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细节描写:“惊一发而动全身”——对3个细节写作指导课例的审视与反思

  • 投稿第三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12次
  • 评分4
  • 19
  • 0

赵凤美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15500)

没有细节不成文,这是记叙文写作的一条铁律。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让文章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真实感和表现力。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刻画、提高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用关于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不同教学课例来进行分析,主要就三堂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思路及特征略作概述,以便在比较中探求更为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

一、细节写作指导的3个课例

(一)课例1:2011年听的一堂随堂作文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如表1。

该课例中,教师着重讲解了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什么是细节描写,常见细节描写的类型,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等。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讲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分析点评。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听教师讲解以及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

(二)课例2:2012年听的一堂作文教学公开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见表2。

课例2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课文中的相关情节,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且能运用学生原作,通过比较辨别领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整堂课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过程中基本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

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巧妙设计、精心引导,努力使学生把写作知识和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结合起来进行指导。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口头描述、独立写作和相互评改相结合。

(三)课例3:2013年听的一堂作文教学评比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见表3。

从表3中不难发现,该课例的教学内容是从学生生活经历出发,解决写作素材(即“写什么”)的问题——交流写作素材,用方法激活素材,最后朗读交流、提升修改。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探究表达方法,现场指导写作方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寻找写作内容,主动探究写作方法,当场进行个性化写作,并在交流修改中提升。

二、3个课例的比较分析

3个课例,教学目标均指向明晰:引导学生进一步厘清细节及细节描写的基本写作知识,感受细节带来的审美力量,掌握丰富细节的实用方法。教学重点也比较突出,均采用了层进式结构来运思课堂:教学过程由“说细节”、“赏细节”、“写细节”三部分构成。其中,“说细节”引导学生熟悉“细节”,是认知;“赏细节”引导学生理解“细节”写法,是体悟;“写细节”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是能力。

具体的教学处理,3个课例则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1)关于“写什么”。课例1几乎不涉及写作内容,只用例文呈现;课例2有较多的写作内容,配合单项技能的训练;课例3则打开学生的生活积累素材,在写作练习中重视学生的心灵启迪。3堂课都有理性感悟也有感性操作,但与课例3相比,课例1、课例2的课堂理性感悟相对较多、感性操作相对较少,“说细节”、“赏细节”所用时间偏多,“写细节”所花时间较少——作为写作课,这样的安排不尽合理。(2)关于“怎么写”。课例1呈现的是概念讲授;课例2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课例3有技法的探究,也有精要的指导。从中也可以发现,课例1、课例2中,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把握大多处于认知阶段,体验不够——这也是不少教师容易犯的错误,从说、到悟、到运用,表面看起来好像符合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规律,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并不合理。课例3中,在学生遇到表达方式的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当学生通过探究明白“怎么写”时,其写作状态应该是愉悦的、心神合一的。(3)关于“写作能力”。课例1、课例2中,学生作为听客的多、进行展示的少,如在“评析”环节,多教师主讲,少师生对话,而这个环节对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最为关键,因为它是方法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节点。课例3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方法整合写作内容进行整文写作,如此,在写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写作,最终促成能力的形成。先写,再交流反思,形成方法和策略;再写,通过交流再提升——始终围绕一个“写”字,这才像是写作教学。

三、几点感想

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细节描写的品析和运用。

第一,要在“写什么”上引导。课例2中,教师选取课文《孔乙己》中的一段细节描写,故意隐去几处细节描写的文字,再通过还原文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一处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处是“穿着一件破夹袄”)。这样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对细节描写“写什么”有了初步的感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即素材,作文指导课要让学生积淀的静态素材,成为动态的、活跃的、积极的写作素材。

第二,要在“怎么写”上探究。“怎样写”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课例3中,教师结合《小石潭记》教学,引入细节描写方法指导,出示《小石潭记》中有关写景的句子,让学生加入想象进行扩写。学生不仅写出了小石潭的美景,同时想象出鸟鸣、蓝天、白云、山间绽放的野花以及水中鱼虾相戏等有趣的情景。其实,对这些优美、凝练的句子,除了让学生写一写,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让学生以备注的方式品一品;或展示几个学生的细节描写,再让学生评一评。

第三,要在“为什么写”上思考。细节描写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触动学生的灵魂,表达思想感情,进而提高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能力。而这些教学使命,仅靠讲解写作技巧与写作知识是难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课例2做得较好——选取课文《孔乙己》中的一段细节描写,先隐去几处细节描写的文字,再还原,引导学生分析“穿长衫”、“破长衫”、“破夹袄”这样细节描写的用意。学生很容易理解“穿长衫”是读书人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由此看出孔乙己是一个好面子的、迂腐却没有得到功名的读书人;从“破长衫”,学生能认识到孔乙己很穷很懒、又死爱面子的特征;从“破夹袄”,学生则能理解到孔乙己已经落魄到没办法顾及“读书人”的面子了。至此,一个可叹、可悲又可怜的读书人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自然引发了学生对“是什么让孔已己变成这样一个人”的主题思想的思考——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触动思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