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作文教学正文

聚焦语用迁移,助力言语发展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439次
  • 评分4
  • 37
  • 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可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成为当下语文学科的着力点和归宿点。而扎实有效的语用迁移训练,则是指引、协助学生开启言语世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供迁移训练的点很多,怎样才能让它们助力学生的言语发展,从而教给学生真正带得走的语文呢?下面谈谈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心中有纲,把握根本点

设计语用迁移训练,教师要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学科目标、学段课程目标,准确把握各年段语用迁移训练的根本点。教师只有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布好云”,才能让学生在言语表达时“下好雨”。

苏教版第八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把“我”抱母亲的情形、母亲以前养育子女的情形、护士为母亲换床单的情形写得清清楚楚,很有画面感,读后令人感动。我想,这一切要归功于课文中多处出现的关于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就提出“观察周围世界,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习作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这个例子,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与文本对话,知道课文写了作者两次抱母亲的情形,也从中读出了作者难过、愧疚的心情。再读读这两句话,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第一次“抱”,“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第二次“抱”,“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师:是呀,这一系列动作把作者抱母亲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感恩之情的孝子形象。这种抓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的方法,就是细节描写。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课文中还有呢!你发现了吗?

生:作者在回忆母亲养育他们时,也用了动作细节描写。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

生:护士为母亲换床单时,也有细节描写,“动情地说”“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小心地把边角拉平”“回头吩咐”等。

师:你们不仅发现了动作细节,还发现了语言细节,真棒!其实常用的细节描写还有心理细节、外貌细节、穿着细节等,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可以让叙事更明晰、人物形象更丰满、习作更引人入胜。今后大家在习作中要尝试运用!

此处教学,教者充分利用教材,以“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之处?”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揣摩语言,领悟写作方法,凸显了言语内容向言语实践的有效迁移,实现了年段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目标的对接。

二、目中有生,关注起始点

语用迁移点的设计还应着眼“供给侧”。只有语用迁移训练的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学生的言语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升。这就需要教师眼中有学生,关注学生言语实践的认知起点。

苏教版第六册《槐乡五月》第一小节第3句话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槐花的形之美。不少老师在处理这句话时,只限于“感知比喻手法的运用,迁移‘有的槐花……像……’的句式写写其他槐花的形态”。其实,这样的语用训练要求是低于学生的认知起点的,因为“感知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了。基于学情,笔者认为此处应将“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作为语用训练点。基于这样的解读,在这一板块中我是这样来教学的:

(课件出示《槐乡五月》第一小节第3句话)

师:刚才大家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了槐花的样子,谁来说说?

生:槐花一团团地挤在一起,像一个个大大的白圆球,非常漂亮。

生:一根根枝条上从上到下开满了槐花,长长的,真的像小辫,只是它们是白色的。

师:是呀,这两个比喻多么贴切,多么美妙呀!咦,同样的槐花,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比作不同的事物呢?

生:因为一个是“远看”,一个是“近看”。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所以就有了别样的认识和感受。看来,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好办法。

师:课文中用了一“远”一“近”两个相对称的角度写出了槐花的美,如果让你来写,你也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写出对称的句式吗?

生:可以写“左看像……右看像……”,也可以写“前看像……后看像……”,还可以写“上看像……下看像……。”

师:(出示槐花图片)那就展开想象,用上刚才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眼中的槐花吧!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笔者更注重的是将关注的视角落在学情上,依据学生言语发展的内在需求,挖掘适宜的语用迁移训练点,实现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平衡。

三、独辟蹊径,发现隐秘点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有时,一篇文本的解读需要教师独辟蹊径,找出独特的语用迁移点。

苏教版第八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小节分别从长相和穿着两个方面勾勒出了一个不拘小节的爱因斯坦的形象。许多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着力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爱因斯坦不修边幅的外貌特征,把先写长相再写穿着的顺序作为语用迁移点。诚然,让中年级学生掌握有序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但与文本深度对话后,我认为,这一段的语用教学不应只停留于此,还有更值得学生咀嚼、探讨的写作秘诀:在描写长相时,作者为什么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来写?除了写作顺序外,作者在句式的运用上又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师:同学们,作者仅仅用了这样的两句话就将一个不注重生活细节的爱因斯坦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写的时候有什么秘诀呢?你们发现了吗?

生:是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写的,先写了长相,再写了穿着。

师:是呀,我们一般写人也是按照这种顺序写的。再读读描写长相的句子,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在写长相时,是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写的。作者先写了胡子,再写了眼睛,然后写了头发。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那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从下往上的顺序写吗?(学生思考后无人回答,师引导)他们是怎么见面的?

生:撞。

师:相撞时,抬头先看到了胡子,然后往后退一点,看到了眼睛,再往后退一点,看到了头发,再退一点,就仔细打量起他的穿着来。看来,我们写作文时还应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师:其实这两句话还藏有一个秘诀呢?(引导)听老师读,老人蓄着一撮——一双——一头——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脚下趿拉着一双——现在你们发现了吗?

生:原来作者用了五个“一什么”这样的句子来写的。

师:真棒!秘诀被你们发现了。作者在描写爱因斯坦的外貌时,用上了五个“一”加量词的词句,就将他的特点勾勒出来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多有特色呀!

师:下面我们就要把这种本领学到手。(出示语句:两天后,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其实这句话描写的就是课文中的插图。仔细观察图上的爱因斯坦,你发现爱因斯坦哪儿变了?

生:他的头发和衣着。

师:你们能不能模仿课文,用上“一头”“一双”“一身”“一个”这样的数量结构有序地来写写他此时的外貌呢?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习得的不仅是描写人物外貌的顺序,还引导学生用上思维的放大镜发现句子表达的独特之处以及在写作时还应当注意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巧妙抓住文本空白迁移训练,既让学生习得方法,又给学生留下语言范例,留下伟人形象。

总之,精准的语用迁移训练就好比一辆学步车,带着蹒跚学步的孩童缓缓迈开步伐。只要教师透过文本挖掘出适宜的语用迁移点,就一定能引领孩童在言语学习和运用的道路上踏出稳健的步伐,逐步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顶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