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文化导人在高校口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 投稿克里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90次
  • 评分4
  • 32
  • 0

陈思佳

(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摘要:如何在日语教学中自然地导入文化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流利地表达日语,还能从对象国的文化层面进行思考后进行正确的交流,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日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但现下中国的高校日语文化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尴尬、误解和不快,保证日语文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导入;高校;日语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

DOI:10. 16083/j. cnki.22 -1296/g4.2015.08.030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66-02

单词、语法都掌握得很熟练,可与日本人交流时却经常让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日语的学生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因而,仅靠语言本身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日本特定的文化背景去学习日语,才能掌握日语的精髓,说出地道的日语。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质量将直接影响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导人文化教学至关重要。”所谓文化导人,就是在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社会文化融人到语言教学中”。卡希尔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他的这一观点也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和融合打开了一扇门。

在外语教学中导人与语言国相应的文化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观点已被各国教育界所认可。但是,受到教学大纲、教材、教师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日语教学中,偏重听说读写练的教授模式还普遍存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取得国际日语能力一级考试证书,但应用能力相对薄弱,最明显的就是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组织语言来表达日语,出现与日本人交流受阻的现象。本文拟在分析日语文化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矛盾的原因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日语文化教学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构建日语开放式的文化教学模式。

一、文化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矛盾的原因

(一)《大纲》的问题

目前,中国高等学校日语专业主要还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来设置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而《大纲》对如何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及标准,只有一个抽象的渗透概念。这也说明如何在现行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和用何种方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没有得到中国日语教学界的重视。

(二)现有教材的问题

在当前出版发行的日语教材中,在基础教学中以图像或音频的形式融入日本文化的教材很少,在日语教学中介绍日本的生活、文化、交际等的教材几乎没有,这很不利于现代语言教学的开展。

(三)教师的问题

现在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文化教学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且没有把文化教学融入到基础教学之中,依然按照老式的听、说、读、写方式来训练语言技能。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文化是除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外的“第五技能”,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其不能很好地将文化教学融人到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训练中去,“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文化素质,必然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

二、改进的方法

(一)调整《大纲》刻不容缓

现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培养文化教学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借鉴2000版《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如“在课堂上开展具有语言交际性意义的任务型学习活动”、“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等。

(二)重新制定及编写教材

要想让学生不用中国式思维去理解日语,就必须在基础教材中加入文化讲解,使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并存,只有全面、透彻地理解了具体文化,才能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才能使学生用日本人的思维去思考日语。同时,教材中的日本文化和中华文化应该被置于一种对比的构架之中。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势在必行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教师的文化修养格外重要。例如:可以定期派教师去日本进行短期进修,让教师积极参与到日本商务活动中,有意识地引进有实际跨国工作经验的人才,鼓励教师参与到与日语文化相关的课题中,定期组织一些与日本文化相关的讲座等,通过此类方式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双向互动性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日本社会文化教学融入到基础教学之中。

三、文化导入的教学实践方式

有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制约并不是来自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不了解,而是来自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差异的不了解”。要想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异国文化,除通过“课堂输入式教学”以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形式和渠道来吸收文化知识。例如:可以通过开展日本文化方面的知识讲座,邀请日本文化人士进行日本礼仪文化、企业文化、生活实践文化的讲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日本本土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利用日剧、电影、日本网站等方法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以上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开阔文化视野”。

四、中日文化兼容并举

学习日语的学生经常遇到可以很好地理解日本人所表诉的意思,却不能将其用正确、贴切的汉语表达出来的情况。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对日本的文化有所了解,却对本土的中国文化知之甚少造成的。而当前中国高校日语专业中关于本土文化的课程设置也仅仅开设了一门现代汉语,且课时偏少,这也导致了日语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素养普遍不高。跨文化交际是两国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及目标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日语文化教学不仅仅是日本文化的导人,而是中日文化的兼容并举。任萍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失语现象》中针对高校外语教学中导人本土文化的必要性、高校日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日本著名的语言学教授本名信行也曾经提出过,日语教学的三大要素为日语语言、日本文化、本国文化,其缺一不可。由此也能看出在日语教学中导人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日语学习不能只是单纯地掌握语言技能,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是最终目的。通过运用自己对日语语言及文化的认知,与日本人进行无障碍交流,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然而把自我文化在与交流对象交流的过程中传递出去,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才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