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月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入学准备研究主要关注农村幼儿在入学准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从家庭经济水平、家庭教养模式、学校因素三方面对此进行细致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给出建议,以促进幼儿积极健康的入学准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入学准备;影响因素;讨论及建议;学期教育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54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16—02
收稿日期:2015—01—12
作者简介:刘月月(1990— ),女,重庆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一、导言
儿童入学准备就是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将这些关键特征和基础条件归纳为五个重要领域:儿童的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学习方式、语言能力、认知与一般知识。[2]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多采用文献综述法,[3]提出的对策建议缺乏针对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农村幼儿园进行研究,针对永川地区儿童入学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具体策略与建议,以小见大,以期对同类型地区儿童入学准备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五个重要领域借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的定义。
表1中的数据通过《儿童入学准备调查问卷》得出,儿童在入学准备的五个重要领域中,“身体健康与运动发展”、“言语发展”领域表现较好,“学习方式”领域则表现相对较差。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经济水平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正相关
通过《家庭调查问卷》并结合表1分析,家庭经济水平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关系见表2。
从横向来看,“完全不符合”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中,“比较不符合”和“不确定”则主要均衡分布在经济条件“差”、“较差”、“一般”的家庭中,“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则主要分布在家庭条件“一般”和“较好”的家庭中。从纵向来看,经济“差”的家庭在“完全不符合”中比例最高,经济“一般”的家庭在“完全符合”中比例最高,经济“较好”、“好”的家庭则主要分布在“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中,而在“完全不符合”中也占有相当比例。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这25%的比例中有58%是经商家庭,该家庭父母为大专及以上文化者占42%,68%为隔代教育,亲自养育比例为11%。总体而言,经济水平为“一般”和“较好”的家庭,其儿童入学准备的水平是最好的,家庭经济水平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正相关。
(二)家庭教养模式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正相关
结合访谈结果与表1可知,家庭教养模式与幼儿入学准备水平明显相关。家庭教育模式分为:1.父母教育;2.父母放任式教育;3.父母离异教育;4.隔代教育;5.留守儿童。[4]儿童“父母离异教育”“完全不符合”比例最多,其余次之,“父母教育”“完全符合”最多。通过访谈了解到,在“父母教育”中成长的幼儿在“认知与一般知识”上明显高于同龄儿童。
(三)幼儿园、小学在观念上不一致,幼儿园对儿童入学准备作用不大
通过访谈发现,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入学准备观念上具有不一致性,幼儿教师更重视“认知与一般知识”的准备,小学教师更重视“学习方式”的准备;幼儿园对幼儿入学准备并不太重视,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幼儿园对儿童入学准备作用不大。
四、讨论及建议
(一)加强家庭入学准备观念,建立成功的家庭教养模式
当前,家长应加强入学准备观念,帮助儿童建立入学自信。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由父母亲自参与的教育模式和素养较好的上一辈参与的隔代教育是可取的家庭教养模式。可见,成功的家庭教养模式是有助于儿童成功入学准备的有力措施。
(二)加强幼儿园入学准备措施建设,增强幼、小在观念、日常事务、课程内容上的衔接
幼儿园应充分了解儿童入学准备,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并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等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入学准备措施。加强幼、小衔接,首先是幼、小教师的观念要具有一致性。幼、小是两个不同的教育类型,在课程方面提高幼、小课程内容的连续性,是增强幼、小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在日常事务方面,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生课堂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小学环境和学习任务,让其充分感受新的入学环境。
(三)政府落实《纲要》、《指南》,纠正不良小学的风气
《纲要》、《指南》是目前学前教育执行的纲领性文件,政府组织落实,学习者必须包括幼、小一年级全体教师和幼、小领导班子;明确幼儿园及小学职责,避免入学准备“不足”、“过头”。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某幼儿园学前班十几名幼儿因数学学得“不够格”被小学拒收,笔者发现在幼儿教育的“出口”幼、小设置了标准不一的瓶颈,这严重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应当做出规定及处置办法。在政府行为中,纠正不良小学的风气势在必行。
积极的入学准备是幼儿形成积极人格的基础,在入学准备的相关研究中,入学准备影响的终身性、长远性得以体现。现今,入学准备越来越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这是学前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大进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G.R.Gredler.Earlychildhood Education-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What the Future Hold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0(1).
[2]C.S.Piotrkowski,M.Botsko.Parents and Teachers? Beliefs about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in a High-need Community[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00(4).
[3]李大维.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4]盖笑松,刘坚.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
[5]张向葵,盖笑松等.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