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文本解读,勿将“人”神化

  • 投稿淘淘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985次
  • 评分4
  • 71
  • 0

王仁元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211500)

一、对《船长》中哈尔威人物形象的误读:将“人”神化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讲述了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积极组织自救,在成功组织其他60人逃生后,自己以身殉职的事迹。近期,笔者观摩了《船长》一课的公开教学,对于执教教师对哈尔威人物形象的分析,持有不同的看法。

课堂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乏值得肯定之处,但在分析哈尔威这一人物形象时,存在些许偏差。比如,在理解“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一句时,教师提问:“大家为什么沉默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为什么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答出了——“因为大家被哈尔威船长的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伟大的灵魂是指哈尔威的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师也欣喜地说:“对,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伟大的,这种精神感动了大家,所以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

这样的人物分析一味指向“舍己为人”,实则把哈尔威船长“神”化了。教师忽视了课文最后一段描述:“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可见,在作者的笔下,哈尔威船长是“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哈威尔船长在组织逃生的过程中,显然有舍己为人的表现,但在这背后,更重要的是他的忠于职守——作为一船之长,他有责任、有义务组织船上所有人员逃生。

二、回到文本深入解读:哈尔威履行职责、忠于职守

在刚刚出事的时候,“哈威尔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船长此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确是舍己为人,可结果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3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而在后文,又描摹了这样的场景:“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与斗殴。”人们这前后反应的突变究竟是何原因?我们不能忽视船长与大副奥克勒简短有力的对话——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20分钟。”“够了。”大家知道在逃生的时间上是有保障的,就不会为逃生而拼命拥挤,只要有序撤离,大家的生命都有保障。这实际上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这是让大家内心得到了安慰。尽管前面他也说“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但有几个人会相信呢?现在不一样了,有了20分钟作保证,大家无须一窝蜂拥了上去,何况船长是“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大家也都可以接受,前提是——有了20分钟作保证,“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作为男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妇女与儿童作出一定的牺牲,更何况,这妇女与儿童中也有他们的妻子儿女,不少男人拼命拥挤正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独身的男人呢?也受到了强烈的约束——“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从而不敢拥挤了。

有了以上对话,“大家才沉默了,才没有一个人违抗船长的意志”。

为什么“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在理解了上面几个问题后,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乱,沉着镇定,指挥有方,能够救大家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之中,所以大家都从心底里升腾起崇敬之情,他就成了出现在大家上空的“伟大的灵魂”了。

正因为这样,“求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再看课文第25小节,将这一段话和文章的结尾“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联系起来理解,就不难看出,船长哈尔威是一个履行职责、忠于职守的“人”,不应人为地将其拔高成舍己为人的“神”,尽管他在救援过程中忘了自己。

三、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人”,做好现实中的“人”

这节课中反应的问题并非个案,类似的情形在日常教学中每每看到,特别是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上。

比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老天鹅破冰的壮观场面,体会它是“破冰勇士”,边指导朗读边引导想象“老天鹅腾空而起,然后像石头似的撞击在冰面上”的场景,本无可厚非。但教师却要求学生将想象细化到老天鹅撞在冰面上时鲜血喷洒、羽毛乱飞的细节。这就有点过了,似乎老天鹅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而是“神”的化身了。

又如,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时,教师把船长皮埃尔称为“舍妻为人”的英雄,并将“舍妻为人”4个字放大板书。

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并不妥。“舍妻为人”毕竟太残酷,太不可思议了,几乎不是“人”的行为。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几个“舍妻为人”的?我们又怎能教育学生今后去“舍妻为人”呢?

这些课堂,无不给人物(主角)贴上标签,将其“神”化,似乎是想引导学生做“神”,而非“人”。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发现教育中的虚假成分,结果,“神”没做到,“人”也没有做好。反观当今社会上的许多问题的出现,不正是因为我们的“人”缺乏责任意识,做人做事不能忠于职守,不能履行做人之道造成的吗?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人”,引导学生做好现实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