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土木工程毕业正文

土木工程论文优秀范文借鉴(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4-28
  • 阅读量1182次
  • 评分0

  导读:土木工程论文怎么写?于作者而言也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如果要是以应付的姿态面对,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论文写作是多么没有意义的,所以想要撰写优秀的论文,首先可以参考前人的文献资料,本论文分类为理科毕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土木工程论文范文供参考。


  第1篇: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新经济常态下,高等教育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产教深度融合,可以促进文化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领产业升级。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估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TN91-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4.32


  0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淘汰过剩传统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化、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常态,纵观世界各经济强国,在其经济转型、发展、强盛的过程中,从来离不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产教深度融合,可以显著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文化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领产业升级。从2013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借助国家针对产教融合和新工科的政策指示,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功经验,真正将四位一体的功能发挥出来,产教融合-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必然有广阔的前景。


  土木工程专业是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主要培养施工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施工现场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本专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产教融合模式。产教融合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以及经济的相互交流;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平台;有益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的科技开发、技术创新。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在产教融合模式上虽有一定的突破和成果,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高等院校在与企业对接过程中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导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


  1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生产是基础,但必须服务于教学,这是处理产教融合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一些项目形式大于内容,哪些因素制约了产教融合的深入?


  1.1政府保障体系的影响


  我国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推动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地方政府也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施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但是在政府在高校实践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相关的政策文件没有到位,从顶层设计上没有落实与产教融合相关的制度、法律等保障措施,对高校和建筑类企业在实施产教融合模式上缺少硬性的和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缺少相关的法律条文,建筑类企业在介入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产生的成本和风险得不到保障,也没有優惠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中。


  2017年《意见》强调了在未来产教融合中,如何调动和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四个主体的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推动产教融合进行了顶层设计,有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能积极调动建筑类企业的积极性,能积极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标志着高校和建筑类企业的产教融合不在只是浮于表面,地方政府对产教融合的统筹规划作用会更突出。


  1.2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培养模式单一落后,会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上满足不了岗位需求,造成企业生产力下降,而一旦发生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不愿接收在校生进入企业生产实习和实训,从而导致高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产生分歧,导致失败。


  部分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还缺少与建筑类企业沟通,没有将土木工程专业应培养的能力与建筑类企业进行对接,建筑类企业培养过程中不知如何培养,导致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没有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下共同完成,很难培养出同时满足高校和企业培养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1.3评价体系的影响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评价体系来支撑,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都会起到积极的改进作用,鼓励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鼓励学生树立下一步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完善的评估制度能有效的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反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评估制度会给教学带来制约的反作用,打击师生的积极性。目前产教融合还是过多的采用终结性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由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所以应该多借鉴前人成功的案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估保障体系等方面积极进行实践研究。


  2.1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高校的作用是培养为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上。新经济常态下,高校培养人才应以适应产业发展和掌握高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确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


  另外,土木工程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应主动与建筑类企业联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在专业建设的每个环节中有效实施产教融合,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校企双方相互合作,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助力产业建设,培养施工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2完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专业由于专业自身实践性强的特点,故在专业建设应该完善教学模式,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能主动适应建筑类企业的需求,能过较好地适用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实施的有效途径是实践,应加大实践课和实训课的比重,在教师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后就可进行相关的实训实践课。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实践实训教学,还应建立专业指导队伍,指导队伍由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指导学生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


  2.3建立持续改进的评估保障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由持续改进的评估保障体系,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培养模式的推广使用。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应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实验受训考核扥形式;终结性考核主要采用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形成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估体系。


  另外,为了保障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长效发展,还应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校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理念,成立由高校、政府和企业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为产教融合模式的顺利推行提供组织保障;并且还需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保障各方的利益,为产教融合的长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结语


  要想有效实施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和企业都需改变观念态度,体会到校企合作的有益收获,一方面可以实现教育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打造适应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把未来职业要求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实施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第2篇: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更加重视混凝土,掌握混凝土施工要点,通过解决混凝土裂缝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从混凝土施工的角度来看,裂缝是施工期常见的问题,如何预防混凝土裂缝,提高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关注的焦点。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存在的相关问题


  1.1混凝土材料问题


  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引起的施工质量下降是普遍存在的。一旦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土木工程施工强度就会下降,造成裂缝,影响整体质量。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中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后期的养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对于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对混凝土生产配比和参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不按施工要求进行操作,会使水砂比不合理,影响混凝土强度,难以保证工程安全。


  1.2水泥水热化


  将水泥、水、砂、粉煤灰混合成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承载力和物理性能。在这种构件结构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当水泥和水混合在一起时,水泥和水形成化学反应,热量增加。挥发的热量称为水泥水化热。


  1.3后期混凝土浇筑方式不合理


  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作业时,过于注重提高工作效率,而忽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振动不足,整个浇筑过程不规范。另外,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环节不太重视,采用的养护方式不合理,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质量检测


  2.1抗压性


  这是对混凝土进行检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如果混凝土的抗压性性能较强,其水利工程建筑稳定性更能保证,对于混凝土抗压性检测有很多方法,其检测效果也会因为方法而不同,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是钻芯法和回弹法,回弹法精确度虽然很低,但是技术较为成熟,具有非常高的检测效率,相比于回弹法,钻芯法精确度很高,但是其负作用加大,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对混凝土结构部件进行破坏。


  2.2密实性


  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效果息息相关,如果混凝土承重能力不强,其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引起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给人们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我国目前对于混凝土密实性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别是电磁波检测、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弹性波检测。关于电磁波检测法,它是对电磁波进行充用,从而达到混凝土内部结构检测的效果,如果混凝土密实性不足,其内部存在着缺陷,电磁波会进行反射,其速度也会发生改变,当然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只能应用到混凝土内部结构缺损严重的情况。


  2.3混凝土钢筋锈蚀度


  除了抗压性和密实性,钢筋锈蚀性也是混凝土结构内部检测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采用的缓凝土钢筋锈蚀度检测方法是半电池电位检测法,其参比电极对铜进行应用,将锈蚀测定仪放在铜和钢筋之间,测定仪能够对混凝土钢筋锈蚀程度进行检測。


  3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3.1加大对水泥用量的控制力度,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泥是一种常用材料。水泥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不同类型水泥的掺量和性能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一般来说,需要水化热小、强度高的水泥。在配制混凝土之前,必须先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查,进行相应的试验控制,减少水泥水化热对混凝土的影响,从根本上防止温度裂缝的发生。


  3.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输送和混合决定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作业时,必须明确把握以下几点:①施工人员需要确定材料的具体用量,均匀混合物料,合理控制砂石比和含水率。在搅拌混凝土材料之前,确保各种设备的性能,避免搅拌机运行时发生故障。然后进行详细的探索和计算,根据不同材料的强度要求,设定与之相符合的混凝土拌和温度,这样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避免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材料损失过大。通过规范混合,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一方面要注意的是,当物料溢出时,应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加入适当的配料。拌和工作完成后,应运至施工现场。②混凝土运输要求很高。对于混凝土本身,应采取合理的运输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结块或混凝土放热造成内部失水。


  3.3振捣


  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进行振捣,振捣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应将振捣器垂直或斜插入混凝土表面,使振捣均匀,控制速度,防止振捣器与模板、钢板之间的摩擦,保证振捣充分,避免漏振或过振现象,直至无明显现象为止混凝土表面下沉或气泡。在混凝土初凝阶段,采用平板振捣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避免因混凝土水分蒸发而产生干缩裂缝。


  3.4做好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工作


  一旦混凝土裂缝处理不好,将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基于此,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必须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裂缝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3.5强化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定期养护,延长工程使用时间,并在规定的工期内预留足够的混凝土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一般形成于混凝土养护环节。基于此,混凝土养护工作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安全性和强度。浇筑工作完成后,还要做好保温、保湿养护工作,定期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并覆盖塑料薄膜,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快速蒸发。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结束语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容易引起施工裂缝。因此,我们需要引进完善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