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谈谈有效提高学生笔算能力的策略

  • 投稿PBsm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37次
  • 评分4
  • 72
  • 0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中心学校(530200) 苏雪莲

近三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课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研究活动。首先,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问卷调查、作业反馈和举行口算和笔算竞赛等活动;其次,经过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教师的认真研究、积极探讨和不断地总结实践,最后达成共识,总结出具有实效性的策略。

一、各年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有效策略

1.一年级

【存在问题】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是学生计算加减法离不开数手指,即用手代替口算,当手指不够数时就不会算了。

有效策略:加法可用记大数接着数小数的方法,即“大数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比如,计算“9+6=”,先记大数9,再接着数6就行了。也可以用“凑十法”进行,但中下水平的学生不适合此方法,因为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对10以内的加减法十分熟练才行。所以,“大数接着数”的方法比较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减法用“大数倒着数”的方法,即“记大数倒数小数”的方法,也可用“破十法”进行计算,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因为有点复杂,比如,计算“15-9=”,计算时先破15成10和5,然后用10-9=1,再用1+5=6,而用“大数倒着数”的方法是直接记大数倒数小数就行了,学生较易接受。

2.二年级

【存在问题一】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笔算,学生容易忘记进位和退位。

有效策略: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背熟“笔算加法时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记得加上进位的‘1’;笔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当10’,同时十位上要记得减1。”

【存在问题二】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的计算顺序容易弄错,总是忘记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总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时还出现小数减大数的情况,造成计算错误。

有效策略:教师强调要分两步计算,第一步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二步算括号外面的,并用画图的方法把运算顺序表示出来。但此方法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比较适用,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不用画图出来,直接按顺序计算。例如“45-(15-9)=”,学生易写成45-15=30,30-9=21。因此教学时应写成“45- (15-9) =”,即先用横线画出先算部分后再算。

3.三年级

【存在问题一】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学生容易忘记进位,有的进位后又忘记加进位的“几”。

有效策略:要让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让学生记住“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记得加上进位的几”,课堂上让学生多练习,熟能生巧。

【存在问题二】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时,当学生算到十位上的数时不会对数位,往往把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与个位对齐。

有效策略: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懂得十位上的数表示几十,而且满几十就要向百位进几,所以不能写在个位上。例如计算 “27×28=”。

2 7 2 7

× 2 8 × 2 8

错误: ____5____ 正确: ____5____

2 1 6 2 1 6

5 4 5 4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6 0 7 5 6

总之,要靠平时让学生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4.四年级

【存在问题】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学生不会很快地试商。

有效策略:用估算进行试商。当除数接近整十时,就把除数看做整十来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是5以下的数时,就从乘法口诀较小这头开始试商比较快;当除数的个位是5以上的数时,就从乘法口诀较大这头开始试商比较快;当除数的个位是中间数5时,就没有什么捷径来试商了,只能慢慢地试商,可从乘法口诀大的这头开始试,也可从口诀小的这头开始试。例如,计算125÷29,把除数29看做30来试商;计算167÷27,试商时从除数口诀9开始逐渐退1试;计算124÷25,可从除数的口诀大的这头开始试,也可从口诀小的这头开始试。总之,要靠平时多练,做到熟能生巧。

5.五年级

【存在问题一】笔算小数乘法时,学生算出积后不知道把小数点放在什么位置。

有效策略:先按整数的算法算出积后,再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数小数位数的方向时可一边伸出右手直观地指一指。教师结合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能够激发求知欲。如果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化简小数,例如0.25×4=1.00=1。

【存在问题二】笔算小数除法时,学生不会移动小数点,移动小数点的方向混乱。

有效策略:教学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教师和学生同时伸出右手来进行移动,这样用生动而有趣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印象比较深,容易接受。

总之,小数除法是小学阶段计算中比较难教的知识之一,教师要耐心地教,必要时可以总结出计算法则让学生记熟,让学生计算时有章可循,这样就不会走不必要的弯路了,而且也照顾到了后进生。

6.六年级

【存在问题】学生笔算异分母分数时不会很快进行通分。

有效策略:通分有几种情况。如果两个分母是互质关系的,公分母就是它们的乘积。例如,通分“1/2+1/3=”,公分母就是2×3=6。如果两个分母是倍数关系的,公分母就是其中最大的那个数。例如,通分“1/2+1/6=”,公分母就是6。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是,则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实践证明,以上三种情况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适用,而对于后进生,应让他们首先考虑直接把两个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公分母,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如果两个分母很大时就最好不用了,因为计算起来反而困难、复杂。

二、几点建议

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建议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首先,在教学时教给学生基本的口算方法。如,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较好;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做减法,想加法”较快;口算乘、除法,用乘法口诀较快。其次,设定目标“堂堂练”。要求每节数学课前,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熟记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常用数据

平时要求学生熟记一些用在四则运算中的常用数据,这样就能有助于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例如,积是整百整千的:25×4=100,125×8=1000等;常用的分数、小数的互化:等。

3.重视典型错例分析并反复进行练习

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学生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计算思维;对于学生易计算错误的计算题,建立错题档案卡片,反复巩固练习,切实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4.开展口算和笔算竞赛活动

通过竞赛,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有效。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对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热爱计算的积极性。

三、达成共识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是长期以来困扰我校计算教学的一大难题,我校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活动,共同解决了这个难题并达成共识。教师一致认为:这种课题研究活动,实实在在解决了计算教学中的困惑,研究得很及时、很有意义,今后会把这个研究成果用在自己的笔算教学上,使自己的笔算教学水平跃上更高的台阶。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