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的筛查与融合教育研究

  • 投稿FLax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29次
  • 评分4
  • 66
  • 0

王海涛1,徐影2

(1.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2.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发育性协调障碍对儿童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在介绍发育性协调障碍定义的基础上,从发病率和共病性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发育性协调障碍筛查的重要意义,从家庭、学习、专业机构等角度阐述了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筛查过程,并在文章最后探讨了融合教育模式下对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进行教育的优势,及需要遵循的原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发育性协调障碍;筛查;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36-02

发育性协调障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这些儿童在动作协调上明显比同龄儿童差,并将伴随儿童的一生,对其学业、社交、家庭生活、情绪行为等多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疑似儿童应及早进行筛查与诊断,及早接受专业机构的干预与治疗.

1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定义

发育性协调障碍在我国台湾被称为发展协调障碍,香港特殊学习障碍协会则称其为知动协调障碍,均源自于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s一词(Diagnostic &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IV ,1994).发育性协调障碍是指智商正常且无一般医学状况或一般生理疾病的儿童,其有关运动协调的表现显著低于其年龄或智力应有的水平,动作协调发展有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儿童难以完成许多日常任务.这种障碍并非由任何其它已知的身体机能、神经或行为障碍而引起的.

患病儿童在身体技能方面,显著差于同龄儿童,在运动时显得笨拙或不协调,表现为粗大运动技能或精细运动技能障碍或二者兼而有之.在情绪上方面,儿童会为了掩饰自己的弱点而对需要身体反应的活动缺乏兴趣或者逃避,或因被认为手脚笨拙而失去信心.在学业方面,儿童则可能表现为书写慢且不整齐、数学计算困难及阅读问题等.

2 发育性协调障碍筛查的意义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发病率较高.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发育性协调障碍在5~11岁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5~6%,其中男童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童,可达到75-85%.在我国台湾地区,7~10岁儿童其发生率为12%,而9~10岁儿童的发生率更高达20.6%(林冠宏与吴升光,2002).在香港协康会与香港青年协会2004年中对600多名小学生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约有6%的儿童有发展协调障碍的征状,男童发病率为78%(香港特区卫生署,2002).在大陆地区,针对苏州等地所做的调查表明,发病率约为9.6%,男童与女童的比例为1.4:1(秦志强,2012).

发育性协调障碍通常并不单独出现,而是与其它障碍存在共病.患病儿童可能同时发生其它的问题,产生共病的综合特征,如阅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交流障碍、拼写障碍等,研究表明41% 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56% 的学习障碍者有发展协调障碍的问题(Dewey & Wilson, 2001; Macnab, Miller, & Polatajko, 2001).

发育性协调障碍所导致的问题对儿童影响大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患病儿童会由于自身动作协调能力影响到生活自理及学习能力、学业成绩,进而影响到儿童的社交关系和思考创造能力,甚至家庭生活.这些问题的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甚至对成年以后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诊断发育性协调障碍存在较大难度.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M-ABC、PDMS-2等量表均来自美国,国内尚无得到广泛认可的量表型诊断工具.同时,由于DCD是由不典型大脑活动导致的,其症状表现及成因多种多样,异质性较高,在儿童中进行诊断尤为困难.鉴于此,对发育性协调障碍进行及早筛查与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3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筛查

发育性协调障碍可通过以下过程加以筛查和诊断.

首先,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由于大小肌肉发育迟缓,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都存在困难,常无故跌倒,自理能力差,因此家长最先可能发现孩子的协调能力问题.如果家长发现儿童有发育协调困难,可用单脚站立、双手抛接球等活动观察儿童的协调能力及动作质素,初步判断孩子协调能力.若仍怀疑儿童有协调困难,应尽快让其到专业机构接受评估,以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判断.

第二,学校或医疗机构以DSM-IV为标准结合DCDQ问卷,根据对儿童发育家庭环境的了解进行筛查.在此过程中,应排除儿童智力因素造成的影响,排除小儿麻痹或普遍性发展迟缓等因素,以判断学业表现或日常生活作息等是否受到明显影响.

第三,由专业机构利用M-ABC、PDMS-2等儿童动作发育量表进行专业评估.如M-ABC成套测验可检测4-12岁(划分为4个年龄段)儿童,而且已经建立了常模,信度也得到严格的检验,能有效的评估亚洲儿童的动作发育.

最后,对于筛查出来的疑似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还必须进行神经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观察.为了诊断发育性协调障碍所具有的脑高级功能障碍,在选择检查时,首选WISC系列的智商量表,结合儿童神经系统的检查、生育史的检查等,从而和其它障碍儿童加以区别,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并从中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方法.

4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融合教育

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就曾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支持特殊教育.而保障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正是融合教育的核心.融合教育是指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是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它强调给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不是隔离的环境,从而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

针对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的传统教育模式是设立特殊教育学校或者特殊班级.这种分离式的教育会影响障碍儿童的社会化,加深儿童的自卑感.在美国,只有21.05%的特殊障碍学生安置在特殊班级,而15.29安置在普通班级,61.80%的特殊障碍学生被安置在资源教室.融合教育在中国香港起步较早,1968年就有正规学校为听觉受损的儿童设立了特殊班.在中国大陆,融合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是随班就读.在融合教育模式中,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在普通班学习,不被标签化,可以和普通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有利于社会化进程;或者每天利用5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资源教室(备有特殊教育自理和专职教师的教师)进行学习,能够提供系统的、针对性较强的教育.

在融合教育模式下,需要家长、学校、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的家长可尝试让儿童参与他们喜欢或有兴趣的运动;对儿童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简单,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有关概念;给儿童穿容易穿脱的服装上学,减少儿童在校的生活自理困难;在教授体能活动时,应该化繁为简,尽量将活动分解为简单动作学习,减小出现错误行为的概率.

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调整心态,若遇到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干扰上课,要用爱心和耐心面对;通过布置教室班级情境,确保课桌高度合适,并营造接纳、温暖、鼓励的班级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可尽早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减少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学业上的困难;尝试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担当领导角色,以发展组织或管理技能.改善体育设施与设备,以降低障碍儿童的受伤风险.

为了更好的发展融合教育,促进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的进步,政府应该提高责任意识,加大融合教育支持的力度,从政策上鼓励学校开办融合教育,收取有特教需要的儿童;加大融合教育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师资水平.

5 结束语

发育性协调障碍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甚至影响其一生的生活与工作.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必须由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及早筛查、及早干预,才能实现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更好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影,李怀龙,谢家奎.儿童学习障碍诊断专家系统的推理模型设计与系统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3):106-110.

〔2〕林冠宏,吴升光.台湾地区七至八岁发展协调障碍儿童之研究[J].物理治疗,2002,27(5):238-248.

〔3〕麦坚凝,靳晓坤.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10(2):115-117.

〔4〕梁威.国内外学习障碍研究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1):57-60徐影.

〔5〕孟祥芝,周晓林,吴佳音.发展性协调障碍与书写困难个案研究[J].心理学报,2003(5):60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