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加工业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齐齐哈尔市23家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成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在成长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企业对策与政策建议,以促进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食品加工业;企业成长;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8)01—0091—03
食品加工业是农业和工业的桥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通过调研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现状,探讨企业创新能力深入分析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为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长远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一、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生产现状
根据齐齐哈尔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16年齐齐哈尔市农业平稳发展,粮食总产量216.2亿斤。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标志达到400个,同比增长26%。基地面积达到140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2.2%。同时,农业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齐齐哈尔市已设立5709个各类专业合作社以及43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多达73万户,入社耕地面积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2500万亩。截止2015年,全市绿色种植播种面积高达96.1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297.94万吨,薯类总产量49.22万吨,油料、甜菜、蔬菜、瓜果类总产量分别多达0.94万吨、7.24万吨、80.92万吨、19.15万吨;畜牧业稳步发展,大牲畜总数突破150万头;年末养猪298.3万头、羊287.7万头、家禽2526.1万只。
(二)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齊齐哈尔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可以大量生产丰富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具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丰富的农产品基础,成就了以飞鹤乳业、龙江县兴旺米业、北大仓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截止2015年,齐齐哈尔市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共有108家,工业总产值为322.72万元,增长27.69%;食品制造业企业26家,工业总产值为193.12万元,增长14.14%;酒类、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企业有17家,工业总产值为24.93万元,增长5.90%。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业已具雏形。
(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成长现状
目前,齐齐哈尔市农业产业化进程速度不断增加,龙头企业集群式已具雏形,农业产业化加工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齐齐哈尔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乳制品、大豆制品等产品为支柱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同时集聚程度也越来越高。如表1所示,截止2014年齐齐哈尔市玉米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3户;大豆产业省级龙头企业4户;马铃薯产业省级龙头企业1户;水稻产业省级龙头企业3户,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杂粮产业省级龙头企业1户;白酒生产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1户;苏打水产业省级龙头企业2户;乳制品产业省级龙头企业5户。
根据表2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5年间,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力均超过1,说明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对齐齐哈尔市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虽然齐齐哈尔市食品产业较多,但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业务经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市场占有率不足,相比企业省市而言,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1〕。由于全市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仍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且尚未经历过系统培训,难以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导致企业的成长空间受限,辐射范围缩小,削弱企业竞争力。
二、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成长能力问题分析
(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
1.创新财力资源投入不足
选择本市23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仅5家企业有研发创新资金投入,但是投入量处于较低水平,仅为其年销售额3‰。依据国际惯例,企业在R&D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例高于1%时才能够稳定存在;当这一比例达到2%-3%时,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比例超过5%时,表明企业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处于低下水平,企业没有能力升级核心技术也无法获得先进工艺,企业难以形成战略规划,仅能够维持低端产品的生产加工〔2〕。
2.创新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在选择的调查对象中,有9家食品加工企业有研发人员,所有企业中,本科学历61人,硕士学历26人,博士学历8人。数据表明,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高素质人才极度匮乏,硕士博士所占比例更为低下,同时调查发现,仅有一家企业研发人员较多,共有研发人员33人,其中硕士16人,博士3人,硕博研发工作人员数量占到所有研究对象研发人员的25%。分析表明,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高素质创新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企业创新进程缓慢。
(二)人才吸引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1.人才吸引机制不完善
目前齐齐哈尔市部分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开展大量扎实和细致的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企业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均有所提升,然而人才数量仍然难以与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短缺;二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三是热门专业大学生以及重点院校大学生引进难;四是缺少具有高技能的操作工人。总体而言,齐齐哈尔市多数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人才吸引机制存在缺陷,同时企业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法制定丰厚的政策吸引企业急需的关键性人才,导致企业成长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到了极大的阻力。
2.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要形成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配套的激励制度,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可以充分地调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创新效率,促进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提升其成长创新能力。根据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所采用的人才激励方式多以精神激励为主,少量物质激励为辅,这种激励机制难以调动企业高素质人才的研发热情。企业不重视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支持也使企业难以进行高效的创新活动。
(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缺少合作
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建立研发部门,也未与国内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相关合作。其中49%的企业与科研机构有一定的合作,10%企业与科研机构有经常性合作,21%的企业与科研机构有密切合作,20%的企业与科研机构以及高校无任何合作。低水平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直接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现阶段,齐齐哈尔市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科技人员12万人,104个各种科研机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本市的科研优势。
三、提升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成长创新能力对策
(一)企业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力度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也使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能够从国际市场获得利润,一方面是面临更加残酷激励的市场竞争。所以,企业要进行改革创新,发展方式从企业数量的增加逐渐转变成创新驱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的目的应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首要任务,企业管理者应当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企业管理素养,能够兼顾市场和企业研发部门,研发活动要形成精准定位。企业内部要形成合理的合作关系,将信息有效传递,提升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并根据企业供、产、销的实际要求进行适当的研发投入活动。
(二)完善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才。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齐齐哈尔市拥有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本市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手段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可以订单培养生产技术人员,也可以制定相应的企业人才政策,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较为优秀的人才。同时,实施专门人才吸引战略,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企业内部的人才待遇应当适当提高,可以从薪资、住房、绩效福利等多方面进行激励,对于较为重要的研发岗,可以给予适当创新成果收益激励,为其提供各种培训深造的机会。
(三)加快产学研合作
各大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具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研发创新能力,企业应该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强大的科研网络,增加产品研发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高附加值,从而提升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高校应鼓励师生参加技术创新活动,包括离职和休学办科技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培养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高等院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途径,从而促进高校实现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区域化的管理体制、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以及综合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参 考 文 献〕
〔1〕杨春梅.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力形成的探讨——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202-205.
〔2〕谭蕊.关于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J〕.理论观察,2016,(03):103-104.
作者:武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