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市铁富镇中心小学(221300) 石晓让
写作是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这当中最核心的就是“人”,也就是小学生自我的存在。如今在作文教学中,却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过于注重技巧,过于重视语言的积累,而忽略了习作的本质。过于强调“术”,忽略作文教学应有的“道”,这本末倒置了。真正的作文教学,除了语言技巧的表达,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积淀,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自我表达,它强调的是厚积薄发。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突出“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习作指导需要从“人”出发。笔者曾经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写日记洋洋洒洒,而且情真意切,但是一提到作文,就在不停地“挤牙膏”。原因何在?在于学生的兴趣不浓。从他们的兴趣出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从“人”出发。
有学生曾这样提议:“老师,我能不能自己随意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老师,你不要举例子,你一举例子,我头脑里想到的都是你举的例子。”学生的话虽然有点偏激,但值得我们反思。作文指导不是手把手地教,更不是要学生依葫芦画瓢,而是大胆地放手。真正的指导需要“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这一点上,外国就做得比较好。比如英国的作文教学,在学生作文前,都想方设法地收集各种素材,如让学生读相关的书,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然后组织他们讨论,重点是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再比如,在《希望教室》一书中,作者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就曾组织学生去旅行。这归根到底,就是把人“塞”进去,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尽量让学生用情感来写作,而不是纯粹地堆砌文字。
我曾组织学生写《秋天的叶子》,我在班上讲得口干舌燥,但是学生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更不知写什么。后来我组织学生到校园找秋天的叶子,并观察、想象,结果学生的作文好得出奇。到现在,我还记得有学生这样写:“有的叶子像秋天的心脏,在不停地蹦跳着。”“有的叶子像秋天美少女的嘴唇,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其次,作文指导需要唤醒人的情感。习作的“神”就在于学生的情感的迸发。真正优秀的文章更需要生活和情感的积淀。相对而言,小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比成人少很多,再加上小学生体验不够丰富,很难产生共鸣,因而写起文章来就失去了味道。要让学生写好文章,需要丰富他们的情感,增加体验。
虽然我们无法延长学生的生活,但是可以丰富他们的体验。这是写作的根本。只有学生的体验丰富了,有一吐为快的欲望,他们写起作文来才能下笔如有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给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提供便利,而不必过于强调读书的方法。阅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教师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拘泥于形式。书读好了,情感丰富了,学生的作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不读书就想写好文章,这是不可能的。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教师需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他们成人、成才考虑,夯实他们的基础,让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情感,而不必拘泥于一字一词的得失。作文指导需要的是努力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让他们有话可说。
最后,作文指导需要淡化写作技巧。小学是基础,只需要奠基,不必急于建造华丽的楼阁。在学生作文指导中加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指导,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喋喋不休地谈方法,谈指导,而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生活、情感的源泉,其实就是一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愚蠢做法。这样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认为作文重在技巧;二来容易让学生沉溺于技巧,而忽略写作的本质,让学生的习作水平得不到提高。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习作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是情感,而不是所谓的技巧。毕竟优秀的习作不仅要求掌握表达方式、材料取舍等写作技巧,更需要真实的内容、丰富的情感。内容才是根本,技巧只是辅助。只有注重对人的心灵的把握和挖掘,让作文与人的生活挂钩,与人的情感挂钩,才有可能让学生喜欢上作文。
笔者在班级里就曾搞过实验,鼓励学生写作,每周一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限内容,不限字数,大胆地写,即便对老师不满也不计较。这样的作文不是正规的大作文,而只是一种随笔。我有时间看看,有机会也适当点评一下,但从没有因为作文内容而追究过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有幸看到学生真情流露的一面,欣赏到他们稚嫩的文字中透出来的那份天真,与此同时,我也掌握了班上学生的一举一动。
眼中有“人”,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神。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人为本,眼光放长远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走进学生的心灵,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为他们提供真情写作的空间,不为学生一时的见识的肤浅和技巧的拙劣而焦虑,那么小学的作文课一定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