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以于漪老师的《晋祠》一课为例

  • 投稿林晗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545次
  • 评分4
  • 43
  • 0

陈治勇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杜桥西洋中学,317016 )

语文教学包含实用、审美、教育等多重功能,并且这些功能常常合为一体,并非割裂存在,教学中应该将之有机结合。具体到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也应如此。然而,当下的说明文教学普遍侧重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与应试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功能的落实,而忽略了说明文在培养审美、发展智力等方面所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文性功能的落实。造成这一原因既有说明文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更是师生被说明文应试的杠杆所掌控的功利性目的使然——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已然是大多数师生教与学的“准则”。这就导致原有的多功能合一的“立体式”说明文变成了“干瘪式”的应试工具,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如何将说明文的多重功能合一,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语文教学界泰斗于漪老师为我们作了具体生动的典范。本文就以于老师《晋祠》一课的若干教学镜头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镜头1】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

生首屈一指。

师首屈一指(竖起拇指)。

“在世界上可以说是——”这看似平淡无奇的稍一停顿,带出来的不只是“首屈一指”这个成语,更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一次调动。在学生说出答案之后,教师的一个“竖起拇指”的动作,更是直指人心,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使其不自觉地产生自豪之情,潜埋下情感教育的因子。如果一开始教师就说:“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看似与实录无多大区别,实则区别大焉:前者灌输,后者引导;前者急急相受,后者水到渠成;前者情感无波,后者情发内心;前者是教师单独的“教”,后者是学生主动的“学”。总之,一个细节,不仅落实了知识,更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为课堂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镜头2】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我不一个一个地叫名字了,请挨着次序讲下去。你先说(示意第1排的一位学生)。

生青岛八大关。

生故宫。

生善卷洞。

师在什么地方?

生宜兴。

生福建厦门的鼓浪屿。

生上海南翔古猗园。

生北京的颐和园。

生西藏的布达拉宫。

师好,讲得很响亮。

生河北省的赵州桥。

师河北省的赵州桥,我们什么地方碰到过?

生课文《中国石拱桥》。

师对。

生陕西的兵马俑。

生安徽滁县的醉翁亭。

师醉翁亭,我们这学期要学《醉翁亭记》。

生承德的避暑山庄。

生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

师岳阳楼,我们这学期还要学《岳阳楼记》。

生“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生雁荡山。

师在什么省?

生浙江省。

生北京的卢沟晓月。

师“卢沟晓月”我们也在课文中碰到过。

生西双版纳。

生中岳嵩山。

师中岳嵩山,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几个“岳”吗?

生能。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记得很熟,好。

……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于漪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名胜古迹,看似平常,实则高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实现了语文教学信息交流、传播知识的目的。于漪老师在上这一课时,旅游不似现在普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似现在丰富。于老师引导学生一人说一个古迹,经过一番简单的交流,让学生在轻松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新的信息。当其中一位学生说到“中岳嵩山”的时候,于老师适时地追问,让该学生说出其他“四岳”,这不仅使之温故旧知,也帮助了其他不了解“五岳”的学生获得了新知。

其次,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生在听其他同学讲述景点的时候,必然会思索:“我去过哪些地方?我到过的地方中选哪一个讲比较好?哪一个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该用怎样的言语叙述,才能说得比较好?”一系列问题必然牵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三,达到了情感熏陶的作用。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而情感不是空洞的说教、无聊的灌输就能达到的,必须要动其心方能养其德。在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下,各地的名胜古迹不断地回响在学生的耳畔,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山川壮丽,景色优美,听的人,讲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为祖国山河之壮丽、历史人文之悠久而产生了深厚的情怀,心底油然生起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潜滋暗长的情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当学生正沉浸在自豪之情中时,于老师适时地再点燃了一把火:“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初步检阅了一下,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中国名胜词典》(出示书)。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我国名胜古迹…… ”教室里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没有说教,没有渲染,于老师仅凭着手中举起的一本书,就使学生惊叹之情顿生,自豪之情油然而起。

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却实现了说明文教学的多重功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发展、情感熏陶等方面都获得了提升;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使说明文的教学血肉丰满——工具与人文并重,知识与能力相携,实用与审美相依;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使说明文教学拥有了“立体感”。这一环看似简单,实乃大巧若拙也!

【镜头3】

师……因此我们查这本词典的时候,在山西省部分可以查到。“晋祠”在这本词典的127页,山西省太原市下的第一个条目就是“晋祠”。我们听写一下……

(师生听写。)

师现在请同学们校对。我读一遍,不仅校对字,而且要校对标点符号,看看怎样的标点才正确。……校对好了以后,请同学们做一件工作:这里一共听写了5句,请你们把每一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来。标好以后请你们用很快的速度把课文浏览一遍,把条目里介绍的有关内容和文章上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比如说,第一句“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这是“1”,请你看看,与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对应?

在这个环节里,于漪老师设置了“听写”,其功能有二:一是培养学生的听写能力。不管一个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这一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思维和阅读的速度。快速浏览文本,并将之与所听写之内容对照,有的一句话对照文章一段,有的一句话对照文章几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必须高度集中并快速运转。小小的一个“听写”,实际上在践行着对学生“听”的能力和智力的培养。这是一个“立体”的“听”。

【镜头4】

师……把词典上介绍晋祠的语句和课文《晋祠》对照起来看,你们会发现哪些问题?这是其一。其二,二者有哪些不同之处?其三,请你们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呢,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

在这一环节里,于老师设置了一个比较阅读的环节。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

(1)词典上说晋祠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书上说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数据上有些不对。

(2)两个“三绝”内容不同。

(3)书上是唐槐,而词典上说的是隋槐。

(4)宋代彩塑43尊,而书上是42尊。

(5)刚才我们听写下来的一段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殿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而课文的第5自然段中讲“这里的水,多、清、静、柔。这些水主要是来自难老泉”,说法有出入,这些水到底是来自难老泉,还是来之于难老、善利二泉呢?

(6)词典和课本上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写晋祠三绝的时候,写作方法是不同的,课文上是先总述,然后再分述,词典是先分述,然后再总述。

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于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了文章的写作方式应该根据其写作目的来选择;引导学生明白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因此在阅读时,一个字都不能漏;引导学生明白了可以用历史来解答语文问题,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引导学生明白了中国在那么遥远的年代就拥有如此巧夺天工的艺术,自豪感充盈心中。

总之,这一借助词典的巧妙设计,既让学生明白他们懂得的还少,需要不断的求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将阅读的理解及准确度,文章的写作目的与写作方式,思维的敏捷度等多重问题融合于一体,实现了说明文教学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