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纬,张永山,汪大洋,蔡长青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时缩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引入与工程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内容,改变考核方式,加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等解决方案和改革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52—02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Y201311)资助。
收稿日期:2014—03—14
作者简介:燕乐纬(1978— ),男,甘肃酒泉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筑学。
张永山(1964— ),男,黑龙江五大连池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结构力学。
汪大洋(1981— ),男,安徽广德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理论力学,建筑力学。
蔡长青(1985— ),男,河北常山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筑学专业对力学课程的要求与结构专业有所不同,开设力学课程的目的,从本科教学的角度来看,是为后续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力学知识基础。从建筑学专业培养未来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建筑学专业开设建筑力学课程,目的是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理论知识和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与结构工程师合作的专业知识基础,共同设计出结构合理、造型美观的现代化建筑。
与建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建筑力学课程概念抽象,逻辑严密,理论性强,对高等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学习过程中要求具备严谨的理性思维和严密的数学逻辑,与建筑学专业其他注重感性思维培养的课程有所不同。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难学、难懂,授课教师感觉学时不够,教学效果不好。
本文从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根据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完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紧扣建筑学专业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培养目标,引入与工程和生活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践内容;改变考核方式,探讨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首先,虽然建筑力学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概念提出已经三十多年,但其所涵盖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建筑力学的教材和针对性的研究远较这三门课程单独的教材和研究数目为少。从力学教师的角度来看,长期教授以上三门主干课的教师会不自觉地强调每门课程各自的理论体系。这一点对于具备深厚力学功底的教师来说毫无问题,但对于初学力学的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将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其次,在高校教学改革按大类招生,压缩基础课程计划学时的大前提下,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力学课程面临学时缩减的压力。以广州大学为例,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力学课程将从2012级起由90学时改为80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力学理论知识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指导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教学遇到的共性问题。
再次,由于专业侧重点不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要求较低。力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严密的逻辑与建筑学专业其他注重感性思维培养的课程有所不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感到难度较大,有为难情绪。此外,由于建筑力学并非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建筑设计没有直接意义,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就是作业完成情况不佳,考试不及格率高。
第四,考核方式单一呆板,一般只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考核结果。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动力,另一方面,该课程要求的理性逻辑和数学计算使大部分同学对该课程望而生畏,考试追求60分万岁,削弱了考核本该起到的促进学习主动性,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
二、解决方法和改革措施
首先,进一步完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整合所涵盖三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该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面对课程计划学时被压缩的现实,在教学过程中,可行的对策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删除三门课程中无意义的重复,整合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概念。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将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部分,即静力学基础、静定结构分析、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计算和超静定结构。四个部分内容环环相扣,逐次递进,形成系统的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整合后的课程系统把所学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加入了相关的工程案例,形成了一套与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其次,紧扣建筑学专业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培养目标,引入与工程和生活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践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建筑力学课程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例如,讲解摩擦一章时,首先给学生播放太极拳大师陈小旺和亚洲首席大力士龙武对决,龙武在三个回合内未能将陈小旺推出圆圈,陈小旺的“太极站桩功”经受住大力士冲击的视频,再讲解传统武术中所说的脚下有“根”、“千斤坠”实际上是利用了摩擦自锁的原理,学生们的反应十分积极热烈。截面的几何性质部分,通过矩形梁截面高大于宽的推导分析,使学生了解截面的惯性矩不仅与形状有关,也与放置方法有关。结构力学中的温度应力部分,介绍铁路得以大规模建设的原因是新型钢材解决了钢轨的热胀冷缩问题,钢轨的伸缩缝间距大幅延长。
再次,改变考核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和过程性评价。
与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理念相适应,其对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当包含力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深度考核、力学知识了解和应用的广度考察以及自觉将力学和结构概念应用到建筑设计的过程评价。考核方式除了必要的闭卷笔试之外,还应包括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大作业、小论文以及结构设计中的力学知识应用等。考核重点在于力学的专业思维方式和运用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力图改变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使课程考核真正体现学生的力学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实践
本文所提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紧紧围绕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展开。自2011年以来,已经在广州大学建筑学专业2009、2010、2011三个年级207名学生的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除了不及格率和不及格人数都有明显下降之外,学生对建筑力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为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匿名教学评价体系中,学生们纷纷表示在这门课程中除了学到力学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力学的思维方式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释工程中的力学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筑师,力学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与结构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有所不同。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既要考虑到建筑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又要兼顾力学课程本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思维的培养。建筑力学的教学目的是使未来的建筑师具备一定的力学理论知识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与结构工程师合作的知识基础。这是培养建筑师力学知识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宫素芝.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9(25).
[2]张丽华,赵桐,宋林辉.工科基础力学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挖掘[J].现代大学教育,2012(3).
[3]李前程,安学敏.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高等建筑教育,1994(2).
[4]熊华复.建筑学专业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新建筑,1999(5).
[5]杨其伟.建筑学专业力学课程改革的探讨[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