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县第十三小学(362400) 李秀惠
古诗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音律美,用词简练,寓意深远,寥寥几字就饱含作者深深的情感,描绘当时的社会生活,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古诗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能力、文化修养,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因此,古诗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题材,也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教育的载体。但是,学习古诗又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热情很重要。
一、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在课前,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得心应手地实施教学活动。传统教学理念中的“要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对所教的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特点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准备,积累一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所学古诗的写作背景,以此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特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当时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由于得不到朝廷的认可,不断被贬,怀才不遇,养成了他孤傲的个性。在逆境中,虽然历尽磨难和挫折,但仍不能改变作者报效朝廷、忧国忧民的耿耿忠心,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向。教师要从这样的视角去解读、感悟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只有对诗歌进行这样深入的解读,才能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培养孩子们进行个性化解读诗歌的热情和兴趣。
二、对话诗人的写作情感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却表达出丰富的内涵,给我们阐释了“浓缩的都是精华”的道理。几百上千年前,诗人通过寥寥数语,将自己强烈的情感融入诗篇中,穿越漫长的时空,将它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时空的改变,使我们产生了阅读的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孩子们搭建跨越时空的桥梁,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隧道,透过字面,走进诗中,走入作者的生活、情感,实现与诗人思想、情感的交流,激发学习的热情。
例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然流传上千年,但仍能让我们读出浓重的思乡之感和对兄弟、父母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我们要为他们搭起体验的载体,引导他们与诗歌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学时,对班中的留守儿童,我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心情:什么时候最想父母,想念父母什么。在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中,他们深刻体验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同时也感受父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无奈。接着,我再引导孩子们说说:在思念父母时,心里会说些什么。以此带领学生走进诗人和诗人兄弟的心里,猜测他们在想念对方时又会说些什么。这样的品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当时环境下孤单的境地、深沉的思念以及深深的无奈。
从情感上解读古诗,就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诗中浓浓的情感。有“情”为介,何愁学生不热爱古诗呢?
三、优化古诗的诵读方式
古诗的学习,重在实践,重在积累。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组织他们进行丰富的诗歌朗诵、阅读活动,将课内品读与课外自主阅读结合起来,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热情。
1.晨钟暮鼓,恰是读诗时
古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高声朗读能让人获得美的体验。教师要抓住读诗的最佳时机,引导孩子们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增加积累。每天早上上课前、下午放学之前可以安排学生朗读,让他们每天读几遍古诗。同时,还可鼓励家长督促孩子们早上起床时,晚上睡觉前背几首诗歌,养成他们平时的阅读习惯。
2.以点带面,丰富阅读体验
学生光掌握书本上的古诗,从阅读量上是不足的。在拓展阅读中,教师要遵循教学的规律,以课文中的古诗为载体,在学生品读这些古诗的同时,引导他们对相同或相似体裁的诗歌进行阅读,以帮助他们阅读理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们针对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歌展开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我让孩子们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作为自己拓展阅读的主要材料。
3.创新方法,多样化朗读
古诗既是诗,同时又是歌,在古代是可以谱曲进行歌唱的。现在,有很多的古诗已得到重新的演绎,谱成歌曲,可以歌唱。采用歌唱的方式来学习古诗,无疑可以提高趣味性和学习效率。例如,《鹅》、《莲叶何田田》、《相思》等都被谷建芬老师编进《新学堂乐歌》,非常适合孩子们歌唱,使古诗焕发了新的活力。在诗歌教学中,除了采用歌唱这种新形式外,还可以采用教师领读、师生齐读、分组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多角度地体悟诗歌,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提升学习古诗的兴趣。
总之,加强对古诗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开展古诗教学,通过有效的手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他们读诗的热情。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