58-60.

[5]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