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电气毕业正文

智能家电的痛点是找到用户的“痛点”——访IRHMA智能家电工作组组长、美的集团副总裁胡自强博士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358次
  • 评分4
  • 84
  • 0

编者按

2014 年2 月,全球家电行业交流平台——全球制造商协会圆桌会议(I R H M A)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作为创立成员之一,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牵头组织了I R H M A 框架下的智能家电工作组并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为此,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的《智能家电“圈”》专题中,特别采访了IRHMA 智能家电工作组组长、美的集团副总裁胡自强博士,以期让广大读者对中国智能家电的发展有一个总体概念。

本刊记者 陈莉

“从目前来看,智能家电要想继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用户的‘痛点’。”作为IRHMA 智能家电工作组组长,美的集团副总裁胡自强对《电器》记者说,“关键是要在产品功能上做减法。让产品自己能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使用对象的习惯。让用户体会到智能家电带来的便利、舒适和易用,而不是让产品变得更加复杂。”

2000 年VS2015 年

“第一波智能家电潮起于2000 年,被称为‘smart home’。主要是包括微软,Intel、欧美家电企业以及一些平台类公司参与,LG 和三星智能家电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胡自强说,“实际上,现在的一些有关智能家电的概念,当时都有。如基于冰箱的食品配送、智能烘焙、灯光的智能控制以及闹钟和煮咖啡联动等。”但是,这股智能家电潮只持续了大概短短两年,风潮就渐渐退去。“虽然后边还是一直有企业在做,但一直未形成市场。其中的根源关键在于商业价值不大,赢利模式不清,技术不成熟,成本太高。”胡自强说。

在胡自强看来,经过15 年的发展和摸索,今天的智能家电与2000 年相比,差异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移动终端的普及,二是互联互通技术的日趋成熟。当年,用户要操作智能家电,还是要必须坐在计算机前。最便携的应该是IBM生产一种屏式电脑,在家电产品上加装一个通讯盒子来解决互联互通问题。这样做不但便携度差,而且成本高昂。”胡自强对《电器》记者说,“与此相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作为终端,不但比以前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也大幅降低。另外,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互联互通的成本也比以前降低很多。”

“虽然在这两方面技术日趋成熟,进步很大,为近两年智能家电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关于应用场景的创新却变化不大。”胡自强认为,从应用场景层面来看,当年的概念,今天仍然还是概念,并没有取得很大突破,这也正是智能家电发展到今天遇到的关键瓶颈之一。

“ 虽然应用场景的设计没有太大突破,但另一方面,从家电自身的技术发展来看,家电单品的智能化技术发展却很快。”胡自强对《电器》记者表示,智能家电发展到今天,随着传感器成本越来越低,家电行业在单品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

“大家都在单品智能化这条路上‘跑’,但智能化的关键一定是要做减法。”胡自强认为,产品本身的智能化带来的价值,一定是让用户使用起来更简单、更舒适,性能更好,更节能。而不是更加复杂。“比如,我前一段时间买了一只智能枕头,但安装起来真的是很麻烦。还有为了让家里的空调能够实现远程操控,我也买过一个‘Wi-Fi’红外智能控制器,不但安装起来非常麻烦,而且连接率也很低。这样所谓的智能化,还不如没有。”胡自强举例说,“与此相反,也有一些智能化技术会让用户对家电的使用更加便捷,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用户也就会更容易接受。比如洗衣机的洗涤剂自动投放技术、衣物自动感应技术,儿童空调的远红外感知技术等等。”胡自强认为,从单品智能化角度来看,智能化可以解决很多用户痛点,从现有市场上产品看,感知技术发展较快,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开发。很多家电产品离实现全智能已经不太远了。

互联互通的关键是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

“从智能家电的发展来看,应该会经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解决互联互通的技术问题,第二是产品智能+ 互联网,第三是基于场景的互联互通设计方案,第四是基于智能家电的增值服务。”胡自强对《电器》记者表示,“2014 年,大家都在突破互联互通的技术问题,目前来看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解决。目前在推动单品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未来会有更多的智能+ 互联网产品出现。而基于场景的互联互通设计方案,大家还在摸索。”胡自强认为,未来,智能家电一定会发展到基于场景的互联互通和用户增值服务,但很显然,目前还不够成熟。

“在解决互联互通技术和单品智能化的基础上,用户的和产品交互信息和需求也都会被数字化,基于智能产品的大数据应用也会逐步普及。但是,基础是,要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 让产品对用户有粘性。”胡自强强调说,“现在,我们也有一些基于用户场景的互联互通方案面市,但普遍问题是‘痛点不痛’。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让他们接受和喜欢,是搭建互联互通方案的关键。未来的智能产品能了解用户,然后学习用户习惯,帮助用户做一些决定,最后让用户感觉到更便捷。在解决基于场景的互联互通方案后,再进一步考虑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比如与辅料配送,维修保养,购物等环节高效打通。”

“从全球市场来看,在智能家居层面,以满足场景需求为目的的智能控制比较受欢迎,市场也正在走向繁荣。如智能锁、智能安防、灯光和安全控制等正在普及。政府政策方面,欧美日都比较关注节能及电网波峰、波谷管理。而单就智能家电而言,虽然国外的相关标准已经制定完毕,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但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所以大家还是比较理性的看待智能家电,基于场景化的互联互通家电市场还未真正启动。”胡自强表示,“相对而言,IRHMA已经把全球的智能标准梳理完毕,中国的智能家电市场也跑在了全球市场的前面。但让人担忧的是,从很大程度上来看,市场的发展并不是用户需求趋动的,更多的是企业出自于营销层面和资本市场的考虑,这造成了中国智能家电市场发展出现了过火的苗头,泡沫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