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十九大正文

党的十九大的报告(节选)特色用语的英译实践报告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09
  • 阅读量883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本论文以2017年国家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例,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中国特色用语的英译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研究对于提高外宣翻译质量,促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十九大;中国特色用语;翻译策略


  1引言


  中国文化特色用语的翻译得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效果,所以对此类用语的翻译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主要是以国家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例,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就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2翻译实践理论基础


  2.1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翻译功能对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译文从语义到文体要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通顺自然,内容传神达意,读者反应相似”(Nida,1986:27)。在原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太大的情况下,翻译要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从而达到“功能对等”。


  2.2选择奈达功能对等进行翻译实践的原因


  首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只有充分把握住源语言文本的语境和内涵再进行翻译,这样目标语读者才能够充分理解源语言文本的涵义,才能获得和源语言读者相同的感受(Nida,2002)。这对于政治文本的翻译有指导意义。其次,奈达在文本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中寻求了一个平衡点,使文本翻译做到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实现了翻译反映源语精神内涵的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特色用语的翻译中应既有“归化”的翻译思想,亦有“异化”的翻译思想,归化与异化相结合,才是最佳的翻译选择。


  3.案例分析


  3.1中国特色用语的介绍


  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口号、句型等表达会比较新颖,许多表达通常是表面上简洁,但事实上内涵丰富,要想准确表达原义同时还要传达出其内涵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鉴于此特点,笔者以国家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例,研究分析了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策略。


  3.2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对策


  3.2.1直译法


  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纽马克(2001)曾说:“直译指的是在将原语的主要含义翻译成目标语时,尽管语言环境变化,也要尊重目标语的句法结构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词汇属性、句子结构等语言形式,与此同时,又能做到忠实于原文,语言准确流畅。对于一些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用语,使用直译可使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领略到中国的文化特色。


  例1:


  原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译文: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foraNewEra.


  例2:


  原文: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译文:Wehavetakenfirmactionto“takeouttigers”,“swatflies”and“huntdownfoxes”.


  分析:以上例子中,英文中下划线部分在中文中都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方式,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既容易让读者接受,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3.2.2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就是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不拘泥于原文语言形式的翻译方法(孟庆升,2009)。即意译是指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译语规范,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原文形式。在源语言与目的語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意译法。中国特色用语是根据我国国情而产生的特有的表达方式,因此,一些缺乏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国外读者对这类用语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那么,在进行中国特色用语英译过程中,若译者无法在英文中找到与原文形式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译者可采取意译法,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例1:


  原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译文:thedecisivestageinbuildingamoderatelyprosperoussocietyinallrespects


  分析:“小康社会”的意思就是人民生活富裕,人民进入了相对繁荣的社会。所以在这里应该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译为:amoderatelyprosperoussociety,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从以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译文的句子结构与原文相比较都发生了改变。由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译者既要考虑保留文化内涵,又要将具体含义表达出来,所以采用意译法更有助于体现源语语言特征。


  3.2.3增译法


  增译法,即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单词、词组或句子,从而使译文句子结构完整,同时符合受众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冯庆华,2001)。政府报告中一些中国特色用语在表达形式上经常使用“无主句”结构,所以在进行翻译时,译者不可忽视英语的语法特点,应根据上下文语境添加适当的主语,使句子更加完整。


  例1:


  原文: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译文:Wemustensurethatpowerisexercisedunderpublicoversight,inbroaddaylight,andinaninstitutionalcage.


  例2:


  原文: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译文:Wehavetakenfirmactionto“takeouttigers”,“swatflies”and“huntdownfoxes”.


  以上两个例子中文原句都缺少主语,根据语境可分析得出,主语就是中国人民政府,可在译文中增加人称代词“we”充当主语,从而使句子表达更加完整,符合英语语言的特点。


  3.3.4省译法


  省译法与增译法相对,即省去不合乎英语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的词,避免译文冗杂累赘,以达到目的论的连贯原则。尤金·奈达(1984)甚至认为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有的语言中有多达50%的冗余,所以,如果原文中某些重复或叠用的词语可以在译文中通过上下文的关系完整表达出来,那么这些词语就可以省略不译,这样可以达到和源语言同样的表达效果,因此省译的运用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例1:


  原文: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译文:Wewillenergeticallyoverhaulandstandardizethemarket.


  4.实践总结


  本文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用语所做的一篇英译实践报告。该篇实践报告是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省译法等翻译策略,将源语信息更加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这对中国与世界更加畅通无阻地交流,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具有深渊的影响意义。


  作者:腾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