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
(四川省南江县高桥乡初级中学 636650)
【摘要】语文是一门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学科。它的人文性,使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艺术性。作为传授语文知识的必要手段和训练思维有效途径的课堂提问,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艺术的课堂提问,能有效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真正理清思路、悟透疑点,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效课堂;设问技巧;适时;适度;适趣;适评
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设问。课堂设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语文课堂设问更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堂能否巧妙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使所设问题达到预期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效掌握设问技巧,适时发问,合理激发,积极评价,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真正理清思路、悟透疑点,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适时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的使用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学生本无疑,教师却用“对不对”、“是不是”来发问;问题本无难度,教师却把它“恩赐”给差生;提问本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而有些教师却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均属不相机不适时。何时为宜? 我常在以下三处设问,效果颇佳。
1. 选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学生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 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异常活跃,“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被学生所悟。
2. 定在将要得出规律时。此时提问,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索奥秘,发现规律,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在学习《故乡》一文,我先布置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接着设置了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3. 找到阻塞学生思维的点。此类成功例证颇多,一语点破,一词归结,一句明晰。
二、适度
课堂提问的合理性原则告诉我们,设计问题的难易层次,应循序渐进,让学生“跳起来摸得着”,力求问题圆满解决,知识得以提升。
在引导学习《项链》时,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丢了一挂项链。接着追问:“玛蒂尔德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同学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便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前后发现六处细节可说明丢失项链是必然的。由于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再加上教师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努力,问题得以解决,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欣喜。
三、适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在教学中以新颖独特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故乡》学习中,我曾提出这样的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找线索。同时又引导学生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质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比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收效好得多。
四、适评
教师提问需亲切,和悦,有耐心,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在关键点上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继而达到爱学,会学,乐学。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评价。首先肯定学生答得“对不对”,其次评价答得“好不好”。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置可否,便让学生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学生也会摸不着头脑,又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因此,评价要及时,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客观公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提问是一种教法,更是一门教育艺术。有效提问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