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物流管理毕业正文

菜鸟引发的猜忌和戒备

  • 投稿远方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300次
  • 评分4
  • 67
  • 0

文/本刊记者 罗文丽

菜鸟网络及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对物流领域的密集投资行为,已经让电商物流和快递企业对其产生了猜忌和戒备心理

两年多来,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及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对物流领域的密集投资行为,已经让电商物流和快递企业对其产生了猜忌和戒备心理。具体而言,菜鸟在全国范围内投资了大量的仓储设施,并参股卡行天下等企业;阿里巴巴则先后投资了百世汇通、日日顺物流、全峰快递、圆通速递、苏宁云商等多家快递、物流及相关公司。

今年5月28日,首届菜鸟江湖大会在杭州召开,包括“三通一达”等民营快递、仓配服务商和落地配企业在内的500家菜鸟平台上的最主要物流服务商前往捧场。对于菜鸟的这些合作伙伴来说,一方面渴望与菜鸟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业务;另一方面,又很难不对菜鸟产生戒备心理。而这种戒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由于阿里巴巴和菜鸟对物流实业的多项渗透,使他们担心菜鸟未来会否对平台上的嫡系公司进行资源倾斜;第二,将来会否彻底被菜鸟所控制,丧失一切话语权;第三,菜鸟引发的模式变革,未来会将电商物流的发展格局带向何方?

会否受到区别对待?

今年5月14日,阿里巴巴宣布,联手云锋基金对圆通速递进行战略投资,以不到50亿元的资金占股20%,同时允诺予以多项合作支持。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先后投资了百世汇通以及全峰快递等。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阿里巴巴与圆通缔结了“血缘关系”,对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震动很大,同时也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心绪难平。首当其冲的担忧,莫过于菜鸟是否将会对平台上的嫡系与非嫡系快递公司进行区别对待?最终加剧各公司之间的业务量差距。

“菜鸟的确投资了一些企业,但只是财务投资,出于看好投资对象的高速成长,而且我们也没有在业务上去管理他们。”对于平台上一些物流供应商的上述忧虑,菜鸟公关鲍颖试图予以打消, “资源的倾斜对平台没有任何好处,行业平衡如果被打破,伤害的还是平台的利益。”

对此,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也认为,阿里巴巴参股圆通更多的出于资本层面考虑, “一方面,阿里系的电商货量已经足够大,这么多的快递公司都做不过来。而在货源体量足够大的情况下,货源倾斜问题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情。”他进一步分析说, “另一方面,无论是否参股圆通,货源都是由阿里巴巴提供的,阿里巴巴也需要圆通的服务。即使没有投资和参股行为,双方的合作关系也是一样的。更何况对菜鸟来说,即使阿里巴巴不入股圆通,凭借其优势也完全可以左右圆通。”只是,坊间仍有质疑之声:若果真如此,阿里巴巴投资圆通允诺予以的多项合作支持又如何兑现?

“目前菜鸟还很小,只是一个不到1000人的小企业,有些传统的物流公司动辄六七千或是上万人,这是菜鸟体量的十几倍,我们完全没有可比性。”为了进一步打消公司合作伙伴的猜忌,鲍颖告诉记者, “菜鸟注册的是互联网公司,规划中也只是个5000人的公司,并且一大半的人员构成是程序员,我们最核心的资产不是收购的公司,也不是地面仓储,而是各种信息系统,包括快递数据系统、电子面单系统、商家发货系统和消费者物流体验系统等等。”

她向记者介绍,菜鸟最大的事情是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物流行业。 “现在所有的物流和快递公司也都在做互联网转型,但互联网的本质是要形成一张网络,这张网如果只是一家公司来做是无法成形的。”言之意下,服务于电商的物流和快递企业客观上需要菜鸟来建立这张网络。

尽管如她所言,菜鸟目前在规模上还是“小公司”,但这只菜鸟目前已是羽翼渐丰,其能量绝对不容小觑。记者从一位不愿具名的物流企业高管处得知,在投资和收购方面,菜鸟比较关注一些专业化能力较强、排名靠前的物流企业,并且在收购谈判中往往表现得非常强势。

被控制已成定局

事实上,菜鸟所做的事情,正在颠覆电商快递以往的动作模式。在菜鸟大力推崇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仓配管理模式中,菜鸟通过对后台电商和物流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挖掘,比如根据既往的销售数据来分析预测下一个时期内哪些商品需要提前备货多少量,从而给予仓储管理商相关的商品陈列建议,以及检测并分析包裹自下单到配送、到签收完成后整个流转轨迹和链条的合理性等。

目前,天猫超市正在试水这一模式。从天猫超市的运作来看,其仓储配送大多使用当地的“落地配”公司。据悉,在菜鸟的仓配模式下,电商包裹的流通路径被彻底改变了。以往,围绕电商的快递公司一直进行的是点到点式的配送,即收货~发货分公司一分拨中心 收货分公司送货。而菜鸟的介入则让流程变成了仓储中心一落地配。 “最值得警惕的是,以往是商家选择快递公司,或者也有消费者指定快递公司,而菜鸟的仓配模式使快递公司被人为和商户隔离开来。”一位匿名的快递公司人士说。

他点评这一模式说,第一步,菜鸟设立一个区域性公共存货仓库,通过绑定商户来集中或者分散他们的库存,再通过订单吸引各地的快递,将其纳入配送体系。这样会导致快递企业失去对自己客户的占有,从而职能上依附于菜鸟网络,弱化区域转运中心。笫二步,菜鸟再细化地区性公共存货仓库,快递企业有可能会因此放弃自己的配发中心,从而沦落为简单运力。

“菜鸟的仓配模式转变以往多点发多点的路线,而采用单点发全国的方式,从综合效应来说,对于小商家是最好的,对一个品类来说也是最合算的。”在童文红看来,菜鸟和快递公司的关系唇齿相依, “这里面不存在着谁控制谁,谁也控制不了谁,因为我做不了他的,他也做不了我的。”只不过,事实正在表明,对于这句话更加全面的理解应该是:我做不了他的,但我的地盘上有很多人能做他的;他做不了我的,但没人能做得了我的。

快递企业对菜鸟平台忌惮的背后,无非是电商与快递的利益博弈。一些快递企业提出,上游电商垄断了快递,把快递成本压到最低,有的甚至还要从快递费里分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利润。 “我们给马云带来了财富,马云却给我们留下了残酷。”一家民营快递企业老总曾在公司内部开玩笑说。对此,童文红则回应: “淘宝控制快递公司了吗?没有。但是快递公司发展了吗?发展了。这个世界谁也无法掌控谁,只有大家一起协同发展。”

未来,菜鸟会否进一步挟电商以令诸侯? “这是防不胜防的,因为菜鸟掌控着上游货源,相当于掌控着快递公司的经济命脉,而供应链上游主导下游的规则是不会变的。”徐勇分析认为, “由于快递企业的业务量主要来自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并且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目前没有一家电商业务量能与其匹敌,它自然可以主导市场。”也许,在当前的格局中,无论快递公司猜忌与否、戒备与否,都无法改变他们与菜鸟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他们中的一部分公司将被控制的命运。尽管控制一词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诠释,但不难理解,在商业合作关系中,当控制与否的决定权已经全部掌握在一方的手里的时候,另一方实际上就已经被控制了。

艾瑞咨询发布的一份2014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凭借61.4%的绝对优势占据整个市场第一位,京东则以18.6%位居其后。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凭借市场占有率,在当前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领域已经当仁不让地处于了“垄断”地位。

未来的格局变化

一直以来,菜鸟对外宣讲要用大数据来实现仓配管理和物流智能。童文红表示,菜鸟的长板就是数据,不仅有客户、商家、消费者的数据,还有物流信息路由的数据。凭借这些数据,菜鸟做的是物流订单的聚合工作。“物流的本质就是聚合,规模发生效应。这是行业特性,也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一车货的运费一定比一件货的运费平均价格低廉。”童文红说, “今天的物流不是资源问题,而是没有聚合的订单。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订单聚合起来,让社会化的服务来支持这些订单。”

她指出,菜鸟搭建的是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这个网络给商家使用、仓配的服务商使用,如果快递公司需要也完全开放。比如,商品最好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商品能够保证一定销量,属于热销品类和热销商家。菜鸟会说服这些商家不要自己建仓,而是选择入驻菜鸟仓,并且天猫方面还会协助统计往年相关的销售数据,指导商家进行提前备货。

在童文红看来,当前在电商强劲增长势头下,如果还保持着原始的用三轮车一单单送货的模式,一定会存在用工等诸多问题。因此,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末端配送效率。目前,快递企业纷纷开始线下布局“最后一公里”站点,如自提柜、顺丰嘿客、圆通妈妈店等,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末端配送效率。 “大家都说末端很重要,但是又有个问题来了,末端站点是各建一张网络吗?快递企业之间能否共享?”对此,童文红提出,有些公司心态开放就共享,但是有些企业觉得共享了就不属于自己。

“快递企业比拼的应该是整个网络里谁占的份额最大,而不是布了多少店。”童文红说,快递公司将来要转向落地配服务,因为协同的效率更高。 “比如百世汇通跟菜鸟合作,把浙江金华的仓储、转运中心放在菜鸟的物流基地,包裹出来以后直接进入快递的配送中心。”她认为,前些年是市场培育阶段,这几年是中国快递的转型期。随着消费者对服务品质的追求,那些以服务、数据、科技信息引领的快递企业将崭露头角。

“菜鸟目前并没有真正出手,选择快递商的还是商家而不是菜鸟。我估计未来菜鸟也不会直接参与快递业务的分配,一旦采取排他性的竞争手段,就会涉嫌干扰市场竞争,会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徐勇说, “但是,为了转变快递公司围着商家转而不重视消费者体验的现状,菜鸟有可能对其公司采取让消费者对其快递服务打分的评级方式。”徐勇认为,目前在电商货量已经足够大的情况下,最关键的问题是快递企业要将增量竞争转向提升服务品质的竞争。具体而言,今后快递公司需要分出层级,向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他看来,未来快递市场理想的格局是:大型快递公司定位为综合性快递公司,中型快递公司向专业化转型,而小型公司则向个性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