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浅析

  • 投稿老猪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76次
  • 评分4
  • 50
  • 0

◇四川省峨眉山市乐都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徐怀军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为新课改带来了积极的实践意义。文章从课标、课改和课堂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含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43-02

一、基于课标解读之“探究”析疑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的倡导,给语文课堂教学与评价带来了新的启示。“探究”理念的倡导与时俱进,赋予本轮课改鲜明的时代特色,增添了课改的实践力量与探索价值,因而有别于以往之课改。然而,在教学的耀眼繁花中,人们有种心照不宣的感慨:热闹有余,实效不足。“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异变,其中“探究”尤其明显。

时至今日,深化教改,我们须溯回到原点,深入厘清“探究”的内涵,深层发掘“探究”的可行价值,探索有效的实践与评价方式,应是深化与升华新课改的首要之举。

“一千个课改实践者就有一千种探究的学习方式。”何谓“探究”?2008年,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的吴欣歆老师就说过,“我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不能鉴定‘探究’。”她苦苦思索,一心结撰的观点,归结起来有以下五“度”,一是积累整合的厚度,二是感受鉴赏的高度,三是思考领悟的深度,四是应用拓展的广度,五是发现创新的力度。比较而言,专家解读“高、大、全”的特点,对师生几乎是难以企及的标杆:包罗万象的外延描述让人难以看清“探究”的真面目,认识与操作的错综复杂使得人们对“探究”仍然一头雾水。

追溯起来,早在90年代的考试与教学研究中,有人就率先提出,高考语文检测的能力有四种:分析理解,概括归纳,文字表述,思辨推论。《考试说明》在相关考点内容的解释中有:“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语句能加以解释”等,就具有检测思辨、推论能力的思考。参照之下,中考阅读只需要降低难度,检测一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即可。由此,上述试题的考查导向,对理解与运用新课程“探究”理念有明确的导引效果,应视为深化“探究”实践的指南。

二、基于课改理念之“自主、合作、探究”剖析

1.“自主”是“探究”的关键。倡导“自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学生在自己以往基础上的向前迈进。新课程应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提出自主学习,可以减轻学生的自责,增进学生成才的自信,在学习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2.“合作”是“探究”的前提。倡导“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现代教育的班级授课制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集体教育的力量,而在教学活动中,它最能体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集体学习效能。生生间的切磋,弥补了个人的不足,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提醒,相互补充,把问题引向深入,有时更可达到一个新的层面。新课程把“合作”提出来,具有先进性。

3.“探究”是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这种学习状况过去几十年,包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上个世纪末,都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新课程这个提法切中时弊,很受老师们的欢迎,但它并没有彻底否定这些学习方式,在现代教育中,这些方式有其珍贵的价值。新课标对“探究”的说法是“发现与创新”,它说“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笔者认为语文学习的探究是不能离开对“语言、文学、文化”(甚至包括“文章”)的探究,否则就不是语文的探究。而这恰恰是那些泛泛地谈论,故作新意的心得交流式“探究”所难反映的。事实上,真正的语文探究就是要在“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的层面上触及学生思维的磨砺”。也唯有学生思维参与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堂”,如此理解“探究”,才能顺利地发挥其创新与主导性力量。

三、基于课堂实践之“自主、合作、探究”辨析

提升课堂价值,应当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的内涵,实践“探究”活动。文本的内涵挖掘程度成为考量“探究”价值、反映课堂效益的标杆。多数课堂,在探究上浅尝辄止,难有突破。例如,在人教社八年级课文《老王》的教学中,抓住尾句探究是正确的。但一般的课堂,不外乎在“幸运”、“不幸”、“愧怍”三个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大谈“幸与不幸”,对“愧怍”多少是力有所不逮地虚晃一枪就过去了,课堂就此止步,其价值总觉开发不够,而这恰恰是磨砺学生思维的最好语言材料。探究作者的“愧怍”:作者的“愧怍”究竟从何而来?多数学生的回答归结起来是因为作者给予老王的关助比较少。这样解读“愧怍”未免扞格。作者对老王的关怀帮助是生死以之的:一个连自己走路都会撞着电杆,身患恶病的老车夫,谁敢坐他的车?而蹬车恰是老王之生存所系,没有乘客就会断炊,甚至连命都不保。这样的危难中,是作者挺身而出,坐老王的车,还坐得自然、安然,没有施舍的意味。她照顾了老王的生意,让老王得以活命。文中不乏类似的诚挚之举。可见,作者的关助是够份量的,她不是热情不够,爱心不足,她的有分寸地关助,不失身份又顾及了对方的尊严。要说援手以助,作者是问心无愧,义之所至的。其实,就文本来看,作者的“愧怍”与“不安”,自有那个复杂年代难以言说的身份因素,对老王过于分明的距离保持,使她没有在老王生病的几个月中去探望过他,哪怕是一次;也没有在最末一次别后,探询老王的生死。更主要的是作者在老王至死以前,都未曾认领老王那患难与共、至亲骨肉般的情谊相待。正是老王对作者过于看重,而作者对老王过于正常,轻重悬殊,自觉不堪情之“负债”。由是,作者心底深深的“愧怍”,虽经数年而不灭。单纯掂量谁的付出是多是少,以此裁断愧怍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通过具体的语言发现而“知书”,在开拓学生思维空间中而“达理”,沿着语言的轨迹,钩沉细节,合乎情理地推断,“探究”方不落空。作家聂绀弩曾戏言:作者为文如同犯案,读者观文则如破案——“破解”乃“探究”之诨名。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的“探究”,不是针对学生已经习以为常或者能够轻易自解的事实和过程。既然是习以为常的,就是习惯和常识,甚至是语文知识已经解决的问题,用不着探究,最多就是你能否认识,能否理解,能否分析,能否概括,这需要的不是探究能力。探究能力需要的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再深入探索,最后从未知走向已知世界。不同的层次,需要探究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在他们那个阶段所不具备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也许对高一层次的学生来说,就不是问题,不是未知了,但他们经过“探究”得来,最大的好处是训练了思维。因此,探究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是独立的、创新的思维活动,是看得见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心智活动。没有探究的学习,学生积聚的是知识,形成的是能力,当然也会逐渐浸润到思维品质。而探究则是直接指向思维活动的,特别是指向学生未知领域的思维。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的新的灵感或感悟的思维过程,笔者以为,这也应是一种探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立霞.走向课改深处—语文课改的深度反思[J].语文建设,2009,(3).

[2]李海涛.对语文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实践思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