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斌
(乌鲁木齐市工人文化宫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摄影是一门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了精神调节、团结凝聚、普及知识、宣传教化的作用,特别在新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最坚实的基础,发挥摄影在新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要功效,引导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摄影 群众文化 作用
摄影与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门类不同的是,摄影自身所具有的真实与逼真、现场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且它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高于一般审美意义的实质内涵,引导人们思考,给人以启迪。群众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是全部文化活动的根基。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其辽阔的国土面积、特殊的生态环境、固有的文化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特别是新疆城市社区居民民族成分多,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成员结构复杂,其社会稳定对于全国的安定团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群众文化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而摄影艺术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日渐凸显。
一、摄影所具有的广泛群众基础,起到精神调节和团结凝聚的作用
从以往的一些较好的国内外群众生活发展经验来看,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备硬件工具。由此营造一种舒适、快乐的氛围,通过一些丰富的娱乐健身的物质资源和消遣渠道,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中得到释放,获得良好的精神享受。摄影正是这样一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容易操作的创作过程,通过侵入拍摄者的思想感情,展现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它的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记录了朴素而真实的情感,提高了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艺术感,也调节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加速期,其催生出的现象之一就是社会失范问题。而社会示范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冷漠化、物化形式化关系,在新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以及社区居民异质性的渐强,使得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中的“他者”保持较高的警惕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一旦缺失,就势必会导致群体组织的活动缺乏号召力和感染力,难以凝聚群众,使居民的交往造成困扰和阻碍。而摄影艺术与群众文化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摄影拓展了人民群众的视野,并且有效地带动了周围有关行业的发展,最终又促使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为群众文化服务的队伍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摄影爱好者深入生活经常自发组织的感受名山大川、田野渔村以及文化古迹的主题活动,也激发了群众文化生活的热情,凝聚了人心。
二、摄影对文化现象的客观记录,起到了普及知识的作用
摄影艺术与语言文字在对于文化现象记录的最大不同在于,摄影艺术能够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事物和现象如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各地民居等更加真实、自然和一目了然客观地记载。而对于一些具有浓厚现当代特征的时尚摄影、媚态摄影和广告摄影,也从图像层面给予了新的诠释。这种记录,利用视觉冲击不但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对风土人情、居民建筑、民族服饰、居民建筑和宗教文化的不同对象的选择和拍摄,也能够深刻地诠释我国的民族文化和将这种博大的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和传承,普及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处于边缘状态,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少数民族有形和无形文化及其少数民族文物、产品正在不断流失,一些民族民间工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久远的乡土艺术、民族器物已难觅踪迹。如今在新疆许多地方,急于脱贫致富心理带有普遍性,致使新疆原生态的民族手工技艺处于相对弱势,传统的某些门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发生了急剧的消亡和变异,民族手工艺逐渐被工业品代替。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服饰手工艺、传统饮食有的已不复存在或在原流传地区因无人继承、市场萎缩而濒于失传,更谈不上有翔实文字或图像记录。对于摄影来说,这种拍摄记录往往具有抢救性质,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对这种文化变迁的记录,既可以简单方便、易于保存史料资料,同时也方便读者在查阅图片资料时对于知识的精准吸收和解读。
三、摄影促进了群众文化的交流、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化作用
用艺术承载教育、宣传功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世界范围内各种艺术门类的一个重要特征,摄影也并不例外。一方面,摄影能够迅速、有效地传播民间文化,无论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和人物还是边远山区的民间艺人,无论是宏大的主题旋律还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这一个快速的信息平台,摄影照片的传播速度和应用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经过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互动,使传播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也加强了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对新疆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地理因素的制约,处在反分裂斗争的前沿,西方反华势力从过去的幕后暗中支持,发展到现在开始不断插手新疆问题,公开支持境外“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境外“三股势力”暗流涌动,甚至还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恐怖打砸抢或群体性事件。这种形势对我区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良好的社区文化互动正是增进居民间沟通、了解,相互帮助、约束的精神纽带,不仅可以使得居民间互惠互助,增强价值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这种良性发展也有益于减少摩擦和犯罪,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利用摄影艺术捕捉社会中出现的民族团结之风,对它们进行及时的歌颂,或对于一些宗教极端主义进行教育批评宣传,展开群众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对于社会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摄影是有效诠释大众审美文化表达的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是大众审美的文化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美,在提升和丰富思想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观察美。群众的文化活动是美的重要载体,是集体审美的自觉呈现。蕴含在群众文化中的原始美,是艺术美的根基。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创造美、捕捉美,赋予艺术美以灵魂与生命。每个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代表着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决定着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时代审美价值取向的文化,是代表人民意志的主流文化。此外,群众文化的审美取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人类以民族的方式存在,在劳动和文化实践中形成民族特色鲜明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深深镌刻着生动的民族图腾与民族印记,塑造了群众文化的灵魂。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每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就在于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那么怎样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民族美呢,抑或用怎样的手段凸显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的群众文化活动?摄影的审美娱乐功能就发挥了作用,摄影艺术的创作实质就是创造摄影艺术美,表现出实话实说的纪实美、以情感人的情感美、鬼斧神工的技巧美、各有千秋的风格美,任每个人去自由的欣赏、想象和评价看到和记录的一切,使得审美的角度变得没有统一的形式与规定,无形之中降低了艺术对大众的“门槛”,使艺术变得通俗化、群众化。更易于让群众接受并丰富大众的生活,从而变成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审美形式。
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是摄影艺术的坚强后盾,同时,摄影也改变了群众的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摄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不断实践,在此过程中,摄影也带动着群众文化向更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汤天明.摄影艺术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2]陈晨.摄影对群众文化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1,(3):34.
[3]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编[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