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垚
《马说》是韩愈《杂说四首》中的第四篇,分别被选入苏教版、人教版以及鲁教版等初中八年级语文课本,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篇目,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过分析、筛选,整理了1979年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名家研究著作共40篇,并将其分为教学设计、鉴赏、文言知识辨析等几类,其中教学设计类13篇,鉴赏类19篇,文言知识辨析类8篇。目的是能够对本文教学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并为其搭建一个有利的教学支架。
一、文体
对于《马说》的文体,学术界最大的争辩就在于是否是寓言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马说》是一篇寓言性杂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很多针对本文的课堂作业中都出现了关于“寓言”的练习题目。也有很大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将其归为寓言欠妥当,强调本文只是以马为喻,直接提出一个论点,然后从反面进行论证。余映潮指出《马说》“似寓言而非寓言”的特点正是文章一大精妙之处。
要回答本文是否是寓言的问题,首先要回归到对寓言概念的界定上来。“寓言”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庄子·杂篇》中:“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即强调“言外之意”。清人王谦之也对“寓言”作了“意在于此,而言在于彼”的解释。不难看出,古人对于寓言的界说都抓住了寓言所体现出的寓意,并且这种寓意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需要“藉外”来解释“彼”意。随着发展演进,今人对寓言的理解与古人相比又有了区别,大致可总结为两点:一是必须有寓意,二是必须有故事情节。这就强调了寓言的情节性,从而把寓言的概念界限划分得更加明显起来。
由此可见,至少在清朝以前是将《马说》归类于寓言的,它符合了“寄寓其中”的要求,古代的评论家们对于寓言的理解相对比较宽泛,而参照今人的解释将本文归结为寓言则略显牵强,本文虽有寓意,但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出于今人的分析,《马说》是不应该属于寓言这一类的,反之,则有将“寓言”这一文学体裁与“托物寓意”这一表现手法相混淆之嫌了。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寓言的发展过程呈现给八年级的学生略显多余,在教学时,余映潮有选择性地与学生讨论了本文的寓意,而没有涉及是否为寓言这一问题,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
二、文言知识
(一)“鸣之”辨析
文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鸣之”历来是研究者们所争论的对象,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将其解释为“听它嘶叫”,很多学者不同意这一解释,认为应解释为“呼唤它”。张日昌认为此处应该解释为“呼唤它”。首先,联系前面两句,发现这是排比手法的运用,句子结构应相似,主语应保持一致,即“食马者”,“策之”、“食之”、“鸣之”都同属于动宾结构,解释为“呼唤它”也就理所当然。其次,《辞源》中也有关于“鸣”是“呼唤”的义项。最后,联系实际发现养马者“鸣”马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区别于用马鞭驱赶的一种口头指挥。以上解释表明,不管是从修辞、语法、词义,还是养马之道的角度来看,将“鸣之”解释为“呼唤它”都更合理。
(二)末句标点之疑
古人的文章有句读,而无完整的标点符号系统,真正意义上比较完备的标点符号是在20世纪白话文广泛使用以后才慢慢推行的,之所以加上标点是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而到底使用哪个标点则基于加标点者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对句式的分析,有时因所加标点的不同,甚至会使词句产生不同的含义,《马说》最后一句标点的使用便颇有争议。
三、教学处理
纵观名家教学设计案例,本文大概确立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见解和主张,体会其思想感情。2.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并将第一个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大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1.韩愈的思想感情分析;2.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3.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
课堂教学过程也围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展开,各显神通。余映潮老师充分认识到了朗读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诵读”,通过范读、齐读、演读等方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对本文的感悟,不死记硬背,也不乏学习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体味到韩愈“深沉的感叹”。大部分课例表明教师在设计《马说》的教学时都立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教学内容的选择清晰明了,文学常识的整理介绍,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教学建议
(一)朗读
这是一篇议论性文言文,写作年代距今久远,古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种方法。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诗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思想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喉舌的动作。”可见“喉舌的动作”对于古代诗歌、文章理解的重要性。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通过节奏、韵律、语气等的感悟,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深意。尤其是最后一句“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在低深沉缓的语气语调中慢慢结束全文,韩愈的无限感伤与愤懑便显露无遗,不必教师点出,学生已能领悟。
(二)主题
既然这是一篇议论文,那么就有论点,表现在本文当中便是韩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前文探讨了多种有关这篇文章主题的争议,有怀才不遇说、解放人才说、抨击社会说、意蕴多重说。这些思想的产生都是有理有据的,是文本理解的有效呈现,学生自主探究对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分析并加以肯定,而不是选取其中一个答案作为标准强加于学生,当然也要谨防过于宽泛,避免毫无理据的猜测,主题的选择应坚持从“文本”出发,文本先行。
(三)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王荣生教授在谈及“学情”时,从学生的角度将其归为三类:“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文言实词、虚词的直接讲解往往枯燥无味,一方面学生提不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把握住哪些地方学生懂了,哪些没懂,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成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读懂、读好”呢?针对《马说》这篇文章的实词虚词教学,教师应联系学情,有所选择。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中的“然后”的解释,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过,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论语>十则》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充分发挥学生迁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点的灌输。再如课文中几个“之”的理解,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辨析积累,改变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常态,一方面使学生“读懂”,打牢基础,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真正“读好”课文的目的。
综观几十年以来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发现《马说》的教学内容确定需要充分考虑文本和学情,首先注重朗读,把握文章的停顿、重音,其次品味作者思想感情,着眼于文本,鼓励创新,最后是文言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愤悱”之效。
参考文献:
[1]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M].长沙:岳麓书社,1984.
[3]林纾.韩柳文研究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7.
[4]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王荣生.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2).
(姜 垚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