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无有一点不似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题解

  • 投稿vio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12次
  • 评分4
  • 60
  • 0

杜宗汾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14000)

《聊斋志异·仙人岛》中主角王冕,屡冠文场,恃才傲物,善诮骂,好折人,不料遭芳云姊妹调侃揶揄嘲笑,乃至冷汗发背无地自容。芳云的父亲——地仙文桓若出来“打圆场”,出了一个上联求对。上联日:“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这是一个拆字联,盖“王”与“玉”,字形上就差“一点”而已。这是一语双关的妙联,既可理解为“王子(即王冕)身边,没有哪一点不美如玉”;又可理解为“王子(即“王”字)身边,少了那么一个点,所以不似玉”,貌似恭维实则嘲讽。哕哕嗦嗦地说了那么多,只为说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标题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元前480年,波斯人人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文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碑文虽短,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法西斯德国的校方,强迫学生用6种字体抄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这段碑文,自然是为了灌输这些思想,激励这种精神。爱国、牺牲,这些词汇足以让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但希腊人是为了抵抗侵略,而德国人是为了发动侵略,两者差了那么一点,以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爱国主义变成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变成了种族主义。法西斯政权抢占道德制高点,阉割碑文的灵魂,对学生进行洗脑的阴谋昭然若揭。

当时的“我”,因为字写得太大,黑板又太短,最后一个“达”字没法写了,为此还挨了美术老师的骂。奇怪的是,美术老师自己却用同样大的字写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也就是说,美术老师也少写了一个“达”字。作者以此为题,用心良苦。

不妨作个类比,剖析少写一个“达”字的深意。例如,要写一段“吾皇万岁万万岁”的颂词,结果只写了“吾皇万岁万万”,而且把它连写了6遍,这不是表面上恭顺而骨子里反叛吗?如果说“我”是考虑不周、无意失误,那么美术老师就是将错就错、有意为之。“我”是一个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老师是一个成年人,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少写一个“达”,化庄严为滑稽、化神圣为可笑,正是不露声色地反抗当局的洗脑教育。

作者以此为题,在逻辑上还有一条充分的理由。“我”在本多夫的这所文科中学就读了8年,但离开母校仅3个月,他居然认不出来了。这不是因为“我”受伤而神志不清,而是因为那些“校园文化”——绘画、雕塑等等,连细节都是“一模一样”的:“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为:《美狄亚》挂在一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挑刺的少年》放在二年级甲、乙两班之间;凯撒、马可·奥勒留和西塞罗放在过道里;尼采挂在楼上……”“我”最终是凭着自己亲手抄录了6遍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才确认了自己的母校。所以,作者以此为题,能有力地统摄全文。

综上,这个标题提示了该文两大特点:一是内容上,反思德国法西斯的洗脑教育;一是手法上,用反讽来批判、控诉德国法西斯洗脑教育的罪恶。

与一般小说注重人物形象刻画不同,这篇小说特别注重环境描写——首先是对校园文化环境的描写,其次是对战争背景的描写。那种近似克隆的校园文化环境,不能不说是夸张的,但它更真实地揭示出法西斯对学生进行洗脑教育时无孔不入的罪恶,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因夸张而更突出变色龙的奴才本质。对战争背景的描写同样如此。从文本的内容看,故事应该发生在本多夫遭受到盟军飞机大炮进攻的时候,是法西斯溃败的前夜。本该惶惶不可终日的“我”却这么想:“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他是不是神经错乱了?不。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知识分子伊拉斯谟说,只有那些受到好战蛊惑的天真烂漫的年轻人,才会相信战争是一件美妙而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从医学角度讲,他是个正常人;但从社会角度、人伦角度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法西斯的洗脑教育,已使他彻底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变成了一个战争狂人。标题所蕴含的两个特点,在文中一以贯之,展示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