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物理教学正文

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679次
  • 评分4
  • 53
  • 0

文/侯龙驹

【摘 要】本文以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为基础,针对中学物理教学当中的电热作用案例,将教育信息化代入其中,从信息化的主动识别、问题聚类、个性服务、效果评估四点出发系统的分析了这一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可持续;基础教育; 信息化

1.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概况

作为金砖五国的核心成员国,我国自2000年以来至今14年的加速建设,完全实现了工业化向现代化的转变,无论是GDP总值还是外汇储备亦或信息化建设都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超级大国,尤其是在信息化教育方面,我国紧追欧美脚步,将信息化融入到社会当中的每一个角落。根据2013年的统计,我国现有网民已经超过5亿,而各大城市当中的高、中、小院校的信息化配置以及达到85%,各大高等院校和重要城市的教育信息化覆盖更是达到了100%。但是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非凡的发展,却在具体应用上出现了掣肘,据2013年各大院校信息化课堂利用率不完全统计,在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当中,学校内部尤其是中小学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还不足30%,农村薄弱学校更是可想而知,因此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短板暴露无遗,因此作者针对可持续应用的特点,从应用的具体方向出发,结合初中物理案例,在本文中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解析。

2.从中学物理案例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动识别、问题聚类、个性服务、效果评估这四个方向上,而可持续发展则体现在设备维修、系统更换、教育模式随系统发展而改变上,因此应用是主题,而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灵魂,比如在中学物理教学电热作用这一章节当中,如果以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前提则要进行如下章节教学拆分。

首先,利用信息化解决主动识别问题,这里的主动识别包括教师主动识别以及学生主动识别,因此可以利用书本当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焦耳定律以及公式、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在什么条件下与电流所做功会出现生么样的关系等进行总结,在通过ppt的形式将其做成课件,一方面方便教师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在上课时的观看。同时利用互联网收集本章重点外的而外信息,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除以上重点外还包含电阻、电流、形成电阻的材料等而外的知识点,通过搜索与总结,将其融入到教学当中,实现通过互联网形成的在教育上的“滴水不漏”。

其次,进行问题聚类,问题聚类是指支持该物理知识系统运行所需要汇总的各个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方案的解决。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重点章节当中包含电热的利用,电热利用是纯电阻电路就是指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的所有的导体,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如生活中的电热器就是一个纯电阻电路,人们利用它来作加热的设备:例如: 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都是电热器。电热器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流通过电阻丝发出热量。电热器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等优点。例如:电褥、电烘箱;家禽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乃至高空飞行服里的电热保温装置,都是电热器,它们有不同的构造和用途,但原理相同。

这里就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第一在真正的实验课上作为教师不可能将各种电器搬到实验课堂当中供学生参考;第二电热器重组过程不可能在真实当中看见,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利用信息化当中的3DMAX技术,通过电脑模拟能够轻松的实现,帮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行程以及解决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广泛性。

最后,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随堂测验,划分重点以及知识点的考察方向,并将整个课件以邮件的形式寄存在学生的电脑当中是,使学生在课下之余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并针对考核问题进行重新了解,将课堂真正的搬入到学生的家庭当中,不仅完成了学生部分的效果评估,更做到了人性化服务这一特点,完全的展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总结

因此我们在面对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这一理念当中,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应用入手,只有扩大在课堂当中的应用,使教师以及学生认可这一模式,才能有效的完善推广,从而才能进一步的扩大教育投入以及设施投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电化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