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中的方法问题

  • 投稿Pity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49次
  • 评分4
  • 81
  • 0

张学广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本文分析了61篇研究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硕士论文,发现在研究方法上普遍存在三个问题,即概念界定不明确、信息收集方法单一、缺少问题意识,并就如何研究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外国学生;学习策略;研究方法;问题意识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31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68—02

收稿日期:2014—12—18

作者简介:张学广(1980— ),男,山东临邑人。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教育学。

一、基本情况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汉语学习策略”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进行“篇名”搜索,[1]共搜到研究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硕士论文61篇。

(一)在研究对象上,61篇硕士论文体现出了丰富性和多样性

从国别来看,其中20篇未挑选国别;32篇研究单一国别学生;5篇研究具有某一共性的多国别的学生,如非洲、欧美、中亚、俄语区等;3篇为不同类型的多国别对比研究,主要是日韩学生与欧美学生的对比。在单国别研究中,韩国最多,有14篇;泰国4篇;美国3篇,印尼、英国各两篇,德国、日本、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越南、智利各一篇。

从学生类型来看,15篇研究外国本土学习者(其中,一篇专门研究学汉语的家庭主妇,一篇专门研究学汉语的中小企业员工);4篇为本土学习者与来华留学生的对比研究;两篇研究短期来华留学生;4篇研究长期来华留学生(其中,两篇专门研究华裔学生)。

从汉语水平来看,3篇专门研究“成功汉语学习者”;6篇研究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两篇研究中高级汉语学习者;7篇研究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两篇针对华裔学生;39篇为不同水平学习者的综合研究。

(二)在研究方法上,61篇硕士论文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这61篇硕士论文中,一篇研究如何制作“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量表”,一篇采用文献法,一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其余58篇都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即使用某种学习策略量表,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在使用问卷调查法的58篇论文中,14篇使用自制的学习策略量表或问卷,8篇采用其他学者的学习策略量表,其余36篇(62.7%)都采用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

与期刊论文相比,硕士论文应对研究方法做更详细的说明,也有足够的篇幅加以阐述,但这61篇硕士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1.概念界定不明确,缺少操作性定义。

2.信息收集方法单一,所得信息不全面、不深入。

3.缺少问题意识,结论和建议比较空泛。

二、概念界定的问题

学习策略并不是一个学术界已达成一致共识的概念,在研究学习策略之前,首先要对学习策略进行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至少要指明自己所研究的学习策略是采用的哪一种定义。

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在设计问卷之前,要对所研究的概念给出一个操作定义,“给研究变量或指标做出明确而恰当的操作定义,直接关系到研究的可重复性、结果的可检验性及研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2]

在笔者搜集到的61篇论文中,只有3篇论文将“核心概念界定”作为单独的章节呈现在目录中。另有6篇论文对“学习策略”这一概念做了比较具体的界定,有18篇论文对“学习策略”的概念做了简单的界定,其他34篇论文并未界定自己论文中的“学习策略”概念,这显然不符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三、信息收集方法的问题

在这61篇硕士论文中,有40篇单纯使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最适合收集的是被调查者“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运用问卷调查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只能查出学习者有意识使用的学习策略,如果有些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无意识中使用的,问卷法可能就收集不到。

在问卷选项设计上,一般都是用莱克特五级记分制(5 point Likert Scale)。每道题都是一个陈述,后面给出数字1~5,表示被调查者对该陈述的认可程度。使用学习策略应该是一种客观现象,而这样的选项设计,使受访者的回答变成一种主观判断,即“我觉得自己经常或者很少使用”某种策略。

有18篇硕士论文综合使用了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到的信息更全面、更深入,还可以相互验证。例如: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就已经发现,定位记忆策略和重复记忆策略是留学生们汉字学习时最常用的策略,这一点在访谈中再次得到证明,他们学习写汉字的主要方法就是不断写,在默写时常常回忆老师当时怎么写的,在书上的什么地方。”[3]

四、问题意识的缺失

科学研究应该从问题开始,由问题来推动研究、指导研究。[2]但很多论文作者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不是因为问题而写论文。

在这61篇硕士论文中,有29篇是研究汉语学习策略的。汉语包含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很多要素,汉语学习也包括不同方面,如口语学习与书面语学习、汉语知识学习与交际能力学习等。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不同,使用的学习策略也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只是泛泛地研究汉语学习策略,则缺少针对性。

如果论文并没有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那么其给出的结论和建议往往也比较空泛,缺少实践意义。例如:

“学习者情感策略的使用最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与他人交流,并注意培养他们的汉语学习兴趣。”

这其实只是描述数据分析的结果,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为什么使用少,是不需要,还是不想用,还是不知道怎么使用?这样的建议也不具操作性,教师都知道要鼓励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怎么鼓励、怎么培养才是研究者应该回答的问题。

五、研究建议

在研究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时,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研究者应具有一种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发现问题、界定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意识。”[4]

笔者认为,研究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可采用以下步骤:

(一)通过实践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发音不标准、汉字记不住、词汇量小、某些句式很难掌握等。

(二)分析这些问题,能否通过学习策略得到解决或改善。如果可以,则收集尽可能多的、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学习策略。

(三)将收集到的学习策略进行界定,阐述如何使用这些学习策略。

(四)综合运用问卷、访谈、观察、实验等方法,确定这些策略是否有效。

(五)确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分析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和使用这些策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赵佳.非洲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林炫廷.成功的韩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