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情境创设:促进表象积累——以《乘法分配律》一课为例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44次
  • 评分4
  • 26
  • 0

徐惠

(江苏省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214400)

教学情境是经过教师加T的特殊的微观教学环境。它能通过呈现材料,为学生获取文本知识提供台阶;它能通过提供信息,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它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由于情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当前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给学生创设了3个问题情境:

【情境1】

提问:(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明确:短袖衫每件32元,裤子每条45元,夹克衫每件65元。

提问:王阿姨到这家商店,她想买这样的3件短袖衫和4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引导:简单吗?简单的,我们就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同学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学生口答列式,教师板书算式:32×3+45×4。

提问:那么,如果王阿姨要买这样的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听清要求,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式并且解答。

学生集体练习、校对,教师板书算式:(65+ 45)×5,65×5+45×5。

重点评讲( 65+45)×5: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为什么王阿姨第一次买的时候不能用这种方法?

追问: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为什么?还可以怎么证明? 【情境2】 提问:水果店运来苹果6箱、香蕉4箱,两种水果每箱都重15千克。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

引导:有问题吗?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学生集体练习、校对,教师板书算式:(6+4)×15,6×15+4×15。

重点评讲(6+4)×15: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追问: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为什么?

【情境3】

提问:求下面图形(图1)的面积。

引导:能解决吗?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学生集体练习、校对,教师板书算式:(7+5)×4,7×4+5×4。

重点评讲(7+5)×4: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追问:这两个算式相等吗?

【总结提炼】

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了3个问题,得到了3个等式:(65+45)×5—65×5—-45×5,(6+4)×15—6×15+4×15,(7+5)×4—7×4+5×4。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小组交流、反馈,得出结论:两个数相加的和乘一个数,等于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一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这里,教师首先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买衣服的情境,通过购买相同件数的衣服和裤子,得出两个相等的算式,从而为学生感知并探索乘法分配律作准备。但是,只通过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表象的积累明显是不够的。所以,我在这个情境前补充了一个情境,就是购买的衣服和裤子的数量不等,根据学生的旧知,它只有一种方法。这个补充情境的设置,主要是为后面的问题“为什么王阿姨第一次买的时候不能用这种方法”的创设服务的。学生通过对比容易发现,只有当件数(乘数)相同时,才能用两种方法来解答,这就为后面观察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点作了很好的铺垫——没学乘法分配律时,学生只会用一种方法来解答;学了乘法分配律后,学生就可用多种方法来解答。经历了一个知识的学习、创造过程后,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此后,我又补充了2个不同的情境,分别是买水果和计算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进一步感知规律、发现规律积累充分的表象。

问题情境的创设,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理解情境的内涵后,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解决不同情境下的实际问题,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并且感知了这两种不同的解法之间的联系。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通过创设3个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得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3组等式;再引导学生比较这3组等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得出等式和观察等式的过程,就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他们从“学会”逐步向“会学”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