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正文

也谈语用的深度建构——以《黄果树瀑布》一课教学为例

  • 投稿沐子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79次
  • 评分4
  • 33
  • 0

李雨虹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21120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的定位,促使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什么”,还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怎么写”。但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堂里,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大多是一味模仿,仍停留在“形似”的层面上,未能真正走向“神似”——实现语用的深度建构。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两篇写景的文章——《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在学校课题组的“同课异构”研究活动中,九位教师执教了其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先执教的几位教师无一例外地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领会作者移步换景的手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一篇习作。

通过阅读学生的习作,我发现,学生在仿写时,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词句运用,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的痕迹都很浓,缺少了儿童语言鲜活的生命力。文章开篇如出一辙地采用了这样的句式:“,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仅把文章开头的“黄果树瀑布”五个字改成了自己笔下的景物,如:“天生桥,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梅花山,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更有甚者,仿照《黄果树瀑布》写了一篇《花果山瀑布》,将文中成段描写瀑布声音和形态的语句“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之中,根本没有考虑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和花果山瀑布的灵动之别。

不可否认,像这样的仿写的确也重视了课文作为“例子”的作用,学生的确也进行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会发现这样的语用只是做到“形似”,学生关注的是《黄果树瀑布》-文的语言外壳,而不是我们所期冀的厚积薄发、富有灵性的语言内化运用。

在后来进行的《黄果树瀑布》教学中,我着重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一、比较阅读品开头

《黄果树瀑布》开头虽然只有一句话,语言文字的运用却精妙绝伦。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开篇之精妙,积累写景类文章开篇之法,我让学生将《黄山奇松》与《黄果树瀑布》的开头进行了比较阅读。以下是两篇文章的开头:

《黄山奇松卜“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黄山奇松》-文先直接引用人们对黄山由衷的赞誉“天下第一奇山”,再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见黄山景观美不胜收,将作者对黄山的赞美和景仰之情融入其中;“情有独钟”一词将笔锋一转,过渡到“黄山奇松”这一文章描写的重点上;紧接着,运用拟人展示黄山奇松的出奇之处——“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总领全文。而《黄果树瀑布》一文的开头以一句话成段,用“杰作”来比喻黄果树瀑布,其中的两个标点更写出了作者看到气势非凡的黄果树瀑布时内心的震撼和激动,而且营造了气氛,感染了读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样也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语言运用的本质规律——写景类文章的开头方法多种多样,不论是采用华丽的辞藻,引用赞誉,还是朴实无华的语言、恰当的比喻,不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都是和所描写的景物密切联系的,都是基于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黄山名扬天下,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从人们对黄山的赞誉和“四绝”人手,再写黄山奇松,娓娓道来,很好地凸显了黄山历久不变的无穷魅力。但当作者面对飞泻而下的黄果树瀑布时,简洁有力的一句话,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惊叹。如果作者也采用《黄山奇松》的开头方法,表达的效果就逊色多了。于是,学生仿写时,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开头跃然纸上:

“四季的乡村,总是以她独特的美吸引着我这都市少年!”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来到桂林,领略到那‘水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山水画卷的无穷魅力。” “也许,你没有看过埃及的金字塔;也许,你没有登过中国的万里长城。但你一定要去广西,去欣赏那里的龙脊梯田!”

“我们可爱的家乡——溧水,是一部声情并茂的画卷,是一首美妙绝伦的恋曲……”

二、融会贯通析词句

《黄果树瀑布》一文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时,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声响大和形态宽的特点。这是文章语言运用的一大亮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学生在中年级就已经学习过。进入高年级,如果还只是引导学生一句一句感受比喻的生动,告诉他们写景时要多运用比喻的手法,那么学生的言语能力就只是原地踏步,得不到提高。

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出示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的三个句子:

①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②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③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师读了这三句话,你感受到什么?

生这三句话都是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的。

我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非常大。

师你发现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果树瀑布声响大的特点的?

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写。第一句话把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比作微风拂过树梢的声音和潮水的声音,第二句话把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比作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第三句话把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比作雷声。

生作者还把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人喧马嘶的声音进行了比较。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人喧马嘶”和“喧嚣”两词的含义。)

生第二句中的“千万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生活中哪里有千万架织布机呢?这样写就是为了突出黄果树瀑布的声音非常非常大。

师为什么同样是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作者会运用不同的比喻呢?

生第一句中,因为作者一开始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后来离黄果树瀑布越来越近了,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响了。运用不同的比喻,就写出了瀑布声音从低到高、由弱渐强的听觉变化过程。

师句中哪四个动词中也准确写出了瀑布声的变化?

(引导学生感悟“飘、拂、涌、盖”四个动词的准确运用。)

生第二句出现在描写瀑布形态的句子中,作者既然能看清瀑布的整个形态,就说明还没有到瀑布脚下,但声音已经非常响了,所以作者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第三句描写,表明作者已经置身谷底,此时听到瀑布泻落下来的声音加上山谷的回声,更加响亮了,就像打雷一样。

师你看,作者就是这样准确地运用不同的比喻,将身处不同位置时听到的瀑布声响通过文字逼真地再现出来。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便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在上述片段中,我引导学生领会比喻的精妙时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摒弃一句一句零散的分析,将三句同样是描写瀑布声音的比喻句融合在一起,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与语言文字的对话中领悟作者比喻的准确生动。学生学习后仿写的片段如下:

[片段1]

只见银白色的水流就像老爷爷的白胡子,又像一条璀璨的银河,更像一条长长的白布上撒满了银粉,一缕一缕地倾泻下来。一阵风吹来,把水吹成雾洒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几条瀑布流得很快,匆匆忙忙往下冲,一不小心撞到岩石上,水花四溅,如飞雨碎玉般晶莹别透。这样的情景让我想起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片段2]

峰回路转,白龙瀑拥我们入怀。它直上云霄,活像一条年轻力壮的白龙,让人不禁叹为观止!走进白龙瀑,抬头仰视,水源气势磅薄,宛若龙头。飞泻而下的水从那弯弯曲曲石头组成的空当中流出,水力过猛时还从石缝中溅出,仿佛龙在摆动。水流至底时却是缓慢地流淌着,变细了,形成龙尾。一阵风吹来,水花溅到我们的脸上,冰凉冰凉的。我小心地把手伸过去,接点水,自己好像抓住了白龙的尾巴,跟它飞上天一般。

片段1恰当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庐山瀑布长的特点;片段2则紧扣白龙瀑名称展开丰富的想象,逼真地描写了白龙瀑形态奇的特点。这样基于文章的仿写才是活学活用,实现了语用的深度建构。

此外,《黄果树瀑布》一文中的一些词语也很值得推敲,如描写瀑布声响的动词“飘、拂、涌、盖”的准确使用,描写瀑布流动的“泻”等动词的准确使用,描写作者感受的词语“灌满、漂浮、声浪”等词语也值得品味。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融会贯通,进行赏析。

三、拓宽阅读悟构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学段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黄果树瀑布》的写作顺序凸显了作者的巧妙构思: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对黄果树瀑布进行全方位的描写。在学生精读感悟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三个环节:

(1)感悟:用横线画出表明作者行踪的句子,感悟作者移步换景的构思。

(2)交流:课前复习的以往教材中写景文章的表达顺序有哪些?

(3)思考:写景的文章构思方法有许多,作者为什么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黄果树瀑布》呢?

《黄果树瀑布》一课教学之前,学生已学习、阅读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沟》《西湖》《泉城》等。如此,一篇带动多篇,打破了教材册与册之间的壁垒,拓宽了学生语用的视野,为学生打开了思维驰骋的天地。经过拓宽阅读,各种写景类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积淀于胸,学生在仿写的习作中就容易达到新、奇、美的境界。批改学生习作时,我也惊喜地发现,学生在写自己游览的一处景观时,思维更加敏捷了,不再局限于仿写《黄果树瀑布》-文,而是根据自己所写景物的不同,选择了合适的构思方式。

综上,指导学生学习语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由模仿走向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纵览苏教版小学语文各册教材,编者精心选编了一篇又一篇范文,表达方法的渗透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写作的精妙之处时有反复,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这便要求小学高年级阅读课堂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要凸显年段特点,帮助学生寻找语用的本质规律,更为有效地实现语用的深度建构,实现从“形似”向“神似”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