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让《论语》教学生动起来

  • 投稿零号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29次
  • 评分4
  • 59
  • 0

吴碧琴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首次把文化经典列为考查内容,并推荐《论语》、《孟子》、《庄子》三部文化经典著作,福建的这次改革可以说是一次创举,向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致敬。高考的考查内容发生变革,意味着实践中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变化。近几年福建高考的文化经典的考查内容集中在《论语》和《孟子》这两部作品里,因此这两部作品被列为高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

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教学,很多老师可以说都是且教且探索,有屡屡陷入教学困境,也有越教越得心应手的。笔者已教过两轮的文化经典内容,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略有所得,这都得益于真切灵动的教学实践。

对于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笔者是情有独钟,身边很多老师抱怨《论语》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上课死气沉沉。但是笔者在教授《论语》的过程中却感受到了学生别样的学习热情。《论语》的教学可以很生动,这需要你巧妙地处理每一章内容,这里总结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旁征博引

语文是一门博大的学科,一位前辈常说,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位杂家,上晓天文下晓地理横通古今。对此,很多语文老师可以说是深有体会,似乎没有我们不该懂的知识。学生们也总是对那些博学的语文老师钦佩不已。实际上,任何教学内容,若是拘泥于内容,不懂得发散,这样的教学必然收效甚微。《论语》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篇语录体散文,人物对话背后有太多的故事,适度地向学生挖掘一些这些人物的个人事迹,或是引用相关的经典史实等,极易激起学生的探知欲,让课堂鲜活起来。

《论语》中有许多评价孔子弟子的章节,在解读这些章节时,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孔子的一些知名弟子的事迹,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发散,能够让学生们兴趣盎然。例如下面这章: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第九》)

从这章我们要解读到基本的信息,孔子跟子贡的言辞都十分谦虚,孔子在肯定颜回的勤学以及闻一知十的学习能力,此外从这章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个弟子应该都十分优秀。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延伸介绍颜回和子贡这两位孔子的高徒。笔者当时介绍子贡时,把他描述为一个全才,学习优秀,能言善辩,一代相才,还经商有道,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是一位比陶朱公还要早得多的“财神爷”。学生们听后,顿时热烈地讨论起这个人物,对这个人物肃然起敬。

《论语》中有诸多这样值得学生了解的经典人物,像颜回、子路、宰予、冉求、曾子、季氏、卫灵公等等,教师在教授与这些人物有关的章节时可以补充对这些人物的介绍,这样不但能够起到激趣的作用,也可以使其内容变得生动饱满起来。

此外也可以引申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来增强某些观点的说服力。例如下面这章: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六》

这章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才能上行下效。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引用一下能够严格约束自己的上位者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这边我们可以举曹操“割发代首”的典故,曹操自己下令“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可是结果自己的马却踏入麦田,相传曹操本欲拔剑自刎,郭嘉援引“法不加于尊”之说,曹操方作罢,改为割发代替,曹操这种严于律己的行为实属难能可贵,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这么做以后“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引用了这个典故以后学生对这章内容理解得就更加深刻了。

在解读《论语》时,我们会发现很多言论十分经典,历来有很多事实典故都可以拿来作为佐证,我们解读时稍加引申,即可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论语》的教学可以因博大而生动。

二、角色体悟

在教授《论语》时,笔者发现有些章节不是你一味用理论去说服学生,学生就能真正理解的,有时候需要学生自己设身处地去体悟方能有所获,笔者将这种讲授方式称为角色体悟。在要求学生进行角色体悟时,笔者给予他们充分的主动权,他们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看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样的“火花”照亮了我们的课堂。例如下面章: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第九》)

这章阐述了孔子的生死观:以“仁”为最高原则。它要求人们为了践行仁义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一思想激励了后代无数的志士仁人为国家民族而赴死。在讲授时,很多学生说老师,这章很出名,我们都能自己读懂。笔者当时就问了一句:“那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随后,学生们就开始激烈地讨论开了,最后有不少同学都很诚实地承认自己做不到。那笔者就追问:“那是不是说明孔子的话,没有可信度呢?”经过一番思索,有学生就发现自己生活的时代太好了,安定和平,难以体会那种赴死之心;有些同学则直接缴械说自己不是志士仁人,是贪生怕死之徒;还有些同学竟然搬出“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理论来找台阶下。对于学生的这些自由坦率的回答,笔者给予肯定,同时引导他们认识到这句话的境界之高,实践起来多么的不易。

在谈到“见利思义”这个义利观时,笔者同样让学生谈谈自己面临这种情况时会怎么做,学生们也开始出现两个立场,现场讨论氛围十分热烈,然而他们去思考了并且表达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这点让笔者很欣慰。

在《论语》教学中,时常需要像这样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会,发表他们最真实的感受,我们将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惊喜。《论语》的教学因真实而生动。

三、鼓励质疑

《论语》中有诸多的思想主张,比如关于仁、礼、君子人格、教育思想等等,这其中不乏警示名言,为世人所传诵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论语》中的言论就是不刊之论,不容置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不时会对《论语》中的一些言论表示异议,这是不可避免的。《论语》也只是一家之言,要允许他人质疑,我们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这样的自由。我们看一下下面这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十一》

《论语》中有诸多言孝,称孝的言论,古今孝子常引圣人言论来躬行。可是在教授上面这章时,有些学生就表示无法理解,难道一味顺从父母的意志就是孝吗?一部分学生坚持认为行孝无可厚非,可是也要辨明是非,不可愚孝。的确,孔子强调对父母行孝时要敬而不违,大家认可要心存敬意,但是“不违”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不少人确难以认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他们保留自己合理的观点,甚至可以鼓励这种敢于大胆质疑经典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论语》中有一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关于“邦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为官之道,学生也发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真正的忠义之臣,更应在国家危难之时,不离不弃,以天下为己任。笔者认为学生的这种观点也无可厚非,课堂需要这样的异声,还课堂一份自由。《论语》教学因自由而生动。

对于《论语》的教学,我们还处于摸索探寻的阶段。没有相关的教参,没有严格的教学模式,恰恰给了一线老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实际上,《论语》之博大精妙,绝不可用“教材”二字加以束缚。庆幸的是,自己在《论语》教学中,收获不断,于师于生,都抱着一种乐在其中的态度在学习。

(吴碧琴 福建仙游现代中学 3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