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作文教学正文

好课每每是教师在诗意演绎——读特级教师郭学萍的《灰惊鸟》教学

  • 投稿萨娜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481次
  • 评分4
  • 61
  • 0
郭学萍老师教学的《灰椋鸟》展示了其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情境创设显现大气象

《灰椋鸟》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状物散文,作者是我国环保工作者徐秀娟。

在教学《灰椋鸟》时,郭学萍老师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这三个目标分别是“打破常规,长文短上,直奔重点,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指导方法,内化语言,学以致用,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目标紧紧抓住了《灰椋鸟》的主要教学内容,能够教给学生们“学以致用”的真正功夫,可以丰厚学生们良好的语言素养。

那么,郭老师《灰椋鸟》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呢?教学《灰椋鸟》伊始,郭学萍老师以“歌曲导入,引出作者”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们没有进入《灰椋鸟》的课文情境,首先便被感人动听的音乐和郭老师的深情赞美陶醉了。

郭学萍老师在上课之前播放了一段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这个环节,郭教师还特意做了一个有心人: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多媒体的画面正好停留在这样的一段歌词上——“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徐秀娟是齐齐哈尔人,出生在满族渔民家庭,是我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当年,她在江苏盐城保护站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陷入沼泽地而牺牲,年仅23岁。《灰椋鸟》中,徐秀娟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其对灰椋鸟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应该说,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立刻把学生带进了徐秀娟舍身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境中,这对于完成“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这个目标来说,非常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还沉浸在音乐的情境中时,郭学萍老师对学生们说:“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的女孩,名叫——徐秀娟。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

北宋学者欧阳修曾说,“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在没感受《灰椋鸟》的文字时,学生们便初步感受了徐秀娟人性的美丽,心中的博爱。可以想象学生们的阅读期待。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在真挚的情境氛围中,郭学萍老师对作者与灰椋鸟展开介绍。特别是“出示图片,认识灰椋鸟”这个环节,特别值得回味——

师:(多媒体出示灰椋鸟的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灰椋鸟。请大家一起仔细地观察,先看它的嘴是——

生:尖的。

师:它的背是什么颜色?

生:灰色的。

师:如果从远处看呢?

生:黑色的。

师:如果从直觉上看,这只鸟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它也确实是黄海滩涂上一种普通的鸟,那为什么在徐秀娟的笔下,这只鸟却是那样的具有生气呢?

郭学萍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栖息在枝头上的灰椋鸟让学生“仔细地看一看”它的嘴、它的背,并点出这是“黄海滩涂上一种普通的鸟”;但在作者看来却是“那么具有生气”,并作了强调“尤其是在归林的时候”。这样,便巧妙地切入到了对文本的感受与思考上来了。有人说,经典的课堂教学每每需要呈现宏大的教学气象,郭老师从音乐到图片、从初步感受到深入体验,教学环节设计的诗意、大气,充满着感染力。学生处在这样的情感陶冶中,心中怎能不泛起对《灰椋鸟》文本文字的敬畏与喜爱?应该说,这样的情境创设展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艺术。

二、自主感知显现引领拓宽

在揭示课题和学习生字后,郭学萍老师开始了整体阅读。

郭学萍老师强调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习得阅读知识与方法。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归纳概括”上。她让学生速读课文,以到文中寻找哪些是描写灰椋鸟归林的文字。

当学生发现课文的4、5两个自然段的文字可以回答教师的问题时,郭老师立即选择让学生们读课文的4、5自然段,要求学生轻声朗读,并同时想象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作了这样一番铺垫以后,郭老师让学生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当时的场面”。学生们纷纷到讲台上板书,不久,黑板上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词语(摘自原文)——

排山倒海、壮观、排空而至、浩浩荡荡、气贯长虹、气势磅礴、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热烈、喧闹、铺天盖地、遮天蔽日……

当学生们写出了自己对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感受时,郭老师表扬道:“同学们的感受还真不少呢。请大家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哪些词语可以归为一类,为什么?”如果说,“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当时的场面”训练的是学生的感受能力、概括能力,那么,让学生“将词语归类”则实现了思维过程的整理与清晰。学生们讨论以后,将黑板上的词语进行了分类:一类是描写灰椋鸟飞回林子(师补充“归林”)时的场面;另一类是描写出灰椋鸟归林时的气氛的(具体从课文中摘录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当学生们分类以后,郭老师用“读”“画”“思”的方式,让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以“轻轻地走进那片树林,走进灰椋鸟的世界”。郭老师给学生投影了以下“自学提示”——

读:内容是课本上的第4自然段。

画:在阅读过程中画出你喜欢的词句(主要是描写鸟的词句)。

思:思考这些句子的好处。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郭老师才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郭老师的“自学提示”引领下,学生们学得相当精彩。学生们画出了“投入”“盘旋”等词句。当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是“盘旋”这个词的时候,郭老师就让大家思考:灰椋鸟为什么要“盘旋”?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有学生说“这是先归的鸟儿在等待后归的鸟儿”“也许是贪恋落日的余晖,还想再美美地欣赏一会儿”“他们就像一群贪玩的孩子,在回家之前,不忘抓紧时间再玩一玩”……这时,郭老师赞许地说:“这哪里是鸟啊,简直就是一群活泼泼的孩子!”

《灰椋鸟》是一篇值得细细鉴赏的好文章。感受文本时,她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词句以走进文本,感受场面。她把学生与文本语言紧紧地“粘在一起”。这个教学环节中,她让学生“读、画、思”,通过“自读交流+引领拓宽”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了语言文字的鉴赏世界。在语言鉴赏过程中,她没有完全放手,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视野。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到处乱跑”的现象,但郭老师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鉴赏为抓手,及时拓宽、顺势深入。

当一位学生鉴赏“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这句话时,她认为,这句话写出了灰椋鸟数量众多、气势磅礴。郭老师则顺势深入,我们看她的引领艺术——

师:灰椋鸟“排空而至”的情景在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得到了体现。

生: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生: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

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师:请各位同学再看看插图,看看图上是怎样把上述情景充分表现出来的。

生:我觉得基本表现出来了,但如果鸟的数量再多一些就好了,这样就能体现出文字中整群整群的意思了。

师:大家继续阅读,看有没有别的词语在表达鸟的“数量”了?

生:巨大。

生:浩浩荡荡。

生:“数百米长”这个词算不算呢?还有“一批一批”也应该是表示数量的吧。

师:同学们回答很有道理,当我们看到鸟的“数量众多”,而且是“规模浩大”,且已经“黑压压地布满天空”了,我们就说这是——排空而至(生答)。

师:同学们说说,这个“排”的意思是什么?除了这里,还有哪些词语中的“排”也表示同一个意思呢?

生:排山倒海中的“排”是这个意思。

生:浊浪排空中的“排”也是这个意思。

师:这里还有一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个“排”是什么意思了呢?

生:推。

生:推开。

师: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文中的“排空而至”应该是描述鸟的什么情形?

生:我的理解是,意思是灰椋鸟很多,有“一大群”,它们好像能够把天空都推开了一样。

生:我的理解是,这句话可能是想说明灰椋鸟的数量很多,因为课文中说,当这些鸟儿聚在一起,然后飞进林子的时候,课文中说它们就好像要把天都撑破一样。

师:所以说,灰椋鸟的数量实在是——

生:多。

师:怎么形容呢?

生:遮天蔽日。

生:铺天盖地。

师:当它们一群群飞入刺槐林时的样子是——

生:络绎不绝。

师:我就让我们感觉到——

生:气势磅礴。

生:气贯长虹。

……

好课每每是教师的诗意、真情的演绎。这个环节相当精彩。学生仅仅关注的是“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这句话,但郭老师却细细加以分解、拓宽,她让学生寻找具体描写了灰椋鸟“排空而至”的语句,然后再研究“排”和“排空而至”所形成的气势与意义。这样模模糊糊的一个句子鉴赏,在她的引导下便变成了对词句鉴赏与审美的语言训练。

鉴赏郭学萍老师《灰椋鸟》的教学,让我想到了特级教师张一山老师论述语文教学艺术时说的话。他说:“语文教学艺术,全在教师如何恰当地引导学生深入词语精神境界上。”郭学萍老师在整体感知文本、深入鉴赏关键词语的过程中深谙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