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语用训练,别误入歧途——语用教学策略失当与对策浅谈

  • 投稿美少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73次
  • 评分4
  • 32
  • 0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 (225239) 李 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纵观当下阅读教学,教师充分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各种语用练习也逐渐落向实处。但细细考量,却又不难发现这些语用策略在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误区,从而制约了语用训练的效益提升。

【误区一】语用训练只关注文本内容,却忽视语言形式

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一文中“终于”一词的教学为例。

师:从哪个词语看出了沉香救母很不容易,付出了很大的精力?

生1:从文中的“终于”一词可以看出。

师:怎么记住“终”字的写法?

生2:用加法,绞丝旁右边加上“冬天”的“冬”字。

师:在你的生活中,通过努力,哪些事情获得了成功?

生3:我终于学会了吹笛子;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历经揭示词语、感知词语大意、识记外形、积极语用的过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语用能力。但细细考量就会发现,学生在运用这个词语时,已经严重脱离了语言的具体情境。在原文中“好几年过去了”才足以与“终于”匹配,而学生所创造的句子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说明,就直接使用“终于”一词,使得这个词语孤立地出现在句子之中,显得突兀。

【矫正一】关注文本语言形式,让语用有范可循

仍以刚才的教学片段为例,在学生揭示出“终于”一词后,教师实施如下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句话,你从“终于”一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感受?

生1:我感受到沉香救出母亲很不容易。

生2:我感受到沉香救出母亲吃了不少苦,所以才能用上“终于”。

师:对照课文内容,沉香究竟吃了哪些苦呢?

生3:沉香拜师学艺吃了很多苦。

生4:沉香在来华山的路上吃了很多苦。

生5:沉香费了很多力量才劈开了华山。

师:只有在前面说清楚了付出的努力,才能在后面用上“终于”。谁能学着这样的方法,用“终于”说一句话?

生6:我不知摔了多少跟头,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所传递的内容信息,更要关注这些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清楚的。以上案例与第一个案例相比更为扎实有效,不仅关注了“终于”的字形及其所起到的表达作用,更关注了文本表达的言语形式和结构模式,即在使用“终于”之前,必须要在前面进行言语表达的阐释和说明。而在运用环节中,教师以文本语言的外显形式作为范本,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进行运用。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扎实灵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误区二】语用训练只满足口号呼喊,却忽视情感体验

以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为例。

师:矛盾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3到12小节,看看课文写了哪些趣事?并做上批注。

生1:祖父下种时,萧红一直在“瞎闹”,还把菜种“踢飞了”。

师:是啊,“瞎闹”“踢飞”两个动作写得很有趣,那萧红具体是怎么闹,怎么踢的呢?

生2: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伸出腿来踢飞了菜种。

师:是啊,多么有趣啊!从中你能感受到萧红的——

生:(大声齐说)快乐!

以上片段中教师紧扣“瞎闹”“踢飞”两个动词,引导学生想象细节,借以体验萧红在园子中的快乐和自由,但这种对语言感知体验的过程仅仅建立在对文本语言静止化、形式化的技术层面,学生对于两个动作背后的细化也始终只能滞留于对文本语言的“拿来主义”,却鲜有出自自身心灵的细腻刻画。学生在这些生硬的教学环节中呼唤着“自由快乐”的口号式语言,而这种快乐自由的心境却并没有随着文字浸润到学生的内在心灵之中。

【矫正二】关注情感体验,让语用情意共生

师:矛盾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3到12小节,看看课文写了哪些趣事?并做上批注。

生1:祖父下种时,萧红一直在“瞎闹”,还把菜种“踢飞了”。

师:是啊,“瞎闹”“踢飞”两个动作写得很有趣,那萧红具体是怎么闹,怎么踢的呢?请你结合平时的生活,想象当时萧红的动作与表情。

生2:萧红用脚尖死命地踩住种子,像跟它们有仇似的。

生3:萧红一会儿跳到东,一会跳到西,突然猛地一抬脚,将祖父刚刚种下的种子当做球儿踢飞了,还摆出了“V”字的造型,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生4:萧红在瞎闹的时候,还会自言自语地说:“我要让你躲起来,和祖父捉迷藏。”

同样的内容,这位教师却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萧红的淘气顽皮,教者紧扣两组动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想象体验,细化萧红玩乐时的动作、活化人物表情、强化人物语言,激活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能力,成功地使学生感受到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自由快乐情愫,促使语用训练达成了情意交融的目的。

【误区三】语用训练只机械引用,忽视情境创设

以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为例。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谈迁的新《国榷》的?

生1:新《国榷》104卷,428万4千字。

师:从这些数字可以感受到这部国榷怎样?

生2:很具体,很生动,很详细。

师:用书上语言来表述就是——

生3:不可多得的翔实可信的巨著。

“翔实可信”“详细生动”“不可多得”,学生看似对新《国榷》体悟很深。但透过这些标签式的结论就会发现,学生对于新《国榷》的认知体验仅仅局限在对文本语言的机械引用上,并没有能够创设有效真实的生活情境,利用生活中常用的事物作为参照来感受新《国榷》的博大精深。因此,语用训练的情境设置要以学生兴趣为落脚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集聚点,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矫正三】关注情境创设,让语用链接生活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谈迁的新《国榷》的?

生1:新《国榷》104卷,428万4千字。

师:“104卷”“428万4千字”都是一个生硬的数字符号,那这本新《国榷》究竟是一本什么程度的巨著呢?如果你要向你的弟弟介绍这本书,怎么样告诉他呢?

生2:104卷堆起来有这么高。(边说边用双手比划)

师:太模糊,你的弟弟肯定还是不能理解。(教师晃动手中的教材,示意学生)

生3:可以计算一下我的语文书有多少字,就可以知道428万4千字有多少本语文书了。(粗算下来需要有几百本语文书)

生4:以我们写的作文来算,428万4千字相当于要写一万多篇作文呢!

语言的习得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之中,语言感知情境化是进行言语历练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新《国榷》一书的规模宏大,首先创设了为自己的弟弟妹妹介绍新《国榷》的情境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将僵硬的数字符号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借助鲜活的日常事物作为参照,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数字概念。这一教学策略较之第一则案例,学生参与热情明显增强,言语表达也更加明晰。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本,更强化了对说明方法的感知。

语用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没有语用教学的阅读课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位。而阅读教学策略的使用失当,也难以摆脱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尴尬现状。因此,语用训练应从关注语言表达形式、丰盈人文情愫、创设真实情境等要素入手,将语用训练落在实处。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