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肿瘤医学正文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 投稿鱼头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31次
  • 评分4
  • 92
  • 0

王周清 朱家宏 毛贵兵 安 乐 陶娥红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周围型肺癌治疗过程中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6.2%;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中患者均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患者病死。 结论 对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是对于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周围型肺癌;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86-02

[作者简介] 王周清(1975.5-),男,云南曲靖宣威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胸外科工作。

周围型肺癌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在临床上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1]。该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4例,分别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常规手术方法来对其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4例,且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且所有患者均符合该手术适应症:高龄(≥65岁),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或已发生远处转移(晚期)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68~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6岁。其中左肺上叶20例,左肺下叶30例,右肺上叶16例,右肺中叶10例,右肺下叶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有42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8例,患者年龄处于68~83岁,其平均年龄为(75.8±2.8)岁,其中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15例,右肺上叶8例,右肺中叶5例,右肺下叶2例;对照组中患者有42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年龄在68~83岁,平均年龄为(74.8±2.6)岁,其中左肺上叶10例,左肺下叶16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2例.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主要步骤及方法为 在手术进行之前,对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双腔管插管,并且对患者行全身麻醉,使其取侧卧位,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行单肺通气。若患者为中叶或者是上叶病变,则于患者患侧腋中线的第7肋间处对其行1.5 cm切口,将胸腔镜置入,对肿瘤部位以及是否存在胸膜粘连以及胸水进行观察,于腋后线第8肋间行1.5 cm切口,对于中叶或者上叶患者,在其腋前线的第3肋间对患者行3~4 cm切口,若患者为下叶病变,于其第4肋间行3~4 cm切口,对胸膜粘连患者进行游离,行电灼束状牯连;若患者为下叶肿瘤,则对其下肺韧带进行游离,对于近肺裂肿瘤患者,则对其肺裂进行游离。用手对肿瘤部位进行触摸以明确其位置,在与恶性肿瘤边缘距离1 cm之上位置利用肺切割缝合器将缝合肺组织切开,从而对患者行肺叶楔形切除,将癌变组织由切口取出[1-2]。若有出血或者钉合不良现象存在,要加行3~0无创线缝合,若患者存在胸水以及胸膜转移,则对患者行腹腔冲洗,以干纱布涂擦之后,将100 mg卡铂注入胸腹腔,从而对胸腔进行粘连固定。止血完全之后将胸腔关闭,对切口行皮内缝合,于胸腔内置1根管。在这些患者中,有26例患者在手术后4周时间行4疗程化疗,所利用的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与顺铂各120 mg,另外4例患者未进行化疗治疗[3-4]。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

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6.2%,观察组中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7,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观察,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中患者均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患者病死,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从近几年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肺癌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且病理学诊断仍是目前确诊周围型肺癌的唯一金标准。一般来讲对于肺癌患者均应行根治性手术,但是对于年龄较大、体质差或晚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无法行根治性手术,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的姑息性手术由于创伤小、确诊率高,而成为诊治高龄肺癌患者的有效手段。

在胸腔镜下行楔形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手术患者肺结节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位置较深或直径较小的患者该院的方法是可将手指伸入距肿瘤较近的切口内触诊肺组织,且在治疗的过程中,病灶大小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余肺通气以及循环会受到楔形切除术影响,对于直径在5 cm以上恶性肿瘤,手术不容易切除,在切除后往往会有漏气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需要加针进行缝合[5-6]。此外,若患者肺功能不全很容易有胸膜粘连发生。在手术过程中,为能够保证手术切除范围,需要利用手指探及肿瘤,所以要将切除切线选择好,尽量使将肺缘利用好,降低余肺缝合处的张力,尽可能将动静脉与支气管避开,尽量使余肺功能保留。在完成手术之后,要对壁层间是否有胸膜粘连存在进行重点观察,为避免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对于胸膜转移以及胸水患者要冲洗其胸腔,然后利用纱布进行涂擦,将100 mg卡铂注入胸腹腔内进行粘连固定,确定止血完全之后关胸。在肺手术之后,患者所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就是呼吸衰竭,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所产生影响比较小,所有对高龄患者尤其适合。而对于肺功能过于差患者,由于其肺弹性比较差,很容易有漏气发生,即使对患者影响比较小,患者仍然无法忍受,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前应行呼吸道充分准备,对于肺功能较差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进行缝合,使漏气尽可能减少,一般手术之后都能够自行愈合[7]。从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6.2%;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中患者均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患者病死。该研究结果与曹智理等人[8]研究结果仅有略微差异,分析可能使不同医师及不同操作仪器而造成的,不影响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对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年龄较大、体质差或晚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术后复发率低,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但是对于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汉云,张自正,梁锦崧,等.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22(20):6826-6827.

[2] 兰碧洋,罗强,张晓安,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J]. 微创医学,2012,2(15):144-145.

[3] 田界勇,马冬春,徐美清,等.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分析[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5(25):479-483.

[4] 朱云柯,蒲强,车国卫,等.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22):119-121,124.

[5] 陈刚. 全胸腔镜下肺癌微创手术——肺癌手术的发展趋势[J]. 循证医学,2013,2(26):84-90.

[6] 王晨亮. 微创手术在Ⅲ期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2,20(35):122-124.

[7] 许宁惠,曾维渝,程华,等.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C]// 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10,4(12):452-454.

[8] 曹智理,李单青,李力,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肺癌[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8(21):694-695.

(收稿日期: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