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三结合”:让“综合与实践”活动家常化

  • 投稿阿喂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941次
  • 评分4
  • 70
  • 0

周艳霞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226600)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倍受关注,也举步维艰。从实际看,至少存在3个明显问题:第一,师生重视不够。一些教师对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直接跳过,更别提结合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教学内容了。究其原因,在于“综合与实践”内容不用考,也不好考。教师的漠视,直接带来了学生的轻视。第二,教学目标偏离。在设计与实施“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教学时,很多教师习惯于挖掘其中隐含的知识点或“考点”,并不太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交流、思维发展、能力锻炼等。第三,“实践”成分虚化。用常规的数学教学方式执教“综合与实践”内容,教师操作课件,学生回答提问,课堂虽然有了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热烈气氛,但缺少真正的实践活动,缺失自主、自由、开放的探索过程。这些问题,表明了不少教师一方面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特点和价值把握不准,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操作指导和引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应成为实现课程总目标的重要载体。可见,“综合与实践”领域不仅是沟通“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其他3个领域之间联系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自主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载体。因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应该家常化、课堂化、属己化,而不能纯粹地靠“教教材”来完成。

一、课本、生活“两条线”:选好研究素材,突出综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笔者认为,在内容选择方面,应基于课程,以教材为本,以学生生活为出发点。

(一)用好教材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资源可用。

首先,教材本身就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以五年级教材为例,上册有“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这3个“综合与实践”活动,下册有“数字与信息”、“球的反弹高度”、“画出美丽的图案”这3个“综合与实践”活动。

其次,教材中的思考题以及“你知道吗”栏目也是很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素材。比如,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圆的知识讲完后,有一则关于田径跑道起跑线介绍的“你知道吗”(见图1),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为什么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学校操场(300米跑道)上测量基础数据,猜想200米或400米赛跑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的原因,并猜想大约要间隔多远,然后计算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所需要的其他数据),最后测量验证。与教材中的介绍比较,增加了对“起跑线间隔多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思考。接着,让学生拓展思考:(1)200米、400米比赛时,相邻跑道起跑线的间隔一样吗?(2)3000米比赛时,相邻跑道起跑线的间隔是多少呢?为什么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了?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再次,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也可以设计成“综合与实践”活动。比如,由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小数乘法和除法(二)”的“整理与练习”第13题(见图2),我们设计了“精打细算选套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了解到的电信、移动、联通三大公司推出的一些优惠套餐,为指定的人选择合适的优惠套餐。教材中可以合理使用的习题素材还有很多,表1所示就是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可以设计成“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习题。

教材习题“综合与实践”

活动第25页第10题:算出这堆钢管一共多少根这样数背后的秘密第46页第10~13题:查找资料,了解地球赤道的周长、我国人口的多少等生活中的小数第55页第8题: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我当家庭小会计第67页第8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可走有序计数第80页第12题:根据平面图计算图书馆各边长和面积探寻平面图上的数学第104页第13题:了解国内长途电话分时段收费标准,计算应付的电话费精打细算选套餐第116页第5题:不同环境下蒜叶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蒜叶生长日记第125页第27题:测量竹竿长和相应的影长,寻找规律巧妙测高度(二)链接生活

即根据生活中能引起学生研究兴趣的话题,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比如,每当节日来临,商家都会打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即便是在平时,商家也会创造一些机会,像“周年庆”、“年中庆”等,高举“回报消费者”的旗帜,吸引人们去消费。为此,我们设计了“理智消费——揭开打折背后的秘密”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透过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初步接触经济脉搏,研究身边到底隐藏着怎样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切实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从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大课、小课“两平台”:加强过程指导,突出实践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要注重突出“做”、体现“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显而易见,对大多数“综合与实践”活动来说,要真正“做”起来,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是肯定不够的,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为此,我们采用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即每天中午安排10分钟的特色课程活动时间,将这个10分钟的小课与日常的40分钟的大课有机融合,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做的时间和动脑想的空间,分小组、分步骤完成“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

下面以“一张A4纸中的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为例,加以说明。此次活动共分4个步骤。

第一次活动(10分钟小课),围绕一张A4纸展开“头脑风暴式”的思考:“从一张A4纸,我能想到哪些与数学、与生活有关的内容?”虽然事先没有任何准备,但学生还是在相互启发中说出了20多条相关内容(见图3)。有常规的描述:这张纸是长方形的,有四条边、四个角,是轴对称图形……有数学的延伸:我会计算它的面积、周长……还有用处的联想:可以做草稿,可以画画,可以折纸玩……在这个基础上,布置活动内容:“找一张A4纸,思考你可以研究它与数学、与生活有关的哪些问题。”这个任务留在课的末尾,让学生带到课后进行探究,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第二次活动(10分钟小课),学生带着各自的思考进入课堂,交流讨论。有学生说一张A4纸又薄又轻,马上有学生受到启发:“对,可以研究一张A4纸有多重,也可以研究一张A4纸有多厚。”有学生说生活中还有A3、A2、B2等型号的纸,立即有学生提出:“可以研究一下这些纸为什么名称不同、A4纸是不是都一样大、A4纸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讨论,形成了可研究的问题单(见图4)。由此,要求每一位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思考怎样进行研究,并鼓励学生按照所研究的问题形成相应的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同样放到课外进行,学生或查资料数据,或想办法测量,或与家长、朋友研究,方法自选,时间和空间都很宽松。

第三次活动(10分钟小课),学生在研究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或做法,商定向全班汇报的方法。这次活动既是学生交流研究方法,也是教师指导研究过程的重要阶段。学生要根据自己选择的问题运用合适的方法展开研究。“A4纸的大小是怎样确定的?为什么不设计成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这一小组的研究方法便是搜集资料进行说明。“一张A4纸有多重?有多厚?”——这一小组就要设计可行的实验、测量、计算方案,并以实验过程、数据和推理来说明。“一张A4纸最多能对折多少次?一张普通纸最多能对折多少次?”——这一小组必须进行多次试验,寻找答案……

第四次活动(40分钟大课),各小组汇报研究过程、研究成果:

研究A4纸大小的小组,图文并茂地向大家展示了他们所搜索的资料,介绍了A4纸的形成过程,并告诉大家“A4”就是根据大小来确定的名称。

研究A4纸重量及厚度的两个小组申请联合汇报,因为他们发现,尽管一开始的研究过程有很大的差异,但到后来的研究方法是共通的:都可以在测量多张纸的厚度或重量后,计算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或重量。在深入研究后,学生还发现,由于纸质的不同,一张A4纸的重量和厚度各不相同。有学生提出,也可以利用整包的A4纸来研究一张A4纸的质量:整包A4纸的包装纸上会注明其重量,而这是指1平方米这种纸的重量,因此,计算出一张A4纸的面积,就可以求出一张纸的重量了。

研究A4纸最多可以对折多少次的小组,找了不同规格的纸做实验,发现最多能对折6次。“比预想的次数要少。”“折到6次一看,只剩一点点大,但是很厚,折不动了。”他们搜索资料发现,一般认为一张纸最多能对折8次,而中央电视台的《原来如此》栏目中曾经利用一张篮球场大小的纸,借助压路机实现了10次对折。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对折之后纸的张数变化令人吃惊:1次2张,2次4张,3次8张,4次16张,到8次有256张,到10次有1024张,对折25次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对折43次就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了。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这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收获。

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学生真正“做”了的、有“过程”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从而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通过资料搜索、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实际测量、真实计算、合情推理,从而透彻地分析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

三、教师、学生“双主体”:优化评价方式,调动积极性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也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特殊性,我们对每次活动的评价作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一)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应指向活动过程。针对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及信息的多少,处理信息、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与同伴协作的能力及方式等多方面及时给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如“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思考”、“有独特想法”、“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等等;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和心理疏导。

(二)学生评价

包括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每项探究活动结束后,应该给学生创造分享思维结果或探究成果的机会。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首先就是一种自我肯定,而叙述的过程又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同时,通过倾听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能够发生思维碰撞,从而有所“触动”,生成“新产物”。比如,“一张A4纸中的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在交流“一张A4纸的厚度和重量”时,学生各抒己见:“一张纸太薄太轻了,平常的测量工具没法量,我们想要寻找更加精确的测量工具。”“我测重量时,先用超市里的秤去称,发现秤基本没有变化;后来到实验室找到天平,发现能称出重量了,但自己感觉读数时因为数据太小,还是不够准确。”“是不是可以多用几张纸呢?”一句反问,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在文印室看到没有拆封的一摞纸,很厚,捧在手上也挺重的。如果能测出一摞纸的厚度和重量,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张纸,用一摞纸的总厚度除以张数,就知道一张纸的厚度了,重量测量的方法应该是一样的。”同伴之间真诚、坦率的评价,使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这本身也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过程。

事实上,评价伴随着活动的开展,渗透于活动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无论达成的结果如何,都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因为即使是错误的结果,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真正关注过程、尊重差异,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获得不断前行的动力。

综上所述,课本、生活“两条线”,让“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选材更加丰富;大课、小课“两平台”,给“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学生“双主体”,多元的评价使“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过程更具生长性。三个方面有机交融、相互促进,可以更好地推动“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