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竹竿舞》作为少数民族特有的舞蹈,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让幼儿尝试跳《竹竿舞》,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舞蹈经验,还能提升幼儿在舞蹈过程中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与同伴之间的配合度。不过,作为一种很有趣但又不容易学会的民间舞蹈,该如何组织教学呢?为此,围绕大班音乐活动《竹竿舞》,我们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
第一次:扮演幼儿体验学习,初步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
学跳《竹竿舞》,我们采取了模拟上课的方式进行:请不会跳的老师当小朋友,由一位会跳的老师按照音乐活动的流程组织教学,其余老师作为观摩活动者对活动的组织进行详细记录。体验学习活动结束后,分别由扮演小朋友参加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谈体会。
刚才上课的“小朋友”首先谈了自己的感受。说:“我刚才学的时候,觉得脚步有点乱,不知道什么时候脚应当跨出去,什么时候脚应当收进来。”刚才听课的老师说:“我们老师的领悟能力强,学得很快,不过小朋友学的时候肯定不会学得这么好,又要听音乐,又要学会步伐,还要能在敲击的竹竿中跳起来,作为第一教时要达到这样的程度肯定有困难。”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觉得作为大班音乐活动《竹竿舞》的第一教时,在活动中还是先由配班老师敲竹竿.让幼儿首先进行基本步伐的学习更适合。因此,活动的教学目标初步确定为:1.帮助幼儿初步熟悉音乐节奏规律和乐曲结构;2.引导幼儿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尝试跟随音乐较协调地做动作,提高腿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二次:利用儿歌化解难点,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围绕着确定好的活动目标,由沈老师为我们组织了第一次教学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沈老师请幼儿完整欣赏了三遍音乐。三遍完整欣赏,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熟悉《竹竿舞》的音乐。活动中对音乐的三遍欣赏各有侧重,避免了单调和重复。在第三遍欣赏的时候,沈老师出示了小手和小脚的图谱,借助图谱帮助幼儿分清间奏部分和旋律部分。因为在跳竹竿舞时,间奏部分是要随音乐的节奏在竹竿旁拍手、休息,所以沈老师就用小手的图谱来表示;旋律部分是要有节奏地在竹竿间做走、跳的动作,所以就用小脚图谱来表示。在接下来的基本步伐学习中,沈老师选取了《竹竿舞》中的一个步伐进行着重练习。首先由老师示范,接着请幼儿尝试练习,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介绍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幼儿进行再次练习。
初看活动,似乎比较成功,但反复推敲,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学习应该是“学会”和“会学”的结合,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认真负责地教,孩子们也学会了,但他们“会学”了吗?好像并没有,因为在活动中找不到让孩子观察、思考、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痕迹,对孩子们来说,只是一次机械的地模仿学习而已。
第三次:转变理念相信孩子,活动过程引入相互合作
充分地相信孩子,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转变了教学思路,重新进行了活动设计,由赵老师为我们组织了第二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陈老师充分利用了VCD,通过反复有针对性地观看,帮助幼儿了解三人一组如何合作,探索学习跳竹竿的动作。初次欣赏VCD,陈老师注重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打竹竿的方法。再次欣赏VCD后,赵老师引导幼儿回忆录像中跳竹竿的动作。在接下来的时间,赵老师请小朋友自由分组探索如何敲击竹竿表现开合,又如何在竹竿开合的时候进出。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给了幼儿一个自由探索的开放空间,让幼儿在探索中寻找跳竹竿的规律和方法,积累竹竿开合与脚步动作的配合经验。
这是一次完全开放的活动,一次充分相信孩子能力的活动。不过,孩子们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到活动结束,能跟上音乐跳竹竿的幼儿基本没有,所以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教学活动。
第四次:把握细节层层深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
比较两次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如何把握好教师指导的度,是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教师过度指导,会让幼儿的学习变成机械的模仿;但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会大大降低幼儿学习的效率。带着这样的思考,由张老师为我们组织了第三次教学活动。这次活动在环节的安排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在教师的指导上花了大功夫,特别是对教师的指导语和提问进行了深入的推敲。“录像中的小朋友跳竹竿时脚步做了哪些动作?谁来学一学?”“什么动作是你感觉比较难的?”“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困难,从而让教师更清楚幼儿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经过了多次的上课、研讨、修改后再上课、再研讨,这次组织的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显然是水到渠成。大班音乐活动《竹竿舞》的研讨过程,让我们真正理解了该如何将“关注孩子”落到实处,我们行动着,快乐着……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幼儿园)
(本栏责任编辑 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