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何处无“西山”——《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实录与感悟

  • 投稿瘦子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01次
  • 评分4
  • 28
  • 0

陈玉驹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215600)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该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现实丑恶的无奈。教学此课前,有学生质疑:“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根本没有什么‘怪特’的地方。但是他为什么这么认同西山之游而否定他山之游呢?是不是有点矫情?”基于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师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说:如果没有山,如果没有水,如果没有空气,如果没有树木,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呢?也许,等我们今天学完《始得西山宴游记》之后,就能找到答案。

师 首先,我们把文章齐读一遍,看一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西山”?(PPT展示西山图片,学生朗读课文。)

师 这就是传说中的柳宗元的“西山”。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西山”?请用一些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来说明。

生 偏僻。

生 高。

生 怪特。

生 特立。

生 异。

师 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概括西山的特征很准确,很到位。这是一个“异、险、高、怪特、特立”的西山,请注意我用的是“一个”而不是“一座”,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这样说的理由。好的,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同学们可以从时间、空间和作者认识的变化等角度去思考。

(PPT展示“异、险、高、怪特、特立”等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生作者首先发现西山的“异”,然后发现西山的“险”,接着发现西山的“高”,最后发现西山的“怪特和特立”。

生 “异”是作者远望的结果,“高、怪特、特立”是作者近距离观察的结果。

生 老师,我认为,“高、怪特、特立”不是作者近距离观察到的,而是作者零距离感受到的。

师 好一个“零距离”!请注意刚才这位同学所提到的“感受”一词:“观察”用的是眼睛,“感受”用的是心。这位同学很敏感、很细心,能准确表达相关概念。

生 “险”是我从“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中感悟到的。

师 很好。我们不仅要会理解字面上的信息,更要能揣摩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这是提高我们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方法。

师 从“作者认识的变化”这一角度,我们能发现什么?

生“险、高”是“物象”,“异”是“心象”,“怪特、特立”是“意象”。

师 说得真好。课文中的“异”该如何翻译?

生 “异”是意动用法,可以翻译成“感到……奇异”。

师 “感到……奇异”当然是“心象”。物象一心象一意象,是不是体现了柳宗元对西山认识的变化?

(学生点头。)

师 好的,游览西山后,柳宗元为什么说“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或者说,这期间到底 发生了什么?

(学生思考。)

师 从一个“向”字,我们能读出什么讯息?

生 柳宗元在游西山之前,还游了他山。

师 很好。有哪位同学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生 我从前不曾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开始。

由此可见,柳宗元认为,西山之游是真游览,那么他山之游便是——

生 假游览。

(板书:他山之游——假游览;西山之游——真游览。)

师 那么,“他山之游”,柳宗元有没有目的?

生 没有目的,从“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可以看出来。

师 真的没有目的吗?

生 真的没有。

师 没有目的,就是最大的目的。

(学生笑。)

生 他山之游是假游览,真排遣。

师 柳宗元在“排遣”什么?

生 排遣郁闷之情。

师 “郁闷之情”,文章中有说法吗?

生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师 哪位同学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生 自从我成为罪人后,居住在这个州,常常忧惧不安。

师“僇”是什么意思?

生“僇”是通假字,通“杀戮”的“戮”,可以翻译为“刑辱”。

师 就是说柳宗元被贬官,他感觉自己受了屈辱。大家知道,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十分压抑。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士大夫,向来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白己的人生理想的,他们努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死不渝,柳宗元更是如此,他还和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倡新文风,反对旧文风,世称“韩柳”。现在,柳宗元因为政治革新而被贬永州,人生理想就此破灭了,你们说他屈辱不屈辱?

生(齐)屈辱。

师 前面我们谈到了西山的“特立”,“特立”其实是一个“意象”。同学们,柳宗元在哪一首诗中表现了他的“特立”?

生(齐)《江雪》!(PPT展示柳宗元独钓画面、书法作品《江雪》。)

师 好的,让我们背诵一下《江雪》。

(学生背诵《江雪》。)

师 在这首诗中,哪一个词表现了柳宗元的“特立”?

生 独钓。

师 哥钓的不是鱼——

生 哥钓的是寂寞!

(学生大笑。)

师 哥钓的是“寂寞”吗?哥钓的是“特立”——哪一句诗表现了柳宗元的“特立”呢?

生 万径人踪灭。

师 嗯,同学们对这首诗理解得非常到位,难怪这么自信。

师 柳宗元曾说自己被贬永州是“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但他又说:“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特立”之处,这才是他的真性情!(板书:他山之游——假游览,真排遣;西山之游——真游览,真性情。)刚才,有一位同学私下里问我:老师,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根本没有什么“怪特”的地方。但是他为什么这么认同西山之游而否定他山之游呢?是不是有点矫情?请同学们独立思考3分钟,3分钟后请前后左右相互交流,谈谈看法。(学生交流得很热烈,但没有形成共识。)

师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何处没有“西山”呢?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发现我们的“西山”?柳宗元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结构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不是由物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关系形成事物的本质。下面,我们从游览的人、游览的方式、游览的过程和游览的结果等方面,来探究、比较一下以上两类游览事件的性质。(PPT展示:他山之游——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西山宴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学生探究,教师将最终探究结果形成板书,如图1所示。)

师 全息理论启示我们:天下所有的山都是同一座山,所有的山都是“我”的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客观之山”,而是“主观之山”:众山之游,作者只是放浪形骸,是把山水作为麻醉剂;西山宴游,作者是“心凝形释”,在“与万化冥合”中找回了“失落的自我”。这就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秘密。从此,柳宗元从人生困境中走了出来,并构建了自己的强大的精神体系,有以后所写的“永州七记”为证,加上《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为著名的“永州八记”,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

师 我们这一节课在读书声中开始,也请让它在读书声中结束,方为圆满,请同学们齐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仔细体味柳宗元这个人——一个被命运打倒又重新站起来的人!(学生朗读。)

师 好的,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从本质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育,即通过语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学首先要回到学生立场,基于学生视角进行教学设计。成尚荣先生说:“教育有自己的立场,教育立场说到底就是儿童立场。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如果抛弃儿童立场,站在另外的立场上,教育很可能是一种‘伪教育’,甚至是‘反教育’。”我这堂课之所以如此设计,就是基于学生的立场——一位学生提出的质疑。

特级教师曹国庆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理论”,这个“三点”,即视点、质点、远点。“视点”解决如何走进文本;“质点”解决文本的核心语文价值;“远点”则是文本背后的母题、作家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等文化要素。我这堂课的结构基本就是按照“三点理论”来设计的。

首先,从课文题目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西山”人手,设计主问题1-“这是一个怎样的‘西山’?请用一些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来说明。”

接着,用主问题2——“游览西山后,柳宗元为什么说‘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或者说,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来推进课堂教学,解决《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核心语文价值——对比映照的文本结构及其意蕴。

最后,用主问题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何处没有‘西山’呢?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发现我们的‘西山’?柳宗元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来回应学生的质疑,并努力呈现文本所蕴涵的文化意蕴:中国古代士大夫在人生困境中努力构建的强大的精神体系,即对高蹈人格的超常坚守,正如苏轼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只管自己的“教”,而不管学生的“学”,或者说只管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管学生的学习过程,“学堂”完全沦陷为“教堂”,这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此言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