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仰丽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挖掘教材资源,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大集体观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初中生渴望和同龄人建立稳定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建立、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亚文化群体。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初中生所形成的集体观不是主流文化中的大集体观,不是所谓的爱国等类型的集体观,而是一种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中的集体观。他们通常是通过对亚文化集体产生认同和归属,而并非是对主流文化群体产生认同和归属,但是我们却不能排除培养学生认同和归属于主流文化群体对培养学生认同和归属于亚文化群体的作用。由此纵观初中语文教材之时,笔者发现有关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选文篇目最多,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处处都渗透着大集体观的人格教育。另外,也有些关于在亚文化群体中形成小集体观的选文。
教材中有关大集体观人格教育的选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达对祖国至深至诚之热爱的选文;一类是满怀对祖国无限忧虑的选文。无论是纯粹的热爱,还是无限的忧虑,都是作者表达出来的对祖国非同一般的情感。他们或用话语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用行动默默地践行自己的情感。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轻轻地设问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对祖国深情的呼唤,她把祖国比作伤痕累累的母亲,她用一种赤子之情对母亲倾诉内心的痛苦,表达出了自己为祖国的未来而献身的激情和决心;莱蒙托夫在《祖国》中用一种奇异的爱情表达着他对祖国狂热的爱;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述说了闻一多为了.国家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等;杨振宁在《邓稼先》中通过邓稼先对祖国事业无私奉献的事例表明了邓稼先的爱国人格;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表明了自己弃医从文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是因为要救国;郭沫若用激昂的笔调写出了《雷电颂》,表现出了雷电颂中的主人公屈原以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诸如表达对祖国之热爱的选文比比皆是,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当然,有一些选文满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忧虑。最具有代表的是杜甫。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杜甫的诗文四篇,其中三篇都表现出了他的忧国忧民。在《春望》中他说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把花鸟拟作人,表达出自己对国破城荒的忧虑;在《石壕吏》中他描述了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反映出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和自己对祖国的忧虑;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诉说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样可见他的忧国忧民。当然,还有其他选文向学生呈现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把国家的命运看做比自己的命运更加重要的高尚人格。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了自己的报国志向,他虽然被俘虏却依然心系祖国,和“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祖国共命运;陈与义在《登岳阳楼》中抒发自己辗转湘江的颠沛流离的同时,更多表明了自己对国家瓯越和中原动荡的担忧……爱国、忧国、为祖国奉献自身等都是大集体观的表现,只有心中装着“祖国”这一大集体,才会热爱它、关心它,并甘愿为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有关大集体观的选文在有关集体观选文中占大多数,这些选文通常是对祖国的高度赞扬,教师往往通过对这些选文的教学,培养初中生对袓国这一大集体的热爱和认同,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唤起他们报效祖国的热情。
对于大多从亚文化群体中获得认同和归属的初中生来说,大集体观的人格教育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影响着初中生在自成一统的小集体中的观念和行为举止。另外,选文中还有些关于在亚文化群体中体现出集体观的选文。如沈石溪《羚羊飞渡》中写到斑羚以种族作为自己的集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大我,以小我成就大我,他们用生命在挂了彩虹的雨后天空中又架起一座美丽的天桥,那种气势震撼着我们每位读者;再如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中提到了大雁的联合观念,无论走到哪里,大雁都会吹起联合的号角,他们常是家庭或家庭的聚合体。这些选文都是在写亚文化群体中的小集体观,大多在告诉学生在集体中应该如何做。
中国人讲求“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大集体观还是小集体观的选文,都是从集体高于个体的角度去写,都体现出集体的重要性,都在培养学生对大集体以及小集体的认同和归属,都在告诉学生中国人所谓的集体观——“舍小我,以成就大我”。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集体观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使学生习得如何更好地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语文教材选文不仅仅是言语行为的结果,它还是人格塑造的镜子,通过语文教材这面“镜子”,人们可以观察自己,反思自己,洞察社会。要实现语文教育的根本价值,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必须要不断挖掘语文教材资源,让语文教材不仅仅是学生进行言语训练的重要材料,而且还是学生建构健全人格的关键材料。
(薛仰丽 西藏林芝地区八一中学 8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