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电气毕业正文

美国家电市场能源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研究

  • 投稿浣浣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771次
  • 评分4
  • 81
  • 0

张艳丽 郭丽珍 李珊珊 朱焰

美国是中国家电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国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在美国市场的出口额占比已超过20%。随着家电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家电企业在美国市场面临的贸易纠纷日益增多。以保护美国主导产业和家电企业利益、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为目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加强,同时以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更加隐蔽,美国市场的准入门槛提高,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难度增大。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家电企业出口美国市场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评判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分别于2014 年9 月和11 月对中国主流家电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和分析现阶段中国主流家电企业应对美国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侧重点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

此次调研发现,在中国家电企业遭遇的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中,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措施占比超过70%。其中,节能措施主要包括美国能源部的能效最低限额和相关配套制度以及美国环保署的“能源之星”项目和相关配套测试。

除最低能效标准外,自2008 年开始,美国每3 年提升一个能效标准台阶,产品节能要求和能效计算方法日益复杂,且通报频繁。

环保方面的措施主要为制冷剂升级换代、有害材料和有毒物质评价及管控法案,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有害材料与有毒物质评价和管控法案等,对中国家电出口均有一定影响。

消费品安全(任何有毒的、易腐蚀的、易燃的、有刺激的产品以及能够通过腐烂、加热或其他原因产生电的产品都需要在标签中警示出来)和生产工艺规定、风险及安全评估、技术标准等也是中国家电企业经常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但与环保及节能两方面措施相比影响较弱。

由此可见,环保措施将是未来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大方向,节能措施是目前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表现形式,安全、生产工艺等常规TBT 措施已退居附属影响位置。

出口应对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到,对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存在3个问题。首先是面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国家电企业多为合规性基础应对,面对不符合程序通报、给中国家电企业带来附加影响以及无法实现的技术标准、通报和政策要求时,中国家电企业很少主动投诉或起诉,缺乏主动应对意识。

其次,中国家电企业面临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信息获取困难、获取时间相对滞后难题。由于美国在技术输出方面较为保守,因此中国家电企业获取技术资料比较困难,国内又缺乏技术信息分享平台,导致中国家电企业在处理相关技术问题上处于被动状态。例如,美国空调“能源之星4.0”的修订草案预计于2015 年底执行,但在国内还未收到WTO 通报及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美国已开始了第二轮草案的征求意见。中国家电企业只能通过客户收取信息,并根据草案要求两次调整未来美国市场的开发目标。另外,缺少能够及时购买国际先进标准和各国家/ 地区标准的途径及资源,也是困扰中国家电企业的问题。例如,中国家电企业反映,美国暖通空调标准UL60335-2-40 于2012 年11 月发布,但到2014 年8 月中国家电企业才获得此标准。

最后,技术壁垒要求模糊、技术细节与实施细则描述不清晰、标准信息披露不充分,都为应对措施和处理方式带来困扰。例如,欧盟含氟温室气体法规No.517/2014 要求空调厂家在制冷设备相关部件加贴制冷剂信息,但对标贴形式和内容并未做出描述;要求设备厂家购买配额,但未说明如何购买,购买后如何声明也未指出,需要中国家电企业进行多方沟通和了解。中国家电企业反馈渠道以及技术法规参与度均有限,信息交流及共享平台缺乏,因此,面对技术壁垒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应对策略应主动

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面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如何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应对尤为重要。这需要密切关注TBT 措施形成机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措施酝酿(实验报告及措施起草等)、措施形成(网上意见征求及通报稿等)及措施通报(WTO评议等)等环节的关键时间点,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沟通协调。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家电企业对一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酝酿和形成过程完全不知情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获取信息严重滞后,中国家电企业通常会错过应对的重要阶段——早期发现阶段,只能在收到TBT 通报后匆忙地被动应对,对于TBT 措施的产生和形成是否符合正常程序、TBT措施是否无法实现或影响是否巨大等都无暇关注。这要求中国家电企业提高主动应对的意识,并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并及时提供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的信息。

在当前情势下,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应对的关键在于评议阶段。中国家电企业应注意相关TBT 评议工作的连续性,建议长期跟踪相关领域TBT 评议内容、委托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持续对比评议。其中,评议专家团队的资质相当重要,建议在相关出口行业、家电企业(甚至相关产品)等领域公开评议专家的组成,由行业、社会和主管机构公开监督工作,并根据出口具体情况、目标市场准入难度,建立可量化的TBT 评议工作的绩效考评制,避免评议只走过场。

应对工作需转型升级

除转被动为主动外,中国家电企业充分认识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做好应对工作的转型升级也非常重要。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TBT 通报已超过70%。因此,针对产品节能要求,中国家电企业应由过去的“常规性”应对向现阶段的“针对性”应对转变,建立全面能效合规制度与流程。一方面可通过严格的合规流程防止出现能效不达标的情形;另一方面,是在发生能效不达标纠纷时,可以向美国政府部门证明,事故原因并不是因为公司不重视或者放任产生,而是出于个人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导致,以此避免或减轻所受处罚。

美国拥有较完善和严格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及合格评定标准,中国家电企业需树立全程认证观念,将认证理念贯彻到生产各个环节中,提前做好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的认证检验工作,积极为产品获取市场准入凭证。针对美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与当地权威的检测认证机构合作,使检测认证任务更清晰明确,有的放矢,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被认可性。

中国家电企业应对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应按相关法律要求严格地进行能效信息登记。在能效信息登记时必须十分慎重,确保所有信息有真实的试验数据支撑,信息填写不得前后矛盾。通常来说,能效登记信息异常是引发美国能源部怀疑并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中国家电企业应注重应对质量,保证产品节能环保指标达到目标市场要求,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关键环节上寻求突破。虽然现阶段中国是全球家电出口大国,主要家电出口额位列全球第一,但在全球产业链上看中国家电行业仍处于中端或偏低端水平,以低端产品为主,核心技术缺失。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节能环保指标达不到目标市场要求,是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家电企业应重点关注TBT 通报的应对质量,以期进一步提升中国家电出口产品面向高端出口市场的应对效益,在新时期实现TBT 应对工作的转型。中国家电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方向是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设计、生产和销售更健康、环保、节能的产品。

以豆浆机企业为例,九阳公司在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竞争中注重运用标准化、专利化的方式,保护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及时进行产品关键技术与专利的布局。为取得知识产权竞争的优势,主动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法律有效保护中国家电企业的品牌和技术。

另外,中国家电企业需要增强环保意识,注重绿色科技创新,以产品技术与质量保障为前提,加大家电高科技含量的研发力度,并及时将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转化到产品中。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大专利研发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独特性,积极应对以节约能效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绿色壁垒。

除此之外,在成本不断提升、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中国家电企业应尽量减少应对成本,提升实际应对效益。现阶段,中国家电企业面临严峻的出口形势,出口压力逐年增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降低,以往的出口方式和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同时,来自美国的TBT 通报也发生了从“刚性设障”到“弹性调整”的转变,对节能标准的要求或指标逐年提高,中国家电企业做常规应对的困难增大。中国家电企业不仅对通报合规性的判断难度提升,应对成本也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电企业应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为原则,应对TBT措施。首先,为避免多走弯路,少遭遇不必要的损失,中国家电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美国能效法的基本规定,并准确识别产品应遵循的能效标准;在开发新机型时,准确把握该机型应适用的最低能效标准,避免适用错误标准;理解该类别产品的测试程序,避免采用与法定程序不一致的测试方法;持续跟进美国能效标准立法,避免因不了解新标准而导致的能效违规;如果中国家电企业遇到TBT 通报,应尽量规避技术性贸易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遭遇美国能效执法调查和消费者索赔时,要做到冷静分析、理智处理。

其次,中国家电企业应大力拓展多元化海外市场,避免因市场结构集中而带来的出口风险。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较快,这些市场存在巨大商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日益加大,值得中国出口家电企业关注和开拓。通过开拓新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使中国家电企业摆脱对美国市场单一的贸易依赖,寻求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

从中国家电企业反馈的信息了解到,美国市场已经成为产品出口能效高风险地区,具体表现在产品最低能效标准频繁提升,面对不达标产品,美国能源部、环保署和海关部门将联合执法,进行处罚,若发现产品不合格,中国家电企业将面临禁售令。一些中国家电企业由于出口过程中某一环节的疏忽,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如果应对方式不利,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力度之大将会导致中国家电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相对于新兴市场,美国市场可获得的利润有限。中国家电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应对收益,实现出口从“数量型”到“效益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