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旅游管理毕业正文

民俗修学游——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新方式

  • 投稿狐狸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18次
  • 评分4
  • 51
  • 0

李玉国 熊 晶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民俗修学游是专项民俗产品和修学游的结合,符合全民旅游大背景下“体验游”、“深度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缓解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传承。深度全方位开发特色民俗修学游产品,必须采取以民俗文化传承人为核心、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主体开发模式,建立民俗社区,还原民俗事项,开发活态特色民俗产品,并采取社区主导、企业参与、政府协调的公共开发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民俗修学游;文化遗产;开发;传承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9

民俗修学游,顾名思义,即是以民俗活动作为修学内容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中国“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在全民旅游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观光游已然落伍,个性化、注重过程参与性的体验式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如外国人在中国过大年,体验包饺子的活动,通过揉面、擀饺子皮、包饺子的程序,亲身体会制作饺子的过程,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会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源于民间的民俗是最具体验价值的。

一、民俗修学游的提出背景

当代的中国旅游,基本是依托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遗产旅游[1]。民俗修学游是一种文化遗产旅游。民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旅游产品中最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丰富多样,呈金字塔型,塔基是以民俗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塔中是通俗文化,塔尖是精英文化。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和原始形态,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化向上发展提炼出精英文化,三者并行发展,相互影响、渗透、依存,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2]。民俗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属于文化遗产范畴。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Her itage),1979年实施了“世界遗产名录”项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201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3项(包括自然遗产9项,文化遗产30项,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另外中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国家级、省市级文化遗产。民俗类别中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包含在遗产中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内容极为丰富。

现阶段的遗产旅游局限在观光层面,体验价值低。“世界遗产”概念的普及带来了遗产旅游热,只要哪个景区被冠以“世界遗产”的标签,就像拥有了一块“金字招牌”,迅速受到大众追捧,旅游者趋之若鹜,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文化遗产受重视和关注,民俗游也迅速风靡起来。旅游的本质在于它的奇异性,在民族旅游中正是由于民族边界的存在而创造了旅游吸引力[3]。奇异性带来了吸引力,参与性则决定了旅游者的体验价值。现在的民俗游大多表现为在风景区、民俗文化村、古村落、非遗项目村等参观游览、了解风俗、采风创作、看老人表演民俗事项等,依然只停留在看的层面。

民俗修学游的魅力在于,可以摒弃只看不练的浅层次体验,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和体验价值,是个性化旅游的新方式。修学游兴起于100多年前的英国,是以青少年为对象,集旅游与学习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形式,现已风靡全球。在中国,修学游主要以出境修学为主,是出国留学的“预演”。修学游的内容主要包括游览著名景点、参观当地高等学府等。在出境修学游中,学习英文成为一大亮点:全程英文交流,入住当地家庭或学校宿舍,教授英语等,让学生在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感受异国文化,了解国外灵活而先进的教育模式。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世界上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世界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发展民俗修学游最深厚的文化根基。将中国大众化、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民俗作为修学游的内容,势在必行。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此,山东曲阜的儒家文化修学游对日本和韩国的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据统计,2001年7月到8月,山东曲阜仅接待的韩国修学团就多达4000人。仅在2013年前9个月,“三孔”景区就接待修学团队206个,修学团人数19889人,同比增长63.8%,团队数量和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日韩游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2013年12月29日曲阜成立了孔府文化体验基地,供游客对中国古典礼仪和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体验。该基地再现了孔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古代礼仪,向游客展示和传播东方文化内涵。这一体验基地的建立,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曲阜体验充满魅力的孔府儒家文化。

二、民俗修学游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俗修学游能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

民俗很多时候是要靠口头传承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有些甚至会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失,如口承语言民俗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社会性的民俗事项因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而逐渐消失,如居住习俗、丧葬习俗和节日习俗等。为了保护这些民俗,专家、学者和民俗工作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田野作业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这些民俗文化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和研究。然而就像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是脱节的一样,我国民俗保护与民俗旅游、民俗界与旅游界、民俗部门与旅游部门也是脱节的。民俗保护界将民俗事项记录整理,大多止于民俗保护,没有进入民俗旅游领域;而旅游界大多只进行民俗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但他们又很难理解民俗文化内涵。文化遗产不是僵化的教条,不是博物馆的陈列品,它既是遗产,也是资源,也可以变成文化资本,就看我们怎么开发和利用它[4]。再棒的文化都在纸上,都在书里,现场看不到,感受不到,你的文化就不能说棒(魏小安,2013)。民俗修学游必须要让民俗界和旅游界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才能行得通,必须将民俗的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恢复民俗作为活态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作为研究资料束之高阁。

(二)民俗修学游可以将旅游者纳入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痴迷昆曲的人肯定不会满足于在剧院看昆曲表演,他会希望自己也能有模有样地唱上一段儿;喜好中国年俗的外国游客肯定也不会只是想吃一碗饺子,看一场秧歌表演,他们更愿意在一户农家住下来,从过小年请灶王爷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好好品味一个完整的中国年。然而对于我国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工作的重点大都放在传承人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在民俗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上做的少之又少。如大众网报道,截止到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262名,市级传承人1460名,县级传承人3821名。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规定,每名传承人至少带徒弟3名,对收徒传艺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将被“摘掉”传承人的帽子。但是对于文化遗产的大众参与性却没有类似的规定。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哪怕没有外界的压力也一样能做得很好。同样的,如果大量的旅游者都对某一项民俗感兴趣,都愿意花钱、花时间去体验、去学习、去传播这项民俗,必将带动这一民俗的传播、发展和传承,传承人的工作也会变的更加有意义。民俗修学游就是在旅游者和传统民俗文化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让其主动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三)民俗修学游能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历史不可重演,体验应当深化(魏小安,20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旅游业从最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观光游,到现在提出的“体验游”、“深度游”等概念,其本质的变化是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者参与程度越高,旅游体验越好,旅游经历越难忘,就会重复购买,旅游价值就越大,从而使旅游企业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修学游本身是一种扎根于当地文化的深度游,和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有着本质的区别。民俗文化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这一环境与民俗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旅游者深入体验。这种体验,使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和拓宽,当地旅游业也就突破了“门票经济”的局限,使旅游收入扩展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行业的全部领域,从而实现了区域“大旅游”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若将某地的民俗修学旅游产品有形化,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修学旅游纪念品,如旅游者通过修学游自己制作的剪纸、皮影、泥人等,这些纪念品对旅游者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实际意义,可以明显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体验价值,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有形化还可以创立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品牌营销,就像美国迪斯尼,其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四)民俗修学游能有效进行旅游者分流,缓解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旅游发展“东热西冷”现象突出,这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也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驱动相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旅游者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兴趣的与日俱增,在中国的中西部,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开发民俗修学旅游产品,建设文化特色旅游区,必将推动中西部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国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如若进行差异化开发,旅游者各取所好,就可以有效的对旅游者进行分流,从而缓解经济发达、旅游区位条件好的东部地区的旅游压力,从根本上解决游客在流量和流向等方面东西差异大的难题,缓解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五)民俗修学游具有教育功能,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即是民俗文化教育的结果。民俗修学游的发展应当唤醒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复苏,提高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当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并使国民引以为豪;应当向国际社会展示和传播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文明。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国学热,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研究所,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加强了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国家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强化其教育功能,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以一种寓教于乐的轻松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真正树立起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和强国风范。

三、民俗修学游的开发构想

民俗修学游不等同于民俗观光游。民俗观光游只是观赏民俗事项,走马观花,事后即忘,没有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民俗修学游则是爱好某一民俗事项的旅游者深度学习和体验这一民俗事项的旅游活动,是专项民俗产品深度游和体验旅游的结合,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顺应了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

(一)民俗修学游主体开发模式的构想

传统观念认为,民俗传承的主体是该民俗事项的传承人,国家也因此建立了相应的传承人制度以及传承工作的考核机制,以确保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内在动力的不足是导致传承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文化的传承需要外部的激励机制。

民俗文化的传承应当调动广大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在2015年以后将会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17.1%,2030年达24.4%,2040年达到35.9%,2050年将会达到38.9%。“未富先老”的人口衰老趋势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如果将社区老年人组织起来学习和传播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泰安的皮影、潍坊的木板年画和剪纸、各地方戏曲等,让社区老年人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调动老年人力资源进行民俗旅游开发,还可以探索出一条积极有效的将民俗旅游开发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民俗传承应当走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中国的民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涵括了中华传统美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这个民族就是空虚的民族。纵观当下社会生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会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导致子孙后代无根可循。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今年就不断出现有关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进校园进课堂的新闻报道: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美术教师何英将“皮影戏”搬进课堂,成立了工艺制造社团光影工作室;济南汇才学校将抖空竹、跳大绳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运动搬进了中小学体育课堂等。这不仅能够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中小学,大学校园也应利用科研、师资等优势资源普及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社区老年人和广大学生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来,必将形成浓厚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氛围,进而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影响到更多的人,尤其是民俗爱好者。通过耳濡目染,他们也会自发地参与到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区域民俗文化环境就会形成,并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这样就形成了民俗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民俗修学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可以充当讲解员和示范者,通过言传身教、表演示范,使民俗文化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并使这些旅游者自愿成为民俗文化有力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二)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内容的构想

民俗修学游产品应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开发。民俗博物馆和体验基地只能提供一种民俗展示、表演和浅层次的参与和体验,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和互动。对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采取民俗学研究的立体思维方法。立体思维方法是六维的,长宽高多角度的观察是静止的三维;第四维是时间,即民俗产生、发展、转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第五维是内部空间,即民俗的本质(发展规律)等;第六维是外部空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民俗文化背景等[5]。六维的立体思维方法实际上是把民俗还原到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中,恢复其活态文化的本质和全貌,使其散发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的民俗才是真正的民俗,具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民俗在博物馆和书本上是看不到,也体验不到的。因此,只是单纯的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象征性的表演一些民俗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需求。民俗修学游要求建立全真性的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镇、民俗文化城,我们不妨统一称之为民俗社区。在这些民俗社区中,民俗不再是展示和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生活。民俗修学游就是让旅游者深入到民俗社区中体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民俗活动。只有这样,旅游者才能真切的感受最原真、最完整的民俗,他的体验才是丰富的、有价值的,也是旅游者最期望得到的。

对于民俗社区而言,恢复民俗文化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因为民俗本身就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的特征。民俗是发展的,我们只有让民俗回归到群众中才能恢复其多样化和生命力,凸显其价值。所以,建立民俗社区,不仅仅可以开发民俗旅游,更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模式的构想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关系的平衡,政府、旅游企业、社区三方权利和责任如何界定的问题。政府主导容易偏离市场需求,对市场反应迟钝;企业主导容易导致短视行为,追求短期收益的后果就是掠夺式开发,最终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采取公共开发模式——以社区为主导,吸引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引导协调的共同开发模式[6]。社区主导才能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吸引旅游企业的资金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参与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过程;政府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利用其公信力和权威保障开发过程规范、有序、高效。只有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才能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三个核心利益主体之外,还需要将民俗学专家纳入到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来。将民俗学专家收集和研究的静态民俗学资料,还原到民俗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真实的展现出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产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俗修学游是适应中国目前旅游发展大环境下“深度游”、“体验游”、“文化旅游”、“遗产旅游”等各种需求的优秀旅游产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开发和传承的方式。只要政府、企业、社区和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良好的分工协作,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修学游产品,调动传承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形成民俗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民俗修学游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48-52.

[2]王娟.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16.

[3]徐赣丽.旅游和民族性的再创造[J].民俗研究,2006(1):129-136.

[4]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0.

[5]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9

[6]熊元斌,蒋昕.区域旅游公共营销的生成与模式建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