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市实验小学(516000) 黄优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古诗《画》的诗句。初读,便让人走进静谧的世界;细读,才品味出静中藏动,静与动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意境。毋庸置疑,这种古代诗人的“诗画”作品就是“图画日记”的雏形!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教学现代化的到来,集声音、颜色、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变得动态、直观,简洁明了,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原本沉寂的课堂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下面我就谈谈多媒体在图画日记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一、起: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写话兴趣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和写话欲望。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在传统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单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讲解写话知识和技巧。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写话时可用的信息单一贫乏,生活体验浅显被动,因此无话可说,无从写起。而多媒体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难题。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利用它创设情景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这样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中,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得愉快,学习效率必然就得到提高。
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图画日记《画风》时,因为风是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的东西,学生很难用具体的形象把抽象的风画出来。于是,我在让学生熟读课文、品读词句的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呈现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经过村庄、城市、大海、草原、沙漠时周围事物变化的景象,再现了真实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真切而自然地感受风的特点。这样,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存在和变化。在无形之中,引起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达到“入境而动情,情动而辞发”的效果。学生不再感觉无从下笔,画作所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写话也娓娓道来。
二、承:变沉寂为生动,培养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写话教学中,教师讲解写话方法,无非是范文展示,提纲指导,课堂气氛相对沉闷。现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多媒体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图画日记正是顺应了小学低年级孩子心理特点而产生。低年级学生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只要教师注意引导他们多观察,结合多媒体的图、音、色、乐的辅助,把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糅合在写话里,促进学生的想象、思考,他们就会“望图生趣”,乐此不疲,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世界的绚丽多彩,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景物。
如,在指导学生写图画日记《找春天》和《夸家乡》时,学生从课文中掌握的描写春天和家乡的词语、句子都很有限。于是,我鼓励学生先上网查找有关描写春天和家乡的资料;再到野外找春天,回家乡采风,和乡亲交流对春天和家乡的感受;然后,根据自己的见闻画出春天和家乡的景色;最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和家乡。随后,我让他们用多种形式展示创作成果:口语交际谈春天美、家乡美,图片展示春天和家乡美,诗歌诵读赞美春天和家乡。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大大丰富了有关春天和家乡的知识储备,也从单纯地感知语言文字转向通过声、色、味、形等各方面形象地体验美。在体验中,孩子们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表达能力得到了增强;知识很到积累,写话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转:变单一为多元,培养创新思维
多媒体改变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渠道,书本不再是孩子们唯一的阅读媒介,电子化阅读可以使学生直接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在写话教学中,只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学生的阅读视野就变得多元。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体现的。用录像再现写作素材,可使学生很好地感知、观察事物,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将观察到的图像与其内涵联系起来,可使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刻、全面又合理。学生将这样的情感与认识诉诸文字,便可以使写话言之有物、有序、有情、有理。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完成从“物”到“意”的思维转化,成功地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指导学生写图画日记《找秋天》时,如果只是纯粹地让学生写秋天,将会禁锢孩子的思维。于是,我一改往日的做法,鼓励孩子们先上网查找有关秋天的图片、文章和视频资料。然后,让他们到大自然中与秋天亲密接触,把秋意带回来——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的美丽。学生兴致很高,画画、做手工、剪贴画、写文章,各种各样。最后,我把他们的作品汇编成板报,真是精彩纷呈!
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引发学生想象。这样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堵塞,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图画,使单一的写话教学变得多元,孩子的创新思维得到尽情地展现。
四、合:变死水为活水,拓展知识视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每天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大至世界、社会,小到学校、家庭。不管是从媒体的间接所得,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总会有些事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同时,学生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爱好和追求。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却蕴含深刻的哲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走出封闭狭小的课堂,拓展生活外延,走出校园,走出自我,走进社会生活。“小课堂,大语文”,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活的教科书。这对学生来说,他们能时时学,处处学。因此,我们要启发学生有目的地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让他们懂得生活有多广阔,我们的作文素材就有多广阔。无论事情有多小,只要捕捉到它的闪光点,就能写出有新意的作品。手工展、画展、黑板报、博客等都是语文学习的渠道,让简单的课堂变得多彩。这些整合了美术课程,拓宽了课程视野。教师通过多媒体把学生的生活展示出来,巧妙地指导学生写话,拓宽了孩子获得知识的渠道,实现了知识从一滴水到大海的转化。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对知识的学习更是得心应手。
实践证明,有的放矢地将多媒体和学生图画日记的教学结合起来,就像一池活水,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们的思维、表达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