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电器》杂志社
用户使用习惯下的能效测评(以下简称测评),是从用户家庭日常使用的角度出发,依据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SC)对全国31个大中省市自治区、近3000户家庭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结合国家和国际行业标准,将中国家庭年平均气温、冰箱年使用频率、用户存储习惯(冰箱不同功能区的食品放置习惯)、使用行为特征、用户偏好等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后的能效检测方法。
测评关注消费者在家庭环境下正常使用冰箱时的能源消耗和性能体验,测试过程模仿用户真实使用环境和使用偏好。因此,本次测评结果与各冰箱品牌型号在国家能效标准下的检测数据有所不同。
样机选择
本次测评所用的对开门冰箱样机由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用能产品能效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市场上自行选样购买。选取了市场上销量高、结构相近、功能相当、均为能效1级的6款国内外主流品牌对开门冰箱(见表1)。本次测评的研究抽样过程完全模拟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随机从家电卖场购买6个品牌的6台样机。
测评方法
根据调研的用户使用环境和使用习惯,结合国家测试标准,并考虑到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制定节能评测方法,主要包含5个指标。
耗电量:根据用户使用环境和使用习惯,在GB/T8059.4-1993《家用制冷器具无霜冷藏箱、无霜冷藏冷冻箱、无霜冷冻食品储藏箱和无霜食品冷冻箱》的基础上增加了开关冰箱门,增设了冰箱在16℃、32℃下运行的两个环境温度,额外考虑了冰箱内的负载量(全载和半载)等影响因素。
能效指数:能效指数为冰箱实测耗电量和基准耗电量(与有效容积相关)之比,能效指数越小,说明产品越高效。
冷冻能力:根据GB/T8059.4标准规定,测试将标称的额定冷冻能力的负载量从25℃降至-18℃所花费的时间,考核用户将食品放进冰箱冷冻室后的冷冻效果。
断电保温性能(负载温度回升):根据GB/T8059.4标准测试冷冻室保温性能,切断电源后记录温度最高的测量点从-18℃升至-9℃所需要的时间,考核冰箱异常断电情况下冷冻室的保温效果。
冷藏室温度均匀性:考虑到用户在冰箱冷藏室各位置均有贮存食品的习惯,考察冷藏室不同位置测得温度之间的均匀程度,用最高温度区域与最低温度区域的温度差值表示。
测评结果
耗电量:通过测评数据可以发现,部分冰箱在测评方案下的耗电量与在国家标准测试时耗电量差异较大,个别样机在室内温度较低或负载减半的情况下耗电量反而增大,说明国家标准测试出的耗电量与用户实际使用时的耗电量有一定差异(见表2)。
能效指数:通过对测评过程中数据的分析,发现部分冰箱样机日常环境条件下的运行程序,跟使用国家标准测试时的运行程序差异很大,使用国家标准测试时的化霜周期特别长(见表3),而在用户使用习惯下化霜周期大大缩短。由于化霜功率相比运行功率较大,在实际使用时化霜时间缩短将明显增加冰箱的耗电量。
保温性能:通过测评数据可以发现,大部分样机在断电近12h后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会从-18℃升至-9℃,样机3仅在8h后便从-18℃升至-9℃,保温性能略差于平均水平。样机4经历了23h才从-18℃升至-9℃,保温性能远高于平均水平(见表4)。众所周知,在冰箱的使用中,保温性能与产品的能效表现有着密切的关联。
冷冻能力:通过测评数据可以发现,全部样机的冷冻能力均满足标准要求,在冰箱的使用中,冷冻能力和保温性能与产品的能效表现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全部样机冷冻能力均满足标准要求的情况下,保温性能的优劣差异应能较为明显地反应在耗电量上。在冷冻能力均符合标准范围的基础上,本次测评对6款对开门冰箱25℃全载条件下的GB/T8059耗电量、测评方案耗电量、保温性能进行排名(见表5)。
冷藏室温度均匀性:通过冷藏室内布置的大量温度测量点,发现冷藏室中最高温度区域与最低温度区域的温度差值较大,其中,样机6的最高温度区域与最低温度区域的温度差值为8℃。在本次测评中,各款冰箱样机的冷藏室最高温度区域通常集中在门搁架部位。在耗电量测试中,确定冷藏室的温度值通常仅关注冷藏室各隔层的几何中心点,造成用户频繁使用的门搁架部位的温度易被忽略,导致部分冰箱产品会出现冷藏室门搁架温度偏高的情况,致使常放置在门搁架处的禽蛋或酱料等食材较易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