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军,王宝成
(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
本文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集中于生存型消费支出,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相对很少,消费层次整体偏低,消费结构不甚合理。笔者主张通过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兴建农村基础设施和树立现代、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民消费; 省际比较; 对应分析;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18-04
收稿日期:2015-03-10
基金项目:湖北省统计局项目“湖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HB131-42)
作者简介:韩永军(1972-),男,湖北宜昌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地方政府治理、流域治理、水利电力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E-mail:hyj6699@qq.com
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于深入了解农村居民消费发展形势,制定农村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国外学者专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的成果比较鲜见,我们只能从消费结构问题的一般性角度进行参考。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专门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卢家瑞深入探讨了影响农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比较分析了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性,提出了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主张对策。此后,尹世杰、李立清、杨发祥、黄毓哲和詹锦华等在宏观层面上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态势,宁一非和孙小会在微观层面上分别选取四川和河北为样本研究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策和发展趋势,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文试图在借鉴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对应分析方法,构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民消费结构特点,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对应分析作为研究方法,对应分析又称为R—Q 型因子分析,是在R型和Q型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同时描述各个变量类别之间的关系时,在一个低维度空间中对对应表里的两个名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其基本思想是对两个定性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时,将定性变量的多维离散数据转换为列联表进行处理。经过数据转换形成的列联表是一个 n×p 的矩阵,即第一个变量有 n 种状态,第二个变量为 p 种状态,再将这个矩阵的行、列分别作将维处理,减少变量的状态,然后,对应分析将变量及变量之间的联系同时反映在一张二维或三维的散点图上,即对应分布图上,并使联系密切的类别点较为集中,联系疏远的类别点较为分散,进而通过观察对应分布图就能直观地把握变量类别之间的联系。简而言之,对应分析以两变量的交叉列联表为研究对象,利用‘降维’的方法,通过图形的形式,直观揭示变量不同类别之间的联系,特别适合于多分类品质型变量的研究。
本文考虑到消费支出结构涉及到多地区、多指标,而以往的研究大多采取 R 型或 Q 型因子分析,要么只能对地区分布进行分析,要么只能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类进行分析,不能准确反映地区分布与消费支出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对应分析方法作为研究方法,期望将地区分布和消费支出结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省级行政区样本和各个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省份、消费支出分类和消费支出占比三种变量作为观测变量,其中,省份和消费支出分类这两个变量为名义变量,消费支出占比为尺度变量。 在所选取省份变量中,考虑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的体制的较大差异,选取了除香港 、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 31个省级行政区并相应对其进行赋值(分别为:北京 1、天津 2、河北 3、山西4、内蒙古 5、辽宁 6、吉林 7、黑龙江 8、上海 9、江苏10、浙江 11、安徽 12、福建 13、江西 14、山东 15、河南16、湖北 17、湖南 18、广东 19、广西 20、海南 21、重庆22、四川 23、 贵州24、云南 25、西藏 26、陕西27、甘肃 28、青海 29、宁夏 30、 新疆 31)为省级行政区分类观测变量。根据统计年鉴中的指标分类,选取了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娱、医保其他作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类的观测变量。在所选取的消费支出占比变量中,本文选取了食品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1、衣着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2、居住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3、家庭设备及服务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4、交通和通讯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5、文娱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6、医保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7、其他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8。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过程
本文选取了2010年度全国 31个省级行政区的消费支出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所有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各个省级行政区的食品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1、衣着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2、居住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3、家庭设备及服务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4、交通和通讯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5、文娱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6、医保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7、其他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X8分别用各个省级行政区的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文娱支出、医保支出、其他支出除以各个省级行政区的消费支出总额得到。
整个分析过程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 完成 ,包含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在 SPSS18.0 中进行变量赋值,并输入样本数据。第二步,调用 Data Reduction 分析模块中的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功能。第三步,选择要分析的变量和结果输出形式并运行。
根据上述操作步骤,运行 SPSS18.0 的 Data Reduction 分析模块中的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功能,经过20次迭代达到系统默认精度要求。运行结果主要包含了对应分析结果摘要表和对应分析图,其中,对应分析结果摘要表是整个对应分析的结果汇总表,是输出结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主要用于确定使用多少个维度来对结果进行解释,对应分析图是对变量间相互关系进行直观描述的图形,是对应分析的主要结果,主要用于在一个低维度空间描述各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如表1所示,第一列列出了特征根的编号。由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可知,提取的特征根的个数为min{r,c}-1,由于消费支出有8个类别(r=8),且省区类别为31,因此提取的特征根数应为min{8,31}-1=7。表中的奇异值代表行分值与列分值的相关关系。0.125是第一维度行分值与列分值的相关系数,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再依此类推。惯量(Inertia)指的是特征值,由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可知,协方差阵A与协方差阵B有相同的非零特征根,这里列出了相应的特征根的值,表示每个维度对各个变量类别之间差异的解释量。第一维度对各个变量类别差异的解释量为0.016, 第二维度对各个变量类别差异的解释量0.006,第一个特征根的值最大,意味着它解释各类别差异的能力最强,其他特征根的重要性依次下降。第六列为各个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惯量比例中的方差贡献率是各维度惯量值与总和相除得到的比值。第一维度惯量比例为0.458,第二维度惯量比例为0.186,二者累计惯量比例为0.643,这表明前两个维度共同解释了64.3%的信息量,因此,采用二维图形可以反映变量间的主要信息,其他维度的重要性可以忽略。
按照变量点和样本点分布相对集中的规则对对应分析图中的变量点和样本点进行分类,可以将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娱、医保、其他这8个变量点和我国省级行政区的31 个样本点分为三类。第一类,变量点包括食品、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医保、其他这六个变量点,样本点包含吉林、江西、甘肃、云南、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四川、广西、贵州、新疆、安徽、陕西、重庆、青海、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江苏、山东、海南、福建、河北、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这29个省级行政区;第二类,变量点包括文娱这一个变量,样本点只包含江苏这一个省级行政区;第三类,这一类没有包含变量点,样本点包含西藏这一个省级行政区。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对应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中,大约93.6%的省级行政区的点位与食品、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医保、其他这6个点位的距离相对较近,这表明绝大多数省区的农村居民在食品、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医保、其他这六大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属于同一类型,其消费支出结构相似,处于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型的阶段。大约3.2%的省级行政区的点位与文娱这个点位的距离相对较近,这表明极少数省区的农村居民的文娱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属于同一类型,且表明其消费结构正处于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全面迈进的阶段。大约3.2%省级行政区的点位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娱、医保、其他这八个变量点都比较远,这表明其消费支出结构比较特殊,尚处于生存性消费的阶段。由此可见,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集中于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等生存型支出,而文教娱乐等发展型、享受型支出较少,消费层次整体偏低,消费结构不甚合理,亟待调整。
导致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农村居民收入偏低且增长缓慢,导致消费能力不足,制约消费结构升级;其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预期支出不断增加,制约着消费结构优化;其三,消费环境不良,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调整;其四,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消费观念陈旧,消费心理畸形,制约着消费结构的转型。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政策主张,以期促进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
第一,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购买能力的关键因素,随着农村居民购买能力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层次也会相应提高,进而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通过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其消费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农民的消费积极性,开拓广大农村消费市场。首先,应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田水利、电力、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其次,应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减少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寻求在农业外部扩大增收途径。最后,应该适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生产产销对路、质优价高的农产品,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消费信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养老和医疗的后顾之忧,对于提升农民消费信心、增强农民的消费欲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困难居民的救助力度,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生活保障标准,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逐步健全对贫困农民的社会救济制度。其次,应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让广大农村居民病有所医,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扩大公共医疗保险范围,整合社会医疗资源,坚持由政府组织引导、多方筹资的方式,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以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后,应该逐步完善农村各项保险制度,着重健全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生产保险制度等农村基本保险制度,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尤其是要加快构建覆盖全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第三,兴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目前,我国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消费环境较差,具体表现为商品流通困难、市场秩序混乱、公共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程度较低。因此,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力度。首先,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消费配套的基础设施,加快对农村电网、信息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的改造,加强农村道路的建设,以方便农村商品的流通,完善农村商品的售后服务网点,解决农民购买商品的后顾之忧等。其次,必须积极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将农民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实施有利于扩大农民消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开拓农村信贷市场,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等,拉动农民消费。最后,必须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增强商品流通能力,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起畅通、高效的现代流通渠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物流网络,促进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减少城乡市场阻隔,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
第四,树立现代、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消费结构升级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是影响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除了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外,还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规范消费行为,为消费结构的优化创造良好的主观条件。首先,要引导农民转变消费方式,鼓励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进行信用消费,要积极改造传统的消费模式,特别是加强消费信贷宣传,增强农民的消费信贷观念,减少农村居民的滞后消费,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次,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消费质量,提倡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促进农民树立现代、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卢嘉瑞.中国农民消费结构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10.
[2]李立清.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6).
[3]杨发祥.乡村场域、惯习与农民消费结构的转型[J].甘肃社会科学,2007,(3).
[4]黄毓哲.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5]詹锦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宁一非.四川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与收入增加[J].商业研究,2010,(5).
[7]孙小会.河北省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2,(24).
[8]卢纹岱.SPSS 统计分析(第 4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00.
[9]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二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51-354.
(责任编辑:兰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