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浅议中年段习作教学中的语言引导

  • 投稿月岛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56次
  • 评分4
  • 81
  • 0

浙江天台县福溪街道中心小学(317201) 许小挺

[摘 要]中年段,学生谈作文色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化。生动的语言可以唤醒学生作文的强烈愿望;丰富的语言可以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鼓动性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

[关键词]中年段 习作教学 语言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89

中年级学生初学习作,本该兴致盎然,跃跃欲试。可是事实上,学生谈作文色变。面对习作起步阶段严峻的现状,为了让学生爱上习作,学会“我手写我心”,笔者认为,中年段习作指导课应注意语言的艺术化。

一、生动的语言,唤醒学生作文的强烈欲望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应借助生动的教学语言,引生活的“活水”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作文的强烈愿望。

如在指导学生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个星期二,在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仍令我们回味,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语言引入了秋游的快乐中:秋游时,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丝丝白云,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天上的小鸟你追我赶,小草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不知名的小花随风起舞……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为习作打好了生活的基础,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

二、丰富的语言,指导学生作文的正确方法

学生的习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原生态的体验环境,使他们的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习作指导中,教师丰富的语言,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

1.联想生活情境,积累习作素材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把生活情境和习作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头脑中展现熟悉的生活情境。

如写熟悉的人时,学生想到了在校门口卖煎饼的阿姨。在课堂上,学生回顾着煎饼摊前的所见所闻,阿姨做煎饼的动作生动真实地再现:“用滚子轻轻转一转”“拿起一只鸡蛋在桌边轻轻一敲”“刷子迅速地涂上甜面酱”“熟练均匀地撒上嫩绿的葱花”……学生的习作水到渠成,顺手拈来,生动地再现了生活。学生习作中诸如此类的妙语佳句层出不穷,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没有细致的观察,习作中不会处处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2.走近学生,带领学生异想天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如果教师要把生活联想带入课堂,就必须注意学生能够理解什么、需要什么。教师的语言引用内容得当,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习作的兴趣。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想象创作时,教师恰当的语言引导,让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

师: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

生1:喜欢!

师:那你们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呢?

生2:孙悟空。(猪八戒、红孩儿、海绵宝宝、巧虎、柯南、葫芦娃……)

师:如果这些原本互不相识的人物相遇了,会出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3:老师,我想要是我能遇到孙悟空,那该多好啊!

师:(笑着说)是啊,想象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你们会在哪儿遇到呢?

生4:上学的路上。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一起想象童话故事,让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和21世纪的小学生在某处相遇。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语言引导,让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想象的空间更广了。

3.捕捉事物间的联系,细心观察生活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引入合理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内容,就必须细心观察生活,并在观察中思考。如指导学生写观察中的发现时,有学生发现,下雨前,小蚂蚁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急匆匆地要去哪儿。它们为什么排着整齐的队伍?为什么下雨前,它们会排着队搬家呢?它们怎么知道快要下雨了呢?教师此时可以对这种现象进行介绍,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鼓动性的语言,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

初学作文的中年段学生,应保持这种可贵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教师的鼓动性语言,就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我常鼓励学生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优秀习作,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好的习作还将在班级习作栏目展出。优秀习作发到老师的邮箱,老师会向报刊推荐,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优秀的习作。在鼓动性语言的激励下,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了,习作的积极性高了,习作教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年段习作教学更应开好头,让学生乐于表达,爱上习作。教师应精心准备,让美丽的教学语言唤醒学生作文的强烈欲望,指导学生作文的正确方法,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为习作教学锦上添花。

(责编 莫彩凤)