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机电毕业正文

几种生物杀虫剂对雪茄烟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

  • 投稿尚诚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602次
  • 评分4
  • 37
  • 0

乔保明 刘学兵 谭少安 唐大鹏 田学辉 童代亮 白银龙 刘小斌

(湖北 来凤 445700)

【摘要】本文开展了五种药剂对雪茄烟斜纹夜蛾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0天,两者校正防效分别达到了85.4%和83.8%。生物类杀虫剂苜核.苏云菌和化学农药醚菊酯防效次之,药后10天校正防效分别为67.3%和66.6%。常规化学农药氯酰胺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最高校正防效仅为48.3%,且药效持久性较差,药后7天防治效果有所下降,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雪茄烟;生物杀虫剂;斜纹夜蛾;药效试验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1],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广食性和暴发性农业害虫,已知寄主范围多达99科290种以上[2]。斜纹夜蛾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平均每头雌虫可产卵800粒左右[3],其幼虫共6个龄期,3龄后时进食量大增,危害较大,是烟草上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4-5]。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作物布局的变化,斜纹夜蛾在各地发生的频率明显提高[6-7],呈上升趋势[8]。

长期以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且又不合理使用,导致斜纹夜蛾的抗药性逐渐增强,防治难度加大[9-10]。目前,斜纹夜蛾对有机磷、菊酯等多种常规化学农药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9,11-14]。同时,由于防治时用药不科学,不仅防治效果较差,害虫天敌被大量杀害,而且增加了烟叶的农药残留量,影响了烟叶品质[15]。因此,通过生物农药防治烟草斜纹夜蛾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杀虫剂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控制期长,高效、经济、安全、无污染,与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16],已成为全球农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此外,雪茄烟对叶片的完整度要求较高,来凤县雪茄烟种植区斜纹夜蛾的大面积爆发破坏了烟叶的完整度,对烟农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为此,本试验比较了几种生物农药与常规化学农药对斜纹夜蛾防治效果的影响,旨在探明防治斜纹夜蛾的有效药物,为来凤县雪茄烟叶的斜纹夜蛾科学合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供试药剂。3.2%卷宝阿维菌素乳油(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100亿活芽孢/毫升氯酰胺悬乳剂(山东克邦);1千万PIB/毫升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核.苏云菌)悬乳剂(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醚菊酯悬乳剂(山东邹平农药有限公司);20亿PIB/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乳剂(河南省禹州市百灵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试验品种为印尼雪茄烟H382;试验对象为斜纹夜蛾。

(3)仪器。喷雾器采用悦盛3WBD-18型电动喷雾器(济南农贸机械),容量18L,工作压力1.5MPa。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该试验于2014年7月25日至8月6日于来凤县大河镇白水泉村进行,于7月26日下午五点对相应处理施药,天气晴间多云,气温30℃,无持续风向。此时期斜纹夜蛾数量正处于急剧上升阶段,且以达到防治指标。试验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18个小区,小区面积100m2,进行随机排列,各小区间设有保护行,避免药物间相互干扰。

1.2.2 调查方法

试验采取逐株逐叶调查,每个小区标记30株为固定调查对象,记数存活虫数。施药前进行斜纹夜蛾基数统计,药后1 d、3 d 、7 d 、10 d调查烟株上残存活虫数量。

1.2.3 试验药剂浓度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计算参照GB/T23223-2008。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Duncan法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五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田间药效测定存活虫口数、减退率以及防效的原始数据及显著性分析见表2;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以及药剂间比较的直观图见图1。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四次调查数据呈现接近相似的规律,即随着施药后时间的推移(10天之内),除处理2氯酰胺外,阿维菌素、苜核.苏云菌、醚菊酯和棉铃虫多角体病毒等其余四种药剂的防效都逐渐增加,且以处理1阿维菌素和处理5棉铃虫多角体病毒校正防效最好,药后10天,两者防效分别达到了85.4%和83.8%。与清水对照相比,其余3种药剂氯酰胺、苜核.苏云菌和醚菊酯对斜纹夜蛾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防效不如阿维菌素和棉铃虫多角体病毒。

由表2可以看出,施药后1天,处理1和处理5防治效果最好,与其余三个处理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而处理2、3、4之间无差异。

施药后3天数据显示,处理1与处理2、3、4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处理5存在不显著差异,处理5与处理3达到显著差异(p<0.05)。

施药后7天和10数据均表明,处理1、处理5与其余处理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且处理3和4与处理2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3 结论与讨论

用于雪茄烟叶斜纹夜蛾防治试验的五种药剂中,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和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的校正防效最好,可作为来凤县雪茄烟叶种植区防治斜纹夜蛾的首选药剂;而常规化学药剂氯酰胺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最高校正防效仅为48.3%,且药效持久性较差,药后3-7天防治效果有所下降,7-10天仍维持较低水平,建议停用或尽量少用。

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这与金启安等[17]的研究结果相同,而邓龙英等[18]和谢圣华等 [19]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不同的生态环境、试验方法、试验期间的温湿度变化以及斜纹夜蛾6个龄期的抗药性能力均可能产生试验结果有所差异。此外,阿维菌素仅为试验用药,除此之外,当地对于斜纹夜蛾的防治以菊酯类药物为主。斜纹夜蛾对菊酯类药物产生了抗药性,而对阿维菌素尚未产生抗性,这也是阿维菌素田间试验防效较好的原因之一。

试验中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而对于菜用棉铃虫多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的相关报道较少。但是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的防治试验报道较多,且防治效果相对较好[20-21]。值得注意的是,核型多角体病毒在阳光暴晒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故此杀虫剂适宜于阴天且温度在25℃以上施用[22]。

目前对斜纹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上操作不规范,使得斜纹夜蛾抗药性不断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3],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防治斜纹夜蛾的难度,与此同时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因此,研究斜纹夜蛾防治的同时,需综合考虑环保、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低毒性、经济成本等因素,并充分利用斜纹夜蛾幼虫三龄前群集和抗药性较弱的特点,将其扼杀于三龄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华南农学院.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692.

[2]秦厚国,叶正襄,黄水金,等.不同寄主植物与斜纹夜蛾喜食程度、 生长发育及存活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40-42.

[3]栾玉柱,顾继伟,李美玲.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42-144.

[4]官宝斌,陈乾锦,陈家骅,等.斜纹夜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1999,8(1):57-61.

[5]李卫,邹万君,王立宏.昆明地区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85-89.

[6]蒙显标,陈强,陆寿成.斜纹夜蛾在南宁市郊区暴发[J].植物保护,1988,14(6):51.

[7]方贵平.苏南地区斜纹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长江蔬菜,1996,1:13-14.

[8]韩新才,肖国蓉,龚进,等.几种药剂对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J].植物保护,2003,29(4):53-54.

[9]周晓梅,黄炳球.斜纹夜蛾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2,39(2):98-102.

[10]吴世昌,顾言真,王冬生.斜纹夜蛾的抗药性及其防治[J].上海农业学报,1995,11(2):39-43.

[11]K ranthi K R,Jadhav D R,Waari R R,et al.Carbamate and organophosphate resistance in cotton pests in India,1995 to 1999[J].Bulletin of Entomology Research,2001,91(1):37-4 6.

[12]王建军,田大军,庄静.斜纹夜蛾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1):79-83.

[13]孙永军,蔡国样,冯正娣.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6,14(2):54-57.

[14]吴世昌,顾言真,王冬生.斜纹夜蛾抗药性及其防治[J].上海农业学报,1995,11(2):39-43.

[15]徐刚,季学军.提高烟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78-14582,1464.

[16]蔺忠龙,郭怡卿,浦勇,等.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最新进展[J].中国烟草学报,2011,17(2):90-94.

[17]金启安,陈青,彭正强,等.防治斜纹夜蛾高效无公害药剂筛选试验[J].长江蔬菜,2009(1):60-61.

[18]邓龙英,肖元兵,朱爱民,等.几种斜纹夜蛾防治剂田间药效试验[J].辣椒杂志,2011(1):31-32,35.

[19]谢圣华,梁延坡,林株凤,等.9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J].植物保护,2010,36(4):175-177.

[20]彭良,李小一.斜纹夜蛾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J].科技信息,2010,26:326-328.

[21]刘劲军,蒋杰贤,游兰韶.不同虫龄甜菜夜蛾幼虫实验种群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1):40-42.

[22]钱虹,张亦冰.新颖微生物杀虫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J].世界农药,2013,35(4):62-63.

[23]马骏,刘强,荣湘民,等.防治斜纹夜蛾的爪哇拟青霉菌株筛选及培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4):466-470.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