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作文教学正文

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述评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10-03
  • 阅读量41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近年,在国际、国内,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已渐渐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我国学者主要针对生活作文的内涵、方法、策略以及教学模式等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析。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处在起始阶段,对于生活作文教学的研究仍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全方位探索。在作文教学中,若让小学生活作文更具理念化,则需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这样更易于教师进行生活作文教学实践,对提升小学生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也有极大作用。


  关键词:生活作文;内涵;策略;模式;


  作者简介:夏灿(1989-),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一、引言


  “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在国内外已有一段时期,而当前的关注点主要是生活作文教学现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基于小学生作文教学特点及小学生作文心理过程而展开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活作文教学的内涵、策略、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生活作文教学的文献作为文献源,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生活作文教学研究


  1.日本的生活作文教学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发起“日常生活作文”运动,强调作文要表达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主张学生用方言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体验,突出人在作文中的核心地位,教会学生观察社会问题、自己生活的方法等。


  受“日常生活作文”运动的影响,村山俊太郎提出自己的作文教学思想———“生活调查作文”。他主张在生活作文教学中,一是使学生学会观察,二是教给学生观察、调查的方法,因此提出从两个方面实施生活作文:(1)自然观察———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社会生活,把自己的生活与自然联系起来;(2)生活调查———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展开调查,在调查中获得关系,从中体会情感、取得认识。村山的“生活调查作文”主要指导学生在生产关系或者社会家庭的生产劳动中产生作文素材,一方面能够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一方面又锻炼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


  战后,小川太郎作为日本生活作文的代表人物,他从前人思想中提炼出生活作文的本质,他认为生活作文必须依据事实、传递真实的情感。他主张生活作文就是要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培养集体主义,共同提升作文。


  小砂丘忠义明确提出“生活作文”的概念,再一次深入探讨了“生活作文”理论。小砂丘忠义指出:“不应该只是在学校、作文课上教给学生作文之法。”在指导生活作文中,他提到:要“主动作文”、“用自己的话写”、“写真实的事”、“抒发真实情感”等。而“真实”,一方面是指抒发作者的内心真实情感,包括看法、想法、感悟、行动等;一方面是外在于作者本身的真实,指大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价值、审美等,在生活作文中要做到二者的真实统一。


  2.美国的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从20世纪美国作文教学改革以来,一直希望突破作文教学难点,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和信心,不再害怕作文。教师在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场景和事件等,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思维,从而进行作文写作和训练。美国生活作文主要以应用文的训练为主,学生小的时候,家长会和学校配合,将家里的一些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文体(电费单、税单)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文体等,再进行应用文的训练,这种形式的训练也是一种生活作文。


  3.德国的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德国生活作文教学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即指导学生写自我的日常经历;指导学生抒发对周边生活的思考和解读;指导学生就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行为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指导学生练习写应用文体;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参与社区活动,以此加强作文训练。


  国外关于生活作文的研究甚多,笔者从以上的相关资料可以归纳出国外作文教学的一些共同之处:作文目的上,都是为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作文内容上,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以生活为蓝本指导学生写身边的生活;教学方法上,注重观察、调查、体验等方法促进生活与作文相联系;教学过程中,作文不能闭门造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创造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实践从而获得更多生活素材。


  (二)国内的生活作文教学研究


  1.生活作文教学内涵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都提出自己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也给出了关于生活作文的内涵。


  赵兴旺、高士钦认为,生活作文必须包括两点:一是作文生活化;二是生活作文化。“作文生活化”就是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反对编造故事,反对一味模仿别人。“生活作文化”就是把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把作文当作生活的必需,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的文章得以展示出来,把作文当作日常行为,使学生为用而写,有感而发。


  金鲜甦、朱建人等认为,“生活作文”的写作必须是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为指向,是以培养学生生活的需要为宗旨的,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丰富作文的内容,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内驱力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基于生活作文的新理念,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对生活作文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找出一些作文教学实践中易于操作的教学策略。


  当下国内关于生活作文具体策略和操作方法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阅读。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从中获得作文的材料。二是重视观察。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从观察中发现事实,同时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技巧。三是强调体验实践。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从体验、观察生活的角度进行生活作文教学,许多学者有着相似的观点,如巩尊峰、王建芳给出的策略如下:(1)观察自然万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让学生从自然中感受乐趣,调动其积极性。(2)捕捉生活点滴,学生用心体验自己感兴趣的生活,随时记录下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充实写作素材。(3)走出学校,走入社区,主动参与,主动体验。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学会关注世界的千变万化,以丰富生活。(4)通过阅读增加生活作文素材。在阅读过程中,作品的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模仿、学习。


  有教师主张通过课文精读、课外泛读和日常积累来帮助学生记录素材。如,黄铁成对生活作文教学策略进行实践研究,提出四个策略:策略之一,在体验中活化积累。让学生进入生活,参与实践体验,将体验积累起来。策略之二,在实践中开拓表达空间。倡导“自由作文”、“真实作文”,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扩展思考角度进行作文。策略之三,还原作文的本质———交流。提倡作文实用性,促进交流沟通能力的发展。策略之四,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己评价,突出其主体地位,同时注重评语的激励作用。


  以兴趣和感受为导向,洪云提出策略:首先是感受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他们只会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目的寓观察于学生的兴趣活动中。其次是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兴趣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力。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呆板的作文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制造一些材料,提升学生的兴趣。最后是重视评改,提高能力。评语能够刺激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对作文更有信心。而单一的教师批改作文会让学生处在被动地位,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修改作文的过程,调动学生的热情。


  3.生活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师从不同方面对生活作文教学的模式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和思考。如,彭楠就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做出了以下几点探讨:(1)以“大量阅读”为依托。学生生活经验有限,需要依托大量的阅读方可获得知识经验的积累。(2)以“生活体验”为源头。通过生活体验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对生活作文的热情,使写作基础得到提高。(3)以“真情表达”为目标。通过生活作文使学生面对生活,告别套话、空话,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真实情感充分显露。


  金加锦从走进生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的角度构建作文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在社会背景下,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活动中,组织学生融入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从点切入,夯实基础;分线入轨,掌握写法;全面拓展,自由倾吐。听声想象,看物联想,动手创作,设计生活。


  顾三川、许艳红等在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指出:一是加强教师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学习;二是强调师生民主平等,削弱教师权威,给学生平等的地位;三是多观察、多积累,获取丰厚的作文素材;四是作文命题时体现生活化;五是教材内容联系生活,拓展教学素材;六是以生活化为宗旨,指导作文教学;七是创设活动,联系生活,倡导写作内容生活化;八是作文批改注重生活化。


  三、问题与展望


  1.生活作文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生活作文教学的思想虽然早已有之,但真正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要与生活紧密联系,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生活作文教学的关注和探索。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众多成果大都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实践探索的成果,专家学者对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生活作文的本质是为了生活而作文,是依托生活而作文,还是其它?生活作文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生活作文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取向是什么?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生活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有哪些?这些基本问题尚未从理论上做出系统深入的诠释和回应,一句话,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和丰厚。因此,需要加强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需要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等学科论证分析上述问题的实质及其联系,需要通过古今文献资料的纵向分析和中西文献的横向比较,深入挖掘生活作文教学的思想资源。


  2.生活作文教学与生活教育的关系理应给与足够的关注和研究。生活教育是国内外历久弥新的教育理念。自陶行知以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研究生活教育,探讨将生活教育纳入到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中。陶行知教育思想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陶行知强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他主张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能力。从教育价值追求来看,生活作文教学与生活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活教育理论理应成为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至少是重要的支撑理论之一。而从目前的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来看,研究者的兴奋点大都集中于生活作文策略、技法的探讨,缺乏宏观视野,缺乏对生活作文教学终极价值的追问,缺乏对生活作文教学与生活教育内在关系的研究,致使生活作文教学始终处在作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层次上。因此,要想使生活作文教学走进“新天地”,实现更高的教育价值,必须重视生活作文教学与生活教育内在关系的研究。


  3.小学阶段生活作文教学的独特性研究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从已有研究文献分析,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作文教学的内涵、意义、模式、策略等方面,不仅缺乏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价值追寻等重大问题的深度拷问,而且缺乏不同学龄段生活作文教学独特性的具体研究。生活作文教学的模式、方法、策略固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套用这些“普适性”的原则、方法来指导小学阶段的生活作文教学,肯定是难以奏效的。小学教学不同于中学,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比如说,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经验贫乏,如何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生活作文教学,这是小学生活作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又如,小学生处在学龄初期,是身心发育比较迅速的阶段。他们可塑性大,模仿力强,但是非观念模糊,一切行动往往从兴趣出发。同时他们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讨厌说教,乐于参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极强的表现欲。如何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把作文教学寓于活动中,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也是小学教师必须研究破解的教学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生活作文教学,必须研究、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实际以及语言的积累程度,把握小学作文的性质,了解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针对小学生的独特之处探求更适合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的原则和策略,如此方能收到较好的作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