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市滨州高新区第二小学(256660) 任红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教十五年来,我一直在试图探寻如何才能营造愉悦、和谐,能引发学生产生数学思考的课堂,如何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数学问题”。前段时间参加了“小学数学著名特级教师创新力教学观摩会”,在名师的课堂教学中又引发了自己的一点思考。
【片段一】江苏的蔡宏圣教师,上课伊始的谈话。
师:上课注意什么?
生1:不乱说话。
师:经过思考可以乱说话。
生2:表现好。
师:什么是表现好?
生3:不能乱说话,不要顺着前面的说,敢于说“不”。
师:我们是不是该鼓掌鼓励一下,说得真好!
师:怎么表示今天有谁来上课?
生4:说每个学生的名字。
师:谁能用一种方式表示来上课的人。
生5:25个同学。
生6:××校××年级××班的25个学生。
师:谁说得最好?可以用手指,可以用嘴说。
蔡老师虽然是与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在谈话中有两点让我感触特深。一是语气平易近人,和蔼的语气、幽默机智的对答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教师容易接近。这就避免了学生为了过于保护自己而沉默,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了轻松愉快,想把自己展示出来,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帮助。二是谈话有针对性,本节课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在谈话过程中,蔡老师让学生说今天都有谁来上课,学生从一个个同学的名字说起,然后变为说某个班,再变为说某个学校某个年级某个班有多少名学生,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概括过程,省去了麻烦,初步感受到了用“简单的形式”代表“很多”的一个过程,渗透了“代替”,感受了“变化”,亲历了“思维”。
【片段二】江苏南京王学其教师,课题——周期规律。
师:摆出△△,需要几根小棒?
生1:6根。
师:6是怎么来的?
生2:3+3。
生3:3×2。
师:△△△,又需要几根?
生4:3×3。
师:4个呢?
生5:4×3。
师:那么我们从摆10个△用几根小棒开始,比一比看谁写的算式多?
这样连续汇报了6次,学生逐渐发现每次都比上次多了1个3。最后教师笑着伸出三个手指头,问:“再让大家写3( ),还想写吗?”学生说:”想。”教师说:“先别急,如果要写3分钟呢?”学生说行。教师说:“如果3小时呢?”学生说行。教师说:“如果3天呢?”学生说行。教师说:“3年呢?”学生笑着说行。教师说:“3辈子呢?”这时学生沉默了。学生终于慢慢体会到了做重复事情的无聊和无价值,从而进入了下一步的学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王老师借助三根小棒,进行看似简单的“比一比”小活动,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耐心和智慧。俗话说:“听来的不如亲自做来的深刻。”王老师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6次进行“比一比”,次数虽然多,但重复得深刻、重复得有智慧。最后学生的一句:“教师耍人!”更是彻底地揭示出王老师这样做的价值。这已经充分展示出学生已经感悟到这样做的重复性、无实际价值性,为后面的怎样用一个万能的方法表示出所有情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节好课需要一个好的教学预设,这个预设要能引发学生积极而深入的思考,要能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但是只有好的预设是不够的,因为课堂不是教师自己的,而是学习的主人——亲爱的孩子们的!我们往往更多地侧重于预设,便出现了一边热一边冷的奇怪课堂。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就是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亲其师,而信其道。”蔡老师和王老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非常注重与孩子们交流,不断鼓励孩子,亲近孩子,给孩子机会去做、去感悟,特别是课前最大限度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我们作为课堂上毫无疑问的强者,总是按照我们的思路去想,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忽略了孩子对知识接受的脚步。所以让我们拿出更多的时间“蹲下来”吧!和孩子在一个“高度”上思考,想想为什么他们不说话,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我们认为很简单的道理。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