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医护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对策

  • 投稿杨西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86次
  • 评分4
  • 12
  • 0

吕伟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所以,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护工作者,笔者认为,提高医护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比其他专业的中职生更是刻不容缓。

一、提高医护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医护类中职生毕业后将要到各个卫生医疗一线工作,他们服务的对象是人,他们必须“以挽救生命、治疗疾病、促进健康”为天职。一个人只有具备健全的品格,才能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把过硬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如果缺乏人文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会使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摒弃仁爱精神,影响医患关系,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提高医护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刻不容缓,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现阶段中职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和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大部分中职生虽说是考不上普高的初中毕业生,但在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却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他们的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写不好一张字条、字迹潦草、语句不通……不少的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以自我为中心,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来到中职学校后,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执著的信念,只是将混张文凭作为基本目标,有的甚至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现阶段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

三、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医护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优势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它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语文教材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学生在陶冶健康个性和审美情操上有特殊作用,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对病人就有更多的仁爱之心,就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形成。

四、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医学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精选教材,挖掘人文内涵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课时却非常有限的矛盾。不过,学生将来毕业面对的是就业而不是高考,所以,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束缚,也少了教学上的诸多条条框框。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取舍和整合,精选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挖掘人文内涵,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而学生接触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作品,能让其认识不同文化、了解不同思想,形成开放的心态。因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医护工作者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开放的内心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人群,增进医患双方的沟通,促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注重以情施教,内化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是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绝不是另外“附加”的说教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注重以情施教,激发学生情感,把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感悟,从而对他们起到陶冶身心、发展人格的作用。

如刚迈入中职学校校门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大部分因普通教育受挫而接受职业教育,再加上社会上的“重普轻职”之风,这一时期是他们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心理困惑最多的时期,很容易产生颓废心理。于是,笔者抓住开学第一课,在讲授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时先由一个短片引入:把一个姑娘年轻时孩子的出生到衰老时孩子的长大进行对比,再传达作者母亲“热情、善良、勤劳、坚强、宽容”的“生命的教育”。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气氛中,联想到父母默默的付出和抚育生命的不易,唤起内心的温情,进而为了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再次树立起自信心,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定位,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也就拉开了重要的第一幕。

(三)创新教学理念,营造人文课堂

中职学生在年龄上虽然与高中生相当,但中职语文却与高中语文不同,教师不必像高中语文那样,把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上,这样会把一篇充满灵气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刻板僵硬,也让学生闻而生厌。高中语文教学侧重于它的工具性,中职语文教学则应侧重它的文学性,着重作品的分析、鉴赏,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思想,领悟人文意蕴,这正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实践。

如诗歌《致橡树》可重点分析作者阐述的现代女性真正的爱情观,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自己应该树立怎样的爱情观;学习《劝学》时引入荀子“性本恶”观点与儒家“性本善”观点并进行分析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对问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不管是否符合教参之意,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的,都给予肯定,让学生形成思辨的能力,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学生在学习作品写作技巧的同时又领略到其丰富的思想性,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又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以点带面,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拓展延伸,丰富人文氛围

这里的“拓展延伸”指的是教师要把与人文主题相关的内容也纳入语文教学之中,倡导“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因为,中职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宽裕,课外活动也较丰富,所以,语文教学要“走出去”:图书馆、广播站、网络、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送医进社区、举行诗歌朗诵会、开展演讲比赛等等都能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在各个环节将人文教育加以渗透。

通过人文内容的拓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服务中升华爱心。既能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有了更深地认识,将来在医疗服务的道路上也就能对病人病痛的认识和治疗做出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真正实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五)加强教师人文修养,提升人文教育效果

要培养出有人文素养的学生,需要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老师。同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因智者的讲演而精彩纷呈,也会因庸者的说教而味同嚼蜡。所以,中职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打好扎实的知识功底,不断给自己充电,为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塑造人文品行,将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用自己内在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真正的“生命的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五、结语

现代“生物地心理地社会”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较好地处理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较好地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尽力提高医护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并将其转化为对医学事业的热忱、对患者的理解关爱,实现医患双方的和谐。

(吕伟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52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