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223001) 蒋宏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生活化正是小学习作指导最为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就以一位教师执教的《森林超市招聘会》这一习作指导课为例,谈谈生活化习作的指导策略。
一、想象,步入写作的殿堂
学生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只要给他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绪就会向外扩展,就会创造出五光十色的虚拟空间。
在《森林超市招聘会》的习作指导中,教者在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中的情境:“孙悟空要在森林开个超市。开张前,他想招聘员工,招聘的对象是森林里的居民。你们说他的森林超市会有哪些岗位呢?”
孙悟空是虚拟的神话世界里的人物,他的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而超市是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充分调动经验世界里的材料,回答教师的提问:“老师,超市里的岗位有保安、收银员、导购员。”“老师,还有保洁员、运输员。”学生经验生活中的种种材料储备被激活、链接、组合与创造,学生用熟悉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想象成果,此时的习作已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契合心灵、满足需要的“自动生成”。
二、生活,习作取材的不竭源泉
习作素材的选取应向生活开放。无论是“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想象,还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感都是基于现实生活而产生的,故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在《森林超市招聘会》这节习作课上,虽然想象一直是主旋律,但课堂所创设的情境都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已有的材料,如超市这种生活中的存在模式,森林、小动物这些固有事物及“招聘启事”“竞聘演说”“工作证”等概念。学生言之有物,始终以积极的情感支持着想象的生发,促进表达的完善。
1.体验家庭生活的情感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亲情也是学生一切情感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回忆、筛选那些发生在家庭里的点点滴滴,让他们体会到珍贵的亲情。如引导学生用一件事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或者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通过“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活动进行角色体验,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艰辛,加强两代人的情感沟通。
2.体验社会生活的情感
社会是人生的舞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适应社会,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社会情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小小志愿者服务站”,开展“我是小记者”“当一天小交警”“做一回城市美容师”等活动;可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把调查过程中的感受记录下来,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中的各种行业,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需要,写作功能的充分彰显
写作,本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而不是负担。
1.习作与口语交际的有机结合
教者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组成整个教学过程,如引导学生读招聘启事,指导学生准备竞聘演说,对招聘情况做统计和发超市工作证等,都是教者联系生活实际,精心构思的教学环节。正是因为教者将生活情境创设得很好,把学生带到了预设的虚拟的情境中,淡化了作文意识,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表达,在快乐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习作。
其实,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如上述课例中,教者对学生的引导性谈话,使学生逐步明晰了竞聘演说应包括哪些内容。通过后面几个学生具体的竞聘演说,其他学生将其与自己写的加以比较,修改不足之处,不断丰富自己的文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该如何写好竞聘演说,进而掌握竞聘演说这一文体形式。
2.合作与竞争的有机融合
教者在教学中安排了“争岗”这一环节,因为学生参加岗位竞聘的人数与实际需要不相符,教者在引导学生对招聘报名情况作统计后,安排了这一环节。这一环节贴近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竞争机制含而不露地引入课堂,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无论是前面的竞聘演说,还是后面的“争岗”,都安排了小组或同桌合作演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竞争,懂得了合作,写作欲望也被充分调动了。
3.自主促成创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都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而宽松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少了羁绊与约束,学习的主体体验就能得到充分彰显。个性的张扬使思维活跃,从而产生新奇的想象。如“创岗”这一环节,学生们不断发言:“老师,还可设物价员。”“还可设仓库保管员。”……
生活化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需求。此时,无论是“竞聘”“创岗”环节的口语表达,还是整篇习作的写作,都已成为学生的表达需要,不再是应差而作,而是“情动而辞发”。
生活好比浩瀚的海洋,想象就像张开的风帆,让我们引导学生扬起想象的风帆,驶向浩瀚的生活海洋,激起他们自我表达与交流的写作需求,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里自主表达,快乐作文!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