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毅
【摘 要】数字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使影视作品的制作成本不断降低,高校校园短片的创作因此进入一个蓬勃发展阶段。本文对高校校园短片的制作流程进行了简述,针对时下校园短片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分析,同时浅析了校园短片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高校校园短片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园短片 制作流程 商业化
随着数码摄像器材、非线性编辑设备等的普及,校园短片的创作在高校间悄然兴起,并进入一个蓬勃发展阶段,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其值得观摩的一两部代表作品。
“校园短片是以高校学生为创作主体,采用现代数字技术,以DV设备为主要工具来记录和展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的一种新的视听形式,是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非传统影像作品。校园影视短片的时间长度一般在30秒—45分钟之间。短片的载体丰富,既有剧情片、纪录片,也有风光片、MV等”①。
一、高校校园短片制作流程简述
高校校园短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前期剧本创作阶段、中期拍摄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校园短片制作,一般在开始前,需要先成立制作小组,人数以7—8人为宜。这些成员在校园短片制作的不同环节中,会担任不同的工作。
1、前期剧本创作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需要完成两个剧本的写作: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创作时间一般在两周左右。对文学剧本而言,一个标准的文学剧本大约有120页。通常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上的一分钟,对于校园短片的文学剧本,一般长约10分钟的片子,文学剧本的字数大概在4000—5000字。
校园短片的文学剧本一般采用小组成员创作的方法,即组内每个成员都作为编剧回去创作文学剧本,之后对每个剧本进行集体商讨,决定最终的文学剧本,该剧本的创作者则成为编剧。文学剧本确定后,再由导演将文学剧本改编成可供拍摄的分镜头剧本。通常校园短片的分镜头剧本也是由编剧来创作,即编剧和导演常由一人来担当。
2、中期拍摄阶段
如果说在前期剧本创作阶段只是选定出编剧和导演的话,那么在中期拍摄阶段,小组成员的分工就要细化成以下几个职位:导演、摄像师、制片人、场记、化妆师、剧务、照相师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校园短片的制作中,“制片人”这一职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制片人,他主要负责拍摄场地的落实和人员的联络,这是校园短片与常规电影的较大区别之一。
中期拍摄阶段可以分为“拍摄前的准备”和“拍摄”两个环节。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第一,机器设备的准备。“主要是指对即将要用到的机器进行保养和检查,看看它们是否能正常工作并且为拍摄准备好足够的电源。对于摄像机,要详细检查它的参数设置,比如:拍摄格式,音量采集用哪个声道,音量大小如何等。镜头也要保持洁净,以保证画面质量”②。第二,联络人员、落实场地。这项工作在校园短片的拍摄过程中,主要由制片人来完成。在人员方面,校园短片的演员一般都是本校的同学、教师或职工,这就要求制片人能够充分调动身边人际资源,为拍摄提供演员。好的演员可遇不可求,尤其在高校内,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出身,因此对演员的要求不能过高。对于场地的落实,制片人要提前前往外景场地落实拍摄许可,同时落实拍摄的具体时间,避免因场地问题耽误时间。对于外景场地,导演要提前去看场地,并模拟分镜头剧本,检验分镜头剧本的可执行程度。第三,道具准备。服、化、道的准备应在拍摄前准备就绪,主要由剧务负责。由于校园资源有限,很多服装、道具并不齐全也不专业,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要有心理准备。第四,排练。排练是在拍摄前对每个场景的动作、台词、走位等进行模拟。这样在现场拍摄过程中,“导演不用反复叫停,摄像、场记也可以少做重复工作。排练的时候,导演要画出详细的场景调度图,要给演员讲戏,帮助演员把握人物,也要让摄像师了解导演的想法,好在拍摄中配合导演并有所创造”③。
在拍摄环节中,最重要的是遵从导演中心制,即在片场,整个剧组都要听从导演的。导演的调度决定着一个团队的效率,剧组成员有任何好的想法、建议都要在开机前提出,一旦进入片场,就只能服从导演一人。如果在片场存在多种声音,则势必会影响拍摄进度。
对于拍摄比例问题,通常素材与成片的时长比例至少应是2:1。可以这样说,拍什么和拍多少是同等重要的。
3、后期剪辑阶段
在后期剪辑阶段,需要针对剪辑任务重新制定小组成员分工。成立由导演为核心的剪辑小组,人数在3人左右为宜。“总体的剪辑风格是要由导演和摄像决定的。如果各种不同意见都掺杂进去,片子就会变成大杂烩,所以,必须有人来保持它的纯净性,保持一贯统一的风格”④。
后期剪辑是个巨大的工程,耗时通常是拍摄阶段的两倍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相比前期拍摄,后期剪辑才是真正困难的开始。针对校园短片,后期剪辑的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剪辑出整部作品的粗剪片;第二阶段对粗剪片进行细剪辑,将镜头细处理;第三阶段进行色彩、音量的调整,并添加特效、配乐,最后配上字幕,生成影片。分镜头剧本和场记表是后期剪辑阶段最重要的参照记录,充分利用这两项记录表,可以帮助剪辑师从海量的拍摄素材中迅速找到需要的镜头。
二、高校校园短片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是以高校学生为创作主体,以展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为主的影视作品,校园短片的制作与常规电影的制作存在很大差别,而校园短片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数情况下是从这些区别中体现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剧本创新性不够,吸引力不强
创作一个好的剧本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好的剧本是影片制作的源动力,剧本的精彩程度决定了影视作品是否有吸引力。
然而,现今多数校园短片都存在着剧本创新性不够,吸引力不强的硬伤。作品主题多以展现大学生活美好、体现校园爱情珍贵为主,少有富有深意、发人深省、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出现。同时,对于当下或经典影视作品的翻拍也使得剧本题材过于庸俗。简单的模仿,表面化的搬用,并无任何创新,使得校园短片整体呈现出一种伪个性化的特征。
“相对单一的社会经历,相对单调的生活体验,相对单薄的文化积淀,使大学生群体欠缺足够的思想底蕴,没有大的历史抱负,亦没有大的文化情怀,只有个人对世俗生活的零碎感悟,操作意识大于人文意识和创造意识”⑤。这是校园短片剧本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2、资金匮乏
大学生群体很难创作出上规模、上档次的校园影视作品的重要原因是资金的匮乏。成本问题,已越发成为校园短片制作中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人说校园短片的制作近乎零成本,这显然是误导。“任何作品都不可能是零成本,好的作品所需要的投入则更大。也许,校园DV的创作成本较之民间DV显得低廉一些,但是,对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囊中羞涩的大学生创作群体来说,相对低廉的成本还是让他们承受得有些吃力”⑥。目前,校园短片的制作经费主要依靠高校或企业举办的各类影视比赛的赞助,自筹经费拍摄也占很大比例。但此类经济支持并不稳定,资金数量较少。仅靠少量的赞助或创作团队成员的拼凑,校园短片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3、团队协作意识不高
校园短片的制作团队或由志同道合的影视爱好者组成,或由为完成课业任务的各专业同学组成,彼此之间并非雇佣关系,完全是依靠同学友谊和团队精神来维系。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团队协作问题,如:对于一个镜头,导演认为没有达到标准,要求重拍,而剧组成员认为没有必要而不愿配合;再如:演员认为饰演的角色有损自身形象而不按剧本表演等。这都是在校园短片的拍摄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如何使制作团队协同运作,高效运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4、传播渠道有限
目前,校园短片最主要的展播渠道是通过网络平台,其结果是:绝大多数制作团队经过一番努力后,将成片上传到主流视频网站,在获得几千的点击后便湮没在视频的海洋中,少有作品能获得热烈反响。其他传播渠道如:校内展播、参加比赛或影展等所吸纳的作品则非常有限,更是鲜有作品能够进入主流传播平台。传播平台的有限及反响回报的缺失,使校园短片创作动力不足,成为作品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校园短片的未来发展
1、加强对校园短片的规范和引导
针对校园短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剧本吸引力不强,团队协作意识不高等问题,作为高校教师要起到为学生创作指引方向的作用。对于新闻学、广告学等与影视专业相关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对其进行指导,而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则可通过讲座、影视作品展等形式对其进行指导。
作为校园短片作品评选的组织和管理部门,“一定要建立和完善校园短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校园短片作品在题材与主题、策划与创意、技术指标、摄像艺术及剪辑制作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作品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加强审查和监管”⑦。
2、多渠道开拓创作经费,为实现校园短片的商业化运作做好准备
除依靠高校和企业举办的影视比赛的赞助外,最为有效的拓展经费的途径就是引入广告,吸引商家赞助。这就要求校园短片制作团队中制片人的角色由负责场地、人员的联络回归到真正制片人的职责。制片人应在短片开拍前及拍摄中结合影片需求去联系广告商,以满足影片拍摄的正常资金需求。商业化运作是校园短片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校园短片应逐渐走上商业化之路。
3、拓宽传播渠道,为校园短片的展播开创更广阔的平台
除了网络平台外,社会应为高校校园短片开拓更为广阔的展播平台,如:多开办各类大学生电影节;企业多与高校联合举办影视比赛;主流媒体多为校园作品开办展播平台等。同时,作为大学生创作团体,应积极将自己的作品推广出去,主动投递作品,积极参赛,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肖红宇,《数字化时代的校园影视短片创作刍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9)
②③④⑥张钰,《校园DV剧创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⑤毛立洪,《高校DV短片的现状与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⑦张维刚、刘成新,《网络传播时代校园DV创作发现与思考》[J].《电影文学》,2008(3)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