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正文

魅力德育从生活化开始

  • 投稿土逗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84次
  • 评分4
  • 49
  • 0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734400) 黄春菊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技巧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当将德育工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远、大、空”转变为“近、小、实”,由抽象转变为具体。让学生在做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在生活中“育”德,就是将德育融入生活之中,融入学生成长过程的始终。下面我就谈谈通过我们富有成效的教育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生活中如春苗小树般健康成长的具体做法:

一、营造氛围,以“德”引人

德育生活首先表现为德育环境的平衡、协调、和谐,把学校构建成一个温馨的家,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我校环境优美, 这样优美的环境中,我们寻找一切资源,努力打造校园浓郁的德育氛围。楼梯长廊、草坪花坛、板报墙壁、学习园地等的布置,无不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理念。 校园的长廊里,我们布置了许多名人名言和英语口语短句的标语;新教学楼的门面上,经常悬挂着各种以德育为主题的口号;校园的橱窗里根据德育教育月主题宣传不断更新;以书香校园建设,布置楼道橱窗和读书廊;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主题,定期更换校园宣传栏;一句句提醒学生遵守公德、文明礼仪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班级的黑板报也随着德育教育月的主题每两周更新;每周还在校门口的公示牌上上更新一条激励师生奋进的校长寄语,让学生一走进学校就感受到浓浓的德育氛围……所有这些既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又让师生们在行走、游戏的不经意间受到启迪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营造这样的环境,使学生在学校时时刻刻都处于良好的心灵氛围之中,便于良好品德的养成 。

二、学科渗透,以“德”育人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德育最好的、最主要的渠道在于学科渗透,特别是渗透在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科学等学科之中。学校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德育方法,探索出一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用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生活和做人。数学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利用“你知道吗”,引领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强民族荣誉感;通过活动课,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格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教育媒体,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三、开展活动,以“德”导人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可能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因此,我校在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中,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重要的德育工作。

学生天性爱玩,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共鸣,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开展接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活动,学生就乐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易于让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德育活动,可以给孩子们创设宽松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的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给学生以心灵的感召,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如:开展的“雏鹰争章”活动,就是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把大的道德内容具化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方面,再将良好的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尊师爱校、团结友爱、勇敢坚毅、勤奋学习等基本的道德品质,量化为具体的小项目,要求学生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学生每做好一项获得奖章一个,每学年争得8个以上奖章的学生为“雏鹰标兵”。这样,空泛的德育目标就变成了学生生活实践的一个一个的具体小模块。有了“近、小、实、亲”的奖章,学生就有了动力源与兴趣源,德育的目标就在学生自我追求中达到了。

四、合理评价,以“德”立人

优化德育评价体系是“德育生活化”的关键所在,有了有效的反馈制约机制,“德育生活化”才能掷地有声,落到实处。我校摒弃了传统的单一的盖棺定论式的结果性评价方法,以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发展为着眼点,积极倡导始终加分、无错评价、爱心评价和发展评价等方法,重视评价的环节和过程,按照“定性—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将自评、他评、集体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学生评价分为三级:自评、组评和班主任评,等级考核。学校并为此建立德充当档案,以便跟踪指导。

总之,让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生活服务,德育定会彰显生命的活力,德育的魅力在于回归生活。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